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与集中强烈爆发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贸易战、金融战等恶性竞争手段,对有限世界市场进行争夺以应对危机,最终演变为集团之间的对抗,成为世界大战的序曲。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发生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积极合作态度应对经济危机;从朗布依埃六国会议到七国会议,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有效协调合作,尽最大可能缓和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应是一种根植于实体经济并对实体经济具有寄生性,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以虚拟资本运作为核心,具有独立的价值运动特征和价格决定过程的经济形态。呈现在虚拟经济领域以金融危机为表象的现代经济危机,实际上是实体经济领域危机的表征化;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危机的恶化与蔓延中扮演了"催化剂"和"助推器"的角色。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仍应以实体经济发展为重,对于虚拟经济则应谨慎"规制",加强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4.
在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问题上,应明确:增加消费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恒定的根本目的和主要动力:美国式过度透支消费不可取;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是改善广大人民的收入状况.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鉴于虚拟经济膨胀和过度的金融创新必然导致金融危机,必须以马克思关于现实资本与虚拟资本发展关系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下原则: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金融创新要适度;对金融资本图谋暴利的贪婪行为要加以节制.  相似文献   

5.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的本质属性之一,它并未因金融的发展而消失。近30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表现出巨大的特异性,这表明金融脆弱性在当今经济虚拟化的背景下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机制。经济过度虚拟化是其根源;金融杠杆的扩大及泛化是其手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加剧了金融脆弱性。对此,我们必须要对虚拟经济部分进行"消肿",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协调好两者的发展机制,有效降低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本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美国所谓"金融创新",违背了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一原则,埋下了搅乱金融秩序、制造金融危机的祸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绝不是什么"失衡"、"不平衡"的问题,而是不平等、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次贷"出笼,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次贷"危机,也是新自由主义酿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背离,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导致经济危机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这种过剩是由于过度投资,产业结构失调,贫富分化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高健 《华章》2010,(12)
由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已经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部门造成重大影响,并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下对世界实体经济逐渐渗透,这些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针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历史短、市场基础薄弱、监管不健全等现状,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我国虚拟经济良好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世界金融危机问题.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依附资本主义世界的现象.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努力使虚拟经济运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的新帝国主义论着重论述了二战后开启的、区别于列宁所论述的古典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帝国主义时期,根据哈曼,这一新帝国主义时期又可划分为:冷战初期新帝国主义的形成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特点)、冷战中后期新帝国主义的巩固发展期(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为特点)、21世纪以来新帝国主义全球统治的瓦解时期(以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为特点)。新帝国主义以持久的军备经济为前提,以新自由主义为意识形态,以经济殖民为主要手段,以形成国际金融垄断为主要表现。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依然发生作用,军备经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陷入两难,金融危机成为当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激起各种反抗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丛生,帝国主义正由经济危机发展为总体性危机。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取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存在根本矛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取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才能为新帝国主义的矛盾纷呈找到最终的通途。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内在矛盾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过剩使得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恶性膨胀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漠视经济活动的道德约束,视财富增长为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华尔街金融高管所表现出的贪婪本性则起着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资本的贪婪及逐利中对他人与公共利益的漠视与恶意伤害,使得经济学的道德回归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信用资本主义与周期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用经济进入它的高级阶段,资本的扩张有了更多有利条件,它的横向扩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纵向延伸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经济体.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信用过剩;伴随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是更大程度上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这种转型,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实践验证基础上的科学理论,至今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当代经济危机的一切表现,最终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作出解释。但是,与以往的古典经济危机相比,当代经济危机又有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危机从首先在实体经济领域爆发转为首先在信用和金融领域爆发;危机的导火线从有效需求不足转为有效需求过度;危机的周期从相对缩短转为相对延长等。据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不仅将再次得到证明,而且必将与时俱进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恩列斯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要消灭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及其表现 ,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现实性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主权债务危机给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变数,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不久前的金融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在当代全球化、金融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政治制度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难逃被取代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现代资本主义矛盾在新阶段尖锐化的表现.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剖析这一根本矛盾,清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处理好自力更生为主与融入经济全球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主权债务危机给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变数,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不久前的金融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在当代全球化、金融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政治制度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难逃被取代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以证券市场为主的虚拟资本市场的超常发展,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危机频发,引起人们对虚拟经济的关注。有的认为虚拟经济可以不顾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超常发展,对虚拟经济潜在的风险麻痹大意,掉以轻心。有的认为虚拟经济是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的根源,把虚拟经济等同于“泡沫经济”一概否定。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一对矛盾,只要我们处理好两的辩证关系,就能够扬长避短,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金融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进程加快,虚拟经济作为价值独立化运动的经济,其发展规模非常庞大,并已大大超过实体经济的规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互动关系,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供给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虚拟经济归根结底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如果存在乘数效应的基础货币投放没有准确反映与虚拟经济相适应的货币需求,将会引发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实体经济资源配置的紊乱乃至泡沫经济的演化,宏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将会受到巨大威胁.这就要求货币供给要与包括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等在内的虚拟经济基本保持一致,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