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社会学在苏联之前的俄罗斯已经出现了萌芽,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苏联时期。教育社会学在当时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由于受到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学被禁止研究,教育社会学也从此失去了十年发展机遇。苏联解体后,教育社会学在俄罗斯得到恢复和发展。目前,俄罗斯正在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教育社会学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在农业、纺织业方面采取了"开渠垦荒"、创办纺织公司等振兴实业的措施,为新疆近代社会经济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杨增新振兴农业和纺织业的举措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三、金树仁时期的新疆教育一九二八年七月七日,杨增新被刺身亡,行刺的主谋人樊耀南及其同党,很快地又被改务厅长金树仁一网打尽并全部处死。杨增新死后,接替其掌管新疆军政大权的是金树仁。金树仁在当时新疆政界及百姓的眼中远不如杨增新、樊耀南、阎毓善、徐谦等人有治事才干。他为人处事利欲熏心,在生活上又十分颓废。他任用的一批大小官吏非亲即故,而这些人又只知升官发财,欺压百姓。虽然金树仁在上台时,曾许诺要在吏治、军队、财政、工商、文教等方面进行一番整顿和发展。但由于他本人的治事能力低弱,下属人员的腐败,再  相似文献   

4.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坚持着“先经济后教育”的教育财政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既与当时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渴求有关,也与当时政策决策层不平衡发展论及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不断地被边缘化,教育规模和教育经费也多次被削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但是,这一思想的出现是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与俄国难民窜扰新疆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杨增新乘辛亥革命之机,登上了新疆都督宝座,继而在短短的数年之间,逐步消除了革命党人和地方割据势力,独揽新疆军政大权,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极一时的政坛人物.杨增新主新初期,就面临着严重的危讥:军阀割据,财源枯竭.但杨增新却能运用各种权术,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其后来的独裁统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不仅如此,杨增新的外交政策也是极其成功的.他妥善处理1916—1919年俄国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回等难民策扰新疆事件.笔者拟根据有关文献材料,对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杨增新所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的叙述和分析,期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6.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增新在甘肃任职十八年,与甘肃教育发展有关的活动主要是其署理河州知州和担任甘肃新式学堂总办期间进行的。杨增新在河州积极兴办教育,重修和新建三所书院,开办义学,一时之间河州文风大盛。担任学堂总办时,筹备并负责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和武备学堂,甘肃的新式教育由此逐渐取得发展。正确认识杨氏在甘肃办理旧式教育和新式教育的活动,对进一步认识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文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主要受政治影响较多,不同掌权者在任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教育可谓在坎坷中前进。这一时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学者们的关注点,但由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导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分散。改革开放后,随着相关档案等资料的陆续开放,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文章进行梳理,大致将其分为三大类:总体研究、分期研究和专题研究。分期研究可分为杨增新、盛世才两个统治时期。专题研究包括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女性教育、社会教育和游学教育版块。通过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民国时期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状况及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今后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也对今天新疆地区的教育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萌芽于本世纪20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通过总结苏区教育实践的经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以及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在丰富着和发展着。《共同纲领》中关于文化教育条款的制定和颁布,说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教育,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
家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门阀士族势力鼎盛,社会价值观念及文化教育格局发生改变,在这些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家学兴盛主要表现在:"家训"广为流行,妇女积极参与家族内的文化教育,且教育内容多元化。魏晋南北朝的家学对后世文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寄寓了晚清以来对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理念,构筑了现代文学追求宏大性的国家叙事的意义空间,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国家元叙事.同时,这一时期的上海,已完成了从开埠之初的小渔村、渔港,向现代大都会的转变,都市文化得到蓬勃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汇,消费文化的盛行和都市市民气息的混合、杂糅,又成为现代文学中"上海书写"的一大特点.无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书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基调和时代意识有着内在的关联.它牵动着现代中国敏感的神经,对应着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吴组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散文,以"人物"为中心.其散文常常通过化"圆型人物"为"扁形人物"、人物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这一特点的形成,既是其强化散文社会使命感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代文坛"综合的艺术"的大氛围使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的古典神髓,养护了台湾文学的现代繁荣和发展,也滋养了台湾女性散文的文化精神。台湾女作家多,写散文的女作家更多。她们的散文不仅多写日常生活、身边琐事——婚姻、爱情、家庭、丈夫、子女及朋友,也写大事、深沉的事、寄托理想的事,所表现的生活和社会,既有“小我”,也有“大我”;艺术上,既有传统,又有现代。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诗人遭遇到都市社会文化语境,精神上经历了巨大的惶惑和痛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人以陌生人的身份流浪在都市中,对都市文化的态度呈现着二重性:纵情于都市文化的物质繁荣,但又在孤寂与颓废中把都市看成是“恶之花”。“都市-妓女”的表达模式成为中国新诗这一时期对都市的主要感知方式。纵情于欲望的狂欢,怀想失去的乡土家园,形成中国诗人精神上的颓废与忧郁气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的中国武侠小说以全新的姿态活跃在通俗文学的舞台,体现出以下现代性特征;在思想内容上,对现实社会的描写和批判更加深刻,表现了武侠社会在现代社会的困境,以侠的世界来批判现实,以侠的人格和生命境界的开拓,来肯定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性;在形象塑造上,描写手段更复杂,人物性格更丰富,基本上实现了“情节中心”向“性格中心”的转移,在艺术想象上,作家驰骋想象窨,扩大了武侠世界的天地,透溢出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在武功描写上,更为具体丰富,是构成整个小说的有机成分,对突出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现实感和吸引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叙述形式上,在继承中国章回小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外国文学和新文学的表现手法,使表现手段更为娴熟,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鲁迅研究的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纵向勾画了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中国鲁迅研究者“四代同堂”的代际关系图景 ,认为四代研究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关系构成近二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史 ,而各代研究者正是在与另几代研究者的相互参照中显示出自身的优长与局限。其次 ,论文简述了八九十年代中国鲁迅研究的 3大阐释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及各阐释体系之间的复杂关联。接着 ,论文比较详尽地展示了该领域最重要的阐释体系———学院派鲁迅研究 6个研究系统的基本风貌 ,对学院派鲁迅研究的思想史系统、精神心理学系统、文化学系统、比较文学系统、文本形式系统和考据学系统的学术路向、特点和得失 ,以及各系统的代表性论著都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来,随着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对毛泽东文化观或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研究也逐渐形成一个分支,并取得很大成绩.围绕毛泽东各个时期文化观的形成、标志、内容、体系、特点、来源,以及与邓小平文化观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学术界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初以来,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女性写作出现了新的审美风貌,在对性别秩序的颠覆和消解及描写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个人化,私人化和用身体写作,便是其中极为引入注目的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以"孝"治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伦理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安宁祥和。随着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变迁,家庭伦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一般而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这一细胞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有必要解决好家庭伦理问题,使其良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20.
宁波是中国兴办近代教育较早,也是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城市,20世纪是宁波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文章通过论述20世纪宁波教育曲折发展,以揭示这一时期宁波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