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晓云 《课外阅读》2012,(12):28-29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并把朋友作为"五伦"之一(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与今  相似文献   

2.
古代官吏“辞官”有许多别称,下面列举一些进行说明。 致仕:表示官员正常退休。“致”,“交出”“交还”的意思。《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汉代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所说的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使事,是中国古代诗人、词人在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这些典故,往往经作者的灵心妙手而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对典故的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把握。但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仲辛 《教师博览》2013,(6):57-57
<正>韩愈《师说》中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是教师的通称,自先秦沿用至今。老师这一当今最广泛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着种种精彩的别称,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史知识,对我们尊师重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无裨益。先秦时代,人们将教师统称为"师傅"(即  相似文献   

5.
谢女咏雪 《世说新语》载,谢安与子侄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降,谢安欣然唱日:“白雪纷飞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和道:“空中洒盐差可拟。”谢朗的妹妹谢道韫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人据此称谢道韫为“咏雪才”,也常用来称赞才女。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苏教版初中语文185篇课文中,文言文有41篇,古诗(含“诵读欣赏”篇目)有54首,占52%的比例,其中还有不少引用古代故事或者有出处的词语或句子。如果教学时对这些引文典故加以特别关注,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现笔者就以初中文言诗文典故为例,对文本中的引文类型和作用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小女孩低眉垂首,细声哭泣。何事?原来,她被饶舌的小伙伴说成是另外一个小男孩的“老婆”。哈,这些花粉样娇嫩的小小孩!  相似文献   

8.
典故是古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关来历出处的词语.是浓缩的文学语言。掌握一定的典故,可以使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难得友情人     
9月,开学的季节,也是友达萌芽的开始……明星们的小帮派也全全出动了,一个帮主,一群帮友,玩乐好不热闹;韩国的79CLUB可是由来已久了,同样年纪,志同道合,默契星光闪闪;影像中的友情故事一幕幕精彩,心心相犀,肝胆相照,感动自在心头;日本的超级偶像们朋友如是说,你说我说,交友之道,交谈津津乐道;就这样,友情始于一种缘份,无论是你还是我,是明星还是凡人,请记得难得友情人,要珍惜身边人……  相似文献   

10.
我家热闹得很,光宠物就有一只狗、两只猫、三只乌龟。这些宠物宝贝,一个个调皮又可爱。我特别喜欢给它们拍照。它们则好像天生的模特,都会不经意间摆出有趣的造型,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1.
朱向明 《学子》2013,(3):5-6
最近读到一则故事,心情沉重。2007年11月7日的清晨,芬兰图苏拉镇约凯拉中学的某班级里,班主任老师像往常一样点名。奥维宁,奥维宁在吗?是不是又没来?老师反复地问了几句,便轻轻地摇了摇头——迟到,那已经成为奥维宁的习惯了。就要下课的时候,奥维宁终于出现了,奇怪的是他手里提着的竟然不是书包,而是一把冰冷的手枪。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女儿露西的朋友梅尔菲森特得意地给她讲了个故事:她和另外几个孩子整个一一下午站在马路旁,朝过往的汽车扔雪球。一个被砸中的司机吓子一跳,他的车失了控,撞到了路边的一棵树上。"战斗"结束后,十岁的梅尔菲森特和这几个孩子没去看司机出没出事,而是跑开了。"太好玩儿了!"她告诉露西。  相似文献   

13.
哗啦哗啦,我是一个脾气特别容易“上火”的女孩子,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点的“火星”,都能让我的“火苗”直往上蹿。而且,我只要一发火,嗓门就特别大。就是因为这样,很多明友都慢慢开始疏远我了。有时候她们一帮人在一起玩儿,看见我走过去,就赶紧散开了。这真的让我好难过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报消息,三国时的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美人,可最近,二乔的籍贯出了问题:安徽潜山、浙江义乌、湖北嘉鱼和河南商丘等地纷纷拿出证据,请专家  相似文献   

15.
杵臼,亦名研钵、擂钵、乳钵,民间称为舂米桶、捣药罐或蒜臼子的,几乎都是杵臼家族的成员。杵臼在英文里很简单,只有mortar一词可以取而代之,mmortar and pestle就可以表达“臼”与“杵”。说来有趣,这个英语的“臼杵”说法,在古代中国是与“杵臼”相互通用的,最著名的文字可见“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忠恕之道"的"恕道"与"忠道"有联系亦有区别。"恕道"在现代社会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宗教团体与宗教团体之间仍然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08,(3):49-49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语言中,很多动物词语都是典型的文化词语,含"狗"的词语、成语典故就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其在汉民族文化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这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自古至今,含"狗"的成语典故从褒到贬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语言中,很多动物词语都是典型的文化词语,含"狗"的词语、成语典故就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其在汉民族文化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这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自古至今,含"狗"的成语典故从褒到贬有一个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味"从《老子》开始提出,在魏晋南北朝时由钟嵘、刘勰、宗炳等完成构建,并在宋朝"尚韵"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深化。"味"的核心内容在前期是对"观道"的要求,在后期是对"古淡"的推崇,并逐渐衍生出"滋味""至味""味外之旨"等概念。从"味"的内涵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流变,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美学的数次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