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交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规律性的指导。所以.新时期课改形式下的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教师教学认知的重要变革。教教材意识影响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淡化、消除、打破教教材的唯知性、被动性、局限性,注重用教材的目标宽泛度,强化用教材生成的领悟性,挖掘用教材训练的潜力性,这样才能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3.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4.
“课改中的教学怎样进行”?一个老师的理解,主要集中反映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上。 首先,体现在教学思想的转变上。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任务完成的标志和评价师生的依据。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也是对人类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从理念到目标,从实施到评价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充分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观。其要义不仅体现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生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处理”、“全员发展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等方面,更表现在“以思想内容、人文特点或表达方式为基点的教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怎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适应目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以进行教研教改,已不单纯是任课教师本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学校办学质量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导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8.
随后,我们带着老师外出听课,听全国优秀教师上各种版本教材的课。老师们头脑中死盯着“一本教材”教的框框终于打破了。  相似文献   

9.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堂教学总的要求是: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知识背景,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养,新课改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师应改变过去的题海战术、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等一些不利学生全面发展的做法.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有效性,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10.
时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已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理念。但老师们在实践操作中依然迷茫,有的依然在“教教材”,有的则架空、脱离教材,偏离了。用教材”的最初旨意。到底如何才算真正用好了教材呢甲笔者从操作策略上对“用教材”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实施中,常常有教师将新课程单纯视为教学内容的变革和教材调整,认为只要把新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也就完成了新课程赋予的使命,这些都是对课改的偏见。数学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更加注重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从而亲历知识的生成过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005年《科学课》杂志评论员文章也曾多次论述这个问题。最近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时,还是有教师提出,有些树叶自己都不认识,怎么去教学生。我对她说,教材中提供的仅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005年《科学课》杂志评论员文章也曾多次论述这个问题。最近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时,还是有教师提出,有些树叶自己都不认识,怎么去教学生。我对她说,教材中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样本,你可以用学校附近比较有典型特征的叶子来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科学课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结合本乡本土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到现在,还有不少教师认为上课就是教教材,只需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设计和过程安排,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能听廑,会做题目就行了。这些教师对课程开发力的认识就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与过程安排。这些教师之所以会局限于这样想,说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观还是传统的,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就自然会全息吸收的。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话来讲就是: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在学生头脑中画新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到现在,还有不少教师认为上课就是教教材,只需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设计和过程安排,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能听懂,会做题目就行了。这些教师对课程开发力的认识就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与过程安排。这些教师之所以会局限于这样想,说到底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观还是传统的,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追求轻负高效,教师必须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去解读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立足教材到超越教材。最近,笔者先后听了两位教师上的苏教版第一册《练习2》“学用字词句”一题的教学,感触很深。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笔者以为,如何将教材中所获的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是“用”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从理念到目标,从实施到评价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充分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观。其要义不仅体现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生命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处理”、“全员发展与  相似文献   

19.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仅几字之差,但蕴含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新课改提倡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研究者认为"用教材教"强调的是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与新课改主张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符合.但课改十年后伴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为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以苏教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两次课为例(课堂一为试上课,课堂二为公开课),将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对比分析两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试图思考"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20.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并贮存下来,从而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然而,传统的练习设计视角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