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 ,“J艺术”类包含艺术理论和书画、篆刻、摄影、工艺美术及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艺术等多种图书。该类图书种类繁多、开本各异 ,装订形式也多种多样 ,这给艺术类图书的排架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藏书排架的要求是提高检索效率 ,取书归架迅速简便 ,节省时间和劳动消耗 ;建立实用的排架系统 ,便于馆员直接在书架上研究和熟悉馆藏 ,便于读者系统选择使用藏书 ;建立准确清晰的排架标示 ,减少误差 ,提高藏书的利用率 ;注重经济效益 ,节约书库面积 ,减少倒架的麻烦。藏书排架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类型 :即内容排架法和形式排架…  相似文献   

2.
对艺术类图书排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论"优化"图书分类排架--兼与孟小宾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孟小宾同志的《一种“优化”图书分类排架的方法》一文提出的图书“不需倒架”,“由图书分类号一部分和表示图书在架位置的搁板架位号组成排架号,兼作索书号”,按书型大小排列图书,按取阅率高低任意排列图书4种观点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指出该方法不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是一种不可行的图书排架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分类排架法组织图书馆的藏书,能将学科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文献系统地组织在一起,方便读者按学科属性检索文献,符合人们的检索习惯.  相似文献   

7.
8.
9.
试论图书二次分类排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图书二次分类、排架问题做了一次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再论"动静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节"'动静说'的哲学渊源"和第二节的"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是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动静说">一文的补充,也是作为本文的衔接."动静说"由李小缘先生于1926年提出,是一个建立在比较研究基础上的学说,他在1927年的<图书馆学>一书中,又完善了"动静说",并构建出了以此学说为基础的图书馆理论体系.这一学说也是群体的成果,是李小缘先生在总结归纳同时代业界人士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新而出的.这一学说在当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的命题,我在80年代初《科技档案工作的任务与范围初探》一文中①提出了异议,但当时并不知道"自然形成规律"命题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第四版)类目注释引用次序规范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用次序的规范化是类目注释规范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图法>在修订时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次序上的不统一、不确定性会使得类目注释显得混乱,无整体性效果,影响类目注释整体规范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说"再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交流学说是近年来兴起的图书馆学理论阐释之一,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资源应用日益普遍的情况下,知识交流说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指出“图书馆精神”的现状不是“公平迷信”,而是一种处于图书馆精神危机状况下的“公平迷失”,但我们的再选择还是图书馆的“公平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图法》类目复分组配加“0”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中图法》(第四版 )类目复分组配加“0”的规律以及可能的加“0 0”问题 ,文中结合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给出了大量实例 ,也是对近两年《国家图书馆学刊》上发表的讨论国图数据分类标引文章的答复该文是在“《中图法》第四版及电子版‘中国地区表’的修改与说明”发布之前 ,针对《中图法》类目复分组配加“0”问题所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读书节活动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致其对读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读书节活动编排质量是影响读者体验的重要因素。提高读书节活动编排质量的六大因素包括:读书节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平衡、时间上的同步性、活动安排的递进性、活动安排的灵活性、读书节活动和图书馆常规服务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19.
清末,随着智识阶层的文化觉醒,思想启蒙的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下层。面对文盲阶层占绝大多数的下层民众,启蒙者们采用了以讲报演说为主要手段的口语启蒙方式。这一方式与下层民众的文化层次相吻合,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取得了开启民智的初步效果,并对公共舆论空间的扩展、智识阶层的现代化转型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