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以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的存在。教参对还原糖的解释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溴水氧化醛糖和酮糖的条件、产物和机理。结果表明:在pH=2~3的酸性条件下,溴水能鉴别葡糖糖和果糖;在pH=5~6的近中性条件下或pH=9~10的碱性条件下,溴水不能鉴别葡糖糖和果糖;并且找出了最佳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果糖能与Tollens试剂反应且较葡萄糖快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果糖可被Tollens试剂等弱氧化剂氧化且较葡萄糖快的原因,提出了造成果糖烯醇化速率快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从中学化学课本中一则演示实验引出:果糖不仅能发生银镜反应,而且比葡萄糖的反应速率快,这是由于在碱性溶液中,两者皆转化成同一真正的还原剂——烯二醇负离子,且果糖的烯醇化速率是葡萄糖的近10倍.  相似文献   

5.
许多学生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很容易混淆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用列表法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从组成、作用、实质、用途、原理以及使用步骤、反应产物、颜色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 ,有利于学生对两者的理解与应用。比较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甲液乙液试剂A试剂B组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溶液的反应机理.用煤气灯加热本尼迪特试剂与饱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可以观赏到从室温至沸液,该混合液先后经历的颜色变化: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黄色、橙黄色、橙色、橙红色、砖红色、棕黑色.  相似文献   

7.
徐新跃 《快乐阅读》2011,(5):110-111
一、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性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它不具有还原性。实际上在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的还  相似文献   

8.
浅谈果糖的还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京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6-56
在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提到: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有不少的同学提出:在化学中讲到,醛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a(OH)2发生反应,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而果糖是多羟基酮,不应具有还原性。教材在本实验中也仅提到:分子结构中具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叫还原糖。那么果糖是否是还原性糖呢?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常会因条件不同而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如有时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并伴有黑色沉淀生成;有时有浅蓝色沉淀生成却无砖红色沉淀生成;果汁很快变成黄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不是蓝色溶液。  相似文献   

10.
一、鉴别的原则1.方法简单:步骤尽量要少,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用化学方法.2.试剂要少: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就不用两种试剂.  相似文献   

11.
根据乙醛结构和碳元素价态分析,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以被还原成醇又可以被氧化成羧酸,做好乙醛的银镜反应和斐林试剂反应是本节关键。本节课通过情景教学法、问题导入法,使学生学会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实现自主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另用试剂鉴定一组物质,由于条件苛刻,不少同学对此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类题也是有章可循的,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该实验中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相同,均为甲(A)液(NaOH)和乙(B)液(CuSO4)。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清楚它们参与的反应,混淆两者的反应原理和使用方法,甚至误认为  相似文献   

14.
尝试了立足模块定位的备课方式,以葡萄糖及其结构的发现史为主要线索完成整节课的引入、展开及升华;强调实验在探究有机物结构、性质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尤其突出研究有机物性质必备的官能团意识。  相似文献   

15.
物质的鉴别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其中有关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物质的试题综合性强,解析过程纷繁复杂,有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3+1”四要素是指自主学习、点拨归纳、自检互评和拓展迁移。其中。前三个要素是构成课堂增效的必备要素,最后一个要素则可根据学科或课程构成的不同灵活处理。现以高中化学《葡萄糖和果糖》一课为例来分享“3+1”课堂教学四要素的组合成效。  相似文献   

17.
李英 《中学生物学》2005,21(3):38-38
在高中生物课本上,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硫酸铜溶液.其原理是: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能与Cu2 发生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链,因此,蛋白质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物质是化学高考试卷中物质鉴别部分常见三种考查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十八种:  相似文献   

19.
解析 本题概括了不用其它试剂鉴别一组物质的几种典型情况,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重要酸、碱、盐的特征性质和相互反应规律及反应现象的掌握情况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是中考的常见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物质的鉴别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其原则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进行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最佳效果.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标明“用化学方法鉴别”的除外),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