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现代性演变为后现代性的理论语境中,安东尼奥·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认为,帝国主权取代了民族—国家主权,以一种去中心化、去领土化的权力中心支撑起生产与市场全球化之网,而使得帝国主权能够在全球得以布展的基础则来源于非物质劳动,从非物质劳动当中孕育出的帝国主权在全球实施着生命政治统治。文章在阐释“帝国主权”及其布展的同时,探讨帝国时代是否真的到来和帝国主权形式被误判的原因,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奈格里和哈特所提出的帝国主权理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强的综合实力和较好的历史机遇,是“新帝国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单极稳定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民主和平论”是“新帝国论”的理论支点;军事、经济、文化是“新帝国论”的三块基石。“新帝国论”标志着美国国家战略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3.
英帝国体制出现危机期间,约翰·迪金森阐释了他对帝国体制的构想,主张英国议会和英王共同行使帝国权力,殖民地在帝国中具有自己的管辖权限,其议会与英国议会分享主权权力。迪金森的这一构想是当时殖民地流行的一种主要观点,成为殖民地反对英国议会的重要思想武器,也对日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利坚"新帝国"与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国际关系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一种“新帝国主义论”正在美英抬头,“美利坚帝国”、“新帝国”、“新自由帝国主义”、“自愿帝国主义”和“不情愿的帝国主义”等提法不断见诸报刊和书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国际关系新动向。一、从所谓“不情愿的帝国主义”谈起“新帝国主义论”的最先提出者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外交政策高级顾问罗伯特·库珀。2002年4月7日,他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帝国》的署名文章,公然主张世界需要一种“新的帝国主义”。文章认为,一批前现代国家(pre-modernstates),通常是前殖民地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帝国转向”热潮的助推,不少学者开始重审关涉帝国的各类命题,反思帝国遗留的诸多历史问题。帝国概念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发生过多重转换,帝国研究可区分为传统帝国研究、现代帝国研究和当代帝国研究。当以殖民扩张为内核的帝国主义落下帷幕,新帝国主义与后帝国主义的横空出世,为学界赋予了“帝国归来”的可能。帝国不仅作为研究目的而存在,还可以衍化成某种“方法”,前者以构筑帝国知识和阐析帝国概念为内核,凸显帝国相关的学理文脉,切近帝国相关的历史图景;后者则将帝国化身为分析、反思和批判问题的媒介视角。作为方法的“帝国”,使得帝国成为一种指涉丰富的话语符号,对其使用不能脱离基本的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6.
全球一体化的强势发展,使国家主权理论面临困境,将国际海洋法中创制的“主权权利”引入国家主权理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在国际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主张国家主权、实现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应当深刻理解主权权利与国家主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主权权利在主权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国家主权理论走出困境,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主权理论提出后,主权与国家利益便开始形成一种“孪生兄弟”式不可分离的关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则加强了人们对于通过倡导主权来实现国家利益的认同。但是,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内在关联性决定了传统排他性和自利性的主权观主要维护的是传统的封闭性和物质性国家利益。而在全球化时代,主权和国家利益已经发生了重要嬗变,开放主权观成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非物质性国家利益日显重要。因此,应在传统主权观的基础上通过建构积极主权以更好地维护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成了美国“新帝国”政策的试验场。但虽赢得战争却输掉道义的美国是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成为“全球帝国”的主宰。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修改后的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九年义务教育思想政治初中三年级教科书(修订本)第五课“霸权主义不得人心”中提到“在当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第123页)其中之一就是霸权主义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那么,如何理解人权呢?“人权”一词最早是欧洲中世纪末期意大利诗人和思想家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提出的。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是美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新”主权理论、“新帝国论”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七股影响最大的新思潮,它们具有伪学术化和功利化、偏见性和歧视性、保守性和工具性的共同特征。人权外交战略、新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美英等国的外交新战略,它以人道主义和维护安全、国家利益为幌子,实质是为推行以美国为首的、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霸权统治服务。思潮与外交战略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在全球范围形成话语霸权提供便利,二者日益结合成为后冷战时代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新帝国主义以“仁慈的帝国”面目在全世界推广“自由民主"体制,希翼重建新世界秩序,并以反恐为名推行先发制人、政权更迭和单边主义政策,建立了军事、经济、技术和制度霸权,但正如罗马帝国最终走向衰亡一样,美国的霸权也将如泡沫破灭。  相似文献   

12.
在反恐战争的直接推动下,布什政府推行一项以单极世界为目标,反恐为旗帜,军事强权主义为对外政策手段,单边主义为对外政策主要行为方式的“新帝国战略”。这一战略迎合了美国国内泛滥的“新帝国主义”的要求,表明了其追求全球独霸的意图和决心,但由于这一战略自身存在诸多盲点和缺陷,并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难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琼 《培训与研究》2007,24(1):60-62
帝国理论是对帝国概念历史演变的研究以及对帝国现象的描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帝国形态——古典帝国、现代帝国,以及象征全球化的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帝国现象。帝国、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帝国的不同特点,也是权力话语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声音。帝国的阴影在地球上徘徊,是人类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幽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之后发展成一种与犹太教完全分离的新宗教,并逐步传遍罗马帝国全境,最终于公元4世纪末正式成为帝国国教。基督教能够迅速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基督教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16世纪始,英国人在300多年的时间内,在世界上建立了“日不落大英帝国”。不列颠帝国的殖民和贸易政策对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即是朝贡制度在东亚体系中的表现,中华帝国作为“四夷”的中心,维护着这一地区的安全,带动周围邦国的发展;集体安全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它作为解决世界“无政府状态”的一种尝试,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为目标。作为具有内向性的体系,二者功能上存在着一致性;但是由于在古、今时间上相差甚远,加上东西方地理上的不同,两者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德国首相俾斯麦一贯以其"大陆政策"著称,而事实上,他对德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俾斯麦改变了其最初反对海外殖民扩张的态度,在他的领导下,德国于19世纪后半期迅速建立起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对后来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鼎盛。印度作为英帝国的殖民地,成为帝国取有价值的财产,它标志着帝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因此为保卫在印度的利益,英国不仅在印度内部巩固殖民统治,而且在外部与俄国在中亚展开了争夺。这样印度因素成为影响维多利亚时期外交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for the spatialization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ransfer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withi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focuses on networks, connections, and flows. We present what we call a "spatial empire of the mind," which is comprised of a set of taken-for-granted "truths" about space and place that have legitimized much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We critique this spatial empire of the mind and present some of the core ideas associated with the spatial turn. The next part of the article reviews three possible ways that new spatial theorizing has been taken up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Here we make reference to existing educational studies that engage with new ways of rethinking space and place. The argument that we put forward is that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ransfer with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s network spatiality. We argue that there is great value in rethinking space and place not simply as objects of study, but withi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focuses on networks, interconnections, and movements within and between them, as well as their productive capacity to produce and shape knowledge, identities, and human subjectivities.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学白拉都其格教授就大蒙古国建立800周年(1206-2006年)答法新社记者问值得一读。白教授的答问使我们看到成吉思汗及其帝国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也是中国历朝历代和世界上很独特的。同时,白教授就如何研究成吉思汗这一世界级历史人物和蒙古大帝国所形成的国际性学科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视野的看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