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差距很大,这拉开了城乡居民能力和收入的差距。目前,我国城乡阶层分化严重,城乡二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强化。对此,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和取消户籍制度与“剪刀差”政策,实施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中国收入差距问题不仅需要从经济视角考量,更要从政治视角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在中央-地方财政分权下,由于受到来自中央政府政治晋升的强激励和因财政体制安排而获得财政激励的双重推动,地方政府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吸引资本流入促进经济增长并获取财政收入,导致初次分配中收入向资本要素和企业以及政府倾斜,劳动报酬下降,成为引致收入差距问题的体制根源.因此,调节中国的收入差距应从改变地方政府的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入手,完善财政分权体制,使其更多地对地方民众负责,在财政收入上要尽量避免对流转税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我国目前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都提高了很多,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逐步的调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差距已成为当今中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及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阐述,从社会分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三个方面探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分层因素和教育公平的相互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长株潭”区域“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矛盾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关系人的命运的事业,其差距会造成人的命运的差距。为做好“起点公平”基础工作,在获准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际,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抓历史机遇,大胆探索、研究和实践,健全城乡统筹的教育发展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推动“长株潭”区域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经济、理论、学术界以及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针对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的“过度炒作收入差距于社会无益”观  相似文献   

7.
姚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18-19,61
城乡差距扩大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挑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管理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和有力措施,扼制城乡差距扩大,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虽然教育资源短缺、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但同时又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人才高聘低用等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现象。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过度”并不是教育总量上的过度,而实质上是“结构性”的过度,是由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过度,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强制性二元经济结构、行政主导的教育体制以及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9.
国外研究认为教育扩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我国随着教育不断扩展,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反而日益扩大。究其原因:教育扩展过程中教育分配不平等使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相差过大,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过度教育带来的就业难及已就业者收益率的下降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关系网络"等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因此,应该公平、理性地进行教育扩展并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教育扩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收入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收入分配不均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研究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不同教育层次的收入差距、收入稳定性、收入的信号及生产功能等方面阐述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以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结构性教育过度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国,虽然教育资源短缺、国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但同时又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人才高聘低用等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现象。我们认为.我国的“教育过度”并不是教育总量上的过度,而实质上是“结构性”的过度.是由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过度.其社会、经济和化原因包括传统化的影响、强制性二元经济结构、行政主导的教育体制以及市场信息机制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分析,验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受经济、二元体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区域差距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与经济发展一样表现出随地区而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而且也强烈地反映在一个区域的内部。抽样调查研究表明,部分地区内部在人均教育经费、教育普及水平、教师工资、生均公用经费、办学条件等五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打破这种“双二元”体制需要采取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体制和在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教育经费来源体制等相关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投入体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高效的教育投入体制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总量和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城乡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差距以及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差距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投入体制改革的角度,提出若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建议:完善并加强“省级统筹”的财政投入体制;构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完善多渠道筹资体制;拓宽财政支持范围;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教育提供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劳动力市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会资本结构性转换的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使用2019年全国五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和无条件分位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教育在促进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职业培训状况的改善能够缩小中-高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2)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结构从原始型向新型转换,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回报率的提高。(3)新型社会资本扩大了总体收入差距,扩大了低-中-高收入群体间教育回报率差距,扩大了低收入与中、高收入群体间培训回报率的差距,缩小了中-高收入群体间培训回报率的差距。研究结论对于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强化教育、培训在优化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出现严重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 ;二元融资体制 ;二元财税体制 ;二元户籍和就业管理体制 ;不合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对农民补偿严重不足的土地征用制度 ;城乡差别的选举权和社会决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出路。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思路 ,既要“三农”做出自己的努力 ,更要改革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进步、农民增收的各种制度和体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源是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平衡。因此,解决农村落后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移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并通过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根据改革开放深入发展过程中,出现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的现象,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社会成员的收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为辅的原则,分析论证了实行多元化分配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部份先富政策、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对不同群体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统计指标和分位数计量回归方法,对我国城镇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收入差异、教育差异以及收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收入差异的基尼系数越小;“弱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强收入能力群体”的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产生既有自然和历史因素的作用,也有现实体制和政策因素的作用。城乡居民资源占有不均,“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膨胀,城乡居民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投资的差距是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改革之后的市场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以及城乡改革力度的不同对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