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时候有位私塾先生,把“岂(豈)有此理”,读成“豆有此理”.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豆?咋有山字头?”先生马上愤愤然:“你懂什么!没山的豆是平地上种的豆,这个有山的‘豆'是山里长的嘛,真是豆有此理!”这位先生,以我为对,只搞“一言堂”,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又缺乏教学民主. 当前,我们也有一些同事在某种程度上,还存有那位私塾先生的遗风.前几天,听了一节语文课.课上,一个学生指出了老师读音的错误,老师有点不悦.后来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对老师所讲问题提出了异议,这位老师马上板起了面孔:“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如果说那位古代先生的做法浅薄得可笑,那么我们教师的这种做法,则令人深思.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教改的深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埋怨“:这个题目老师不是刚讲过吗?你刚才在不在听?“”唉,刚才老师不是问过大家‘理解这个词的小朋友举手’,你不是也举手了吗?怎么现在又不知道啦?”……是的,对于课堂上学生究“竟听”到了多少,我相信我们有许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有时真是非常茫然  相似文献   

3.
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  1.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一群孩子 :“花为什么会开 ?”   第一个孩子说 :“花睡醒了 ,他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 :“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 :“花儿也有耳朵 ,他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   孩子们的回答感动了老师 ,她原先准备的答案相比之下 ,显得十分苍白——“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2.有位教师对一年级小朋友说 :“谁来叙述一下小蝌蚪演变成小青蛙的过程 ?”这一问 ,教学卡壳了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实新课标、落实两个教学常规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前些天,听了一节课,上课的教师充满激情,富有经验,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孩子们学习气氛浓厚,给听课者留下很好的印象。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句话“请你告诉我”,让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请你告诉我,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老师问。“请你告诉我,读到这里,你又想像到了什么?”老师又问。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我”自然就是老师自己。初步看来,这句话也没什么错误,但从这句话的意思想开去,学生的回答自然是告诉老师一人了。那么其他学生似乎可…  相似文献   

6.
各位文友皆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而可能没有听说过孔子的“治学三境界”。因为,这是笔者个人的观点。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外地一些老师来我校考察“大语文教育”,听我上《〈论语〉六则》。先师张孝纯先生也陪着听。课后讨论时,别的老师说的都是赞扬的意见,只有孝纯先生说:“你这是典型的照本宣科!”这样不客气的批评,让听课的老师为之一愣。“我问你,什么叫‘人不知而不愠’?”我回答了一遍。“对不对?”我说,参考书就是这样解释的。“我说你是照本宣科么!———还有,第一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我回答不出来。张老师以很重的语气说:“…  相似文献   

7.
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做了一个有关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学科看法的调查,在调查活动中最令我高兴的是,全校竟有80%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然而也有意外,有20%的学生说:“老师,我们的计算机课堂不够活,上课你说什么,我们必须听,没有我们自己活动的时间,有些知识根本不用您讲,我们自己也能完成。”听了这些话,我陷入沉思之中,是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了,  相似文献   

8.
走近权利     
最近,我看到某中学一位同学写给《广东第二课堂》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的同学徐某因两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罚扫地,但徐某没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动手推徐某,还踢了他一脚,最后又以“明天你不用来上课”向徐某下了“逐客令”。第二天,徐某真的没回校上课了。老师可以随意体罚、驱逐学生吗?徐某拒绝罚被扫地,不理会老师的教训的做法正确吗?各方声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及家长。“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吗?”初二学生李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同学的体罚会多一些。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家。老师是家长,对孩子严厉但不乏疼爱。初三学生陈某: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的,反正就是要听老师的话。现在接触的东西多了,才懂得自己也有权利。初三学生王某:从小爸妈就教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我们总觉得老师是对的,所以对罚站、罚扫地、罚抄书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如果你遇到跟徐某一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会跟老师正面理论吗?”初二学生赵某:我不会。但我也不会把老师‘明天你不用来上课’这句话当真。初二学生王某:我也不会。但我很讨厌和害怕这样的老师。初三学生黎某:如果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9.
“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口耳相传的教学模式,在我们不少学校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我们的老师不愿也不敢越这样的“雷池”半步。最近笔者听了几位老师的课,课堂上教者挥洒自如,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相得益彰”。课间我问这几位老师:“这部分内容,课上如果你不讲,换换别的方法,学生能行吗?”“应该可以吧?”事实上,小学数学里的某些内容,教师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地讲解,而应腾出这部分时间,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审视新课程实施之后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在实践和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课堂片面追求热闹,到处是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其实学生就会大声朗读)、“我听出来了,你把这几个字读得特别深沉”.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也会装腔作势地模仿,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似乎学生真把感情读出来了.也就是把“文中的情感悟出来了”。  相似文献   

11.
笔者听到一则故事,说上课时,班上有同学未叫“老师好”,被老师从头到脚地批评了一顿(只是批评而已)。做学生的都应该尊敬师长,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可世事总有个例外吧。听到这则小故事时,大家都一笑置之,显得很有风度.惟独我听了以后先是好笑,后来竟觉得烦恼起来。你也许认为我是一个很小气的老师,那你就慢慢听我说吧。小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中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大学生因为大了,所以就免了这套礼仪。培养学生的尊敬师长意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现在“老师好“的声音是越来越低了。曾几何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节课我们都叫得很轻松、很真诚、很自豪——“老师好!”今天的学生叫得好像很难为情,很不自然,好像叫一声“老师好”就丢了自己的形象。笔者私下询问了一些学生,问他们对老师的职业持何种态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对于尊敬老师的礼节行为做得怎样?为什么学生跟老师的距离疏远了?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我的心中凉了一大截,原来现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我听了一堂课题为&;lt;两位数乘两位数&;gt;的小学计算课,任课的是朱乐平老师.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我不懂“等语言,如:“我不懂,你能说得更清楚些吗?““我还是不明白,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我错了,谢谢同学们的帮助.“朱老师为什么频频使用这样的语言呢?我认为,这些语言的后面体现了朱老师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理念.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下面我来谈谈这堂课的语言特色,即为什么朱老师在课堂上说那么多“我不懂“.……  相似文献   

13.
一天早上,彬彬刚进幼儿园就十分认真地问老师:“老师,人有不死的吗?”老师:“人怎么会不死,任何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死。”彬彬:“不对,我奶奶就不会死。”老师:“这是谁说的?”彬彬:“我昨天晚上睡觉时听我妈妈说的。”老师:“你妈妈?”彬彬:“我听我妈妈对我爸说:‘你那老不死的老娘……’”老师:“……”人有不死的吗$长沙市建民幼稚园@漆海燕!老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上,我捧起语文书满怀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老师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大家可要听仔细了!”我有声有色地读着,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肯定会听得入了迷吧!”我猜测着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表现.然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那笑可不是为我的朗读在喝彩.我顿时懵了.课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听老师的朗读要笑呀?”“老师,我觉得挺好笑的.你把自己当做课文里的小朋友了!”“老师,我觉得挺奇怪的!我妈妈给我读故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乐不可支     
原来如此 同学聚会,老师也应邀参加。某同学对老师说:“老师,我必须敬您一杯,当年您对我多好啊!每次讲完题都第一个问我听明白了没有,让我很受感动啊!”老师说:“其实我是觉得,你要是明白了,其他人就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16.
汪庆荣 《师道》2021,(4):39-39
2021年2月25日,天津市的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这位教师的言语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歧视与轻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很多老师听了这话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7.
你还记得吗,去年到你学校听你执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我在评课时为了引用语文教学大纲里的一些话,想查对一下大纲的原文,可是你手头没有大纲,向教研组长和别的语文老师借,也都说没有。整个语文组20多位老师,竟拿不出一本语文教学大纲!不知道是学校没有为老师们订购,还是被老师们弄丢了,总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师们对教学大纲的一种态度,或者说一种认识。你在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很可以代表这种态度或认识,你说,你们教语文主要靠“教参”,大纲和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展示教师的主要途径。我们把目光锁定在课堂。——侯集实小的杨平老师执教《小河与青草》。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充足”、“干枯”这两个词对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杨老师别出心裁:“下面,我读课文,你们站起来做表演好吗?”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齐刷刷地全都站了起来。当杨老师读到“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孩子们  相似文献   

19.
张业厚 《教育文汇》2006,(11):39-39
以前教学上有一些个人所得便暗自窃喜,可是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却促成我决心从此单独准备一本《教学“失”录》,记下我教学中的失误或败笔,并时常翻阅,加以反思,以示警戒。失误一那天我在黑板上板书“严肃”一词后,有同学告诉我:“老师,你‘肃’字里的两点写错了,应呈八字型。你写的是倒八字点。”又有同学提醒:“老师,这学期你已经4次把‘肃’字写错了。”  相似文献   

20.
张君达老师一行,风尘仆仆地来到我的学校访视“珍珠生”。 他们的上一站是宁夏。张老师说,他们昨天去家访的那个村子叫“喊叫水村”。“你听这名字,该有多苦吧!”张老师对我说,“在喊叫水村,你都不好意思多喝人家的水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