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观演示操作形成表象阶段从第一册准备课开始“认识图形(一)”,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相互位置关系变化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接着在第二册“认识图形(二)”中又出现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实物与图形的直观认识。教材内容安排上,先出现大小、位置关系变化而不改变其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册学生通过“认识图形(一)”的学习,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本单元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认识图形(二)”,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 1.继续教会幼儿用目测的方法和对称折迭的方法剪出简单的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2.教会幼儿用自然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 3.能正确使用浆糊,保持作品的整洁。二、教学准备: 1.剪刀每人一把,彩色纸(黑、红或绿)、浆糊、抹布××份。 2.范作蟹壳男、女娃娃头。  相似文献   

4.
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感知、认识长方形、椭圆形,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培养幼儿认识图形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图形乐园”,准备两只小猴子(小猴身穿图形花衣服)。 2、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纸片和磁铁拼板,每人一套。  相似文献   

5.
目的: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准备:1.较大、较厚的纸制成的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土坑”(如图一),将镂刻下来的图形贴上色纸即成彩色的“石块”(其中将个别○、□两等分)。2.小狗头饰一个。过程:一、观看情境表演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 懂得什么是等分;知道一个图形等分后,原图形比每一份都大,每一份比原图形都小,等分的两份一样大,都是原图形的一半;掌握二等分图形的不同分法,发展幼儿的思维、想像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用纸剪成一样大的圆形、正方形各2个、长方形4个及彩笔一支、剪刀一把。幼儿和教师各一份。教师还准备大圆形、三角形(等腰或等边的)、五角星、扇形、梅花形、六边形(等边的)等各一个。教学过程: 一、比较三个圆形(其中两个一样大)的大小,复习和强化“大”、“小”、“一样大”的概念。二、设置情景,讲清什么是等分1.提出等分问题:“奶奶给小华一个大苹果,正好  相似文献   

7.
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在复习铺垫时,这位教师穿插了一个用三角形拼图的游戏,于是学生兴致勃勃地用各种三角形拼出了许多有趣的图形,教师有目的地从中选择了几个图形在黑板上展示。(见右下图)很多听课教师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执教者有何意图。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注意引导学生多思名问。通过多思多问,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学透学活,避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 1、在概念教学中,围绕定义中的最要字、词、句进行设问,引导思考,加深理解。 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与“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意思相符合吗? (2)“围成”是什么意思,换成“封闭”二字行吗? (3)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不是一定有三个角? (4)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不是一定有三条边? (5)象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课余时间,我们几个数学“发烧友”探究了作业中一个有趣的图形(如图1).这个图形很像埃及的金字塔,因此我们称之为“金字塔三角形”.由它引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1.图1是轴对称图形吗? 这个图形由若干个等边三角形组成,作出大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不难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 2.图1可以用若干个“(?)”拼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是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探索未知和创造的能力。三、教学设计(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播放录像师:接下来看老师收集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入新课。师: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1.三角形的意义(1)让学生用小棒围三角形。(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三角形。)(2)师生判断摆得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一个围不成?(3)师:你们认为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表示的线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4)引导讨论: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5)师生共同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6)突出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词。(7...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讲的“基本图形”是指反映几何概念和定理的图形.在初一、二年级时,我们已探索出三角形及特殊三角形的(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许多性质,这些性质,都通过基本图形来反映的.如图1,表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图2,表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的特性;如图3,表示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基本图形在解题、证题中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基本图形入手能较为顺利地找到解题、证题的途径.二是帮助我们很好地找到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实际上,几何题中的辅助线的添加,往往是…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中 ,一位教师“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准备阶段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红领巾 ,说 :“学校有40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 ,要为他们制作红领巾 ,需购买多少红布合算呢?要想知道多少布就要知道什么的面积呢?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 ,教师揭示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生说出要求三角形面积就要想办法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并提出“怎样求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个问题。教师因势利导 ,出示探究题 :试一试 ,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二、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内容借助五角星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中有关的几何初步知识 ,并作适当的引伸和发展。二、活动目标1 通过画、折、做、数、算等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对已学图形及五角星的直观认识 ,掌握有序的数图的方法及三角形内角的应用。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推理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3 让学生个个参与操作思考 ,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获取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活动准备1 让学生课前准备 :用小棒、橡皮泥做成的五角星;用方形纸折、剪成的五角星各一个。2 教师…  相似文献   

14.
<正>三角形是基本的平面图形之一。苏教版教材一共安排了两次三角形的认识,帮助学生充分经历建立表象到形成概念的完整过程。第一次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重点引导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体会“面在体上”,初步建立三角形的直观表象,能根据表象识别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第二次是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重点引导学生在直观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通过“指—画—说—想”等活动,形成对三角形概念的概括性认识,即“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相似文献   

15.
"几何图形变换"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材七年级《平面几何》在三角形及全等形的概念之后,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有一段“读一读”材料:全等变换,在教材中是“了解”内容.教材中指出将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转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是全等形,这样的变换是全等变换.让学生直观认识几个含有以上基本变换的几何图形,而这些基本图形是后面全等三角形证明的最常用图形,同时这三种变换又是《平面几何》中最根本的变换规则.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轴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教师一般认为这段材料不易解释清楚,只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此材料的重要作用,因此,此阅读材料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练习二十”有这样一题,求右面图形的面积(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先把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来求图形的面积,然后把原图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来求图形的面积。但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做时,竟把“20厘米”这个数据给漏了,使得两个梯形的高无法分出多少。因此,学生一开始就分成长方形和三角形  相似文献   

17.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要内容,在相似形和国中也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要学好手面几何,首先要学好全等三角形.学习时同学们注意抓住以下几点:一、要深刻理解“全等”的含义.义务教材初中《几何》第二册P20明确指出:“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形”.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三是指两个图形的大小相等.“全等”的符号“丝”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两层意思.几何中等于“一”表表示两个图形大小相等,符号“。”表示图形形状相似,同学们以后会知道,这是“相似于”的意思.二、要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三角形…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听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现摘取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用正方形纸折一折(师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然后交流汇报)生:我折出了长方形。生:我折出了三角形。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还没学习三角形他就已经知道了,有谁和他折的一样?(师四周巡视一下举手的学生后,便展示了课题,并按书上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始教学)片断二: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师:请同学上讲台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一个学生围了一个形如“”的图形)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同学围得怎样。生:老师,他围得太肥(胖)了,不好。师…  相似文献   

19.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人教版)“三角形”一节中的“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分类”两小节内容。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用观察法教三角形的概念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下面一些图形,并要求回答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学生做完练习之后,便开始讨论并重点思考: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讲解时突出“围”字,然后小结板书: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评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不少关于三角形的经验。这里通过学生观察活动,让学生对这些经验进行筛选、提…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的概念大多采用语言描述。因此,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咬文嚼字,抓住概念本质属性”的概念教学经验。正确应用这一经验,应当明确:一、咬文嚼字”一般处在概念形成过程的后阶段,并且常常需要和观察、分析实例等教学活动相结合;二、并非所有概念都需要咬住个别字词不放。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材的描述是:“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教学时,教师再三启发,学生有的说“三角形是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有的说是“三条线段搭起来的图形”,就是没有学生想到用“围成”这个词。于是,教师想到在引进环节上下功夫,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