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的“传统教育在组织方面,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陶先生甚至把这样的学校比喻为一个“鸟笼”,割断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学校与生活的联系.因此,陶先生主张“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主张跟一切人学,跟大社会学,将学校伸展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增加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即“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以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为什么要实施"生活教育"?陶先生回答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强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可见,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明确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学法……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则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情趣的学科。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  相似文献   

5.
"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我们国家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了。可是,时至今天,仍有不少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余作业负担,可是,学生的作业是越减越多了。一天天的作业,一次次的考试,学生只学会了应对考试,哪里还有个性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鸟笼打开,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到现实世界中去发展他们的个性。社会也是学校,生活也是课堂,让学生走向生活,多与社会接触,就能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文教学把课文当作语文教学的终点,不重视语文活动和语文运用,结果学生的知识面窄,语文能力低下。大语文的阅读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新概念的大语文阅读教学观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要立足课  相似文献   

8.
李晓琴 《陕西教育》2006,(10):44-4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世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就如同把鸟关在笼子里。"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陶行知还曾强调:"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语文教学的外延应与生活相等。然而,现时的语文教学恰恰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语文实践的情境与乐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和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现象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丰富语言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五个板块"之一明确提出来,突出了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一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具体活动之一。强调语文为生活、为社会服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的变革,对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一、学生运用语文的各种场合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课堂语文是个"公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是在课外。学校开设语文课,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习语文,是"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生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这个名词是被误解了。它所以被误解的缘故,是因为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混在里面,令人看不清楚。这理论告诉我们说: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随着这个理论而来的几个口号是:“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这好比一个笼子里面囚着几只小鸟,养鸟者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给鸟儿做陪伴。小鸟是比较的舒服了,然而鸟笼毕竟还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所可怪的是养鸟者偏偏爱说鸟笼是鸟世界,而对于真正的乌世界的树林…  相似文献   

13.
一、调查目的为了捍卫祖国文字的纯洁,为了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沟通,为了把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社会上用字情况的调查"活动。二、调查经过、结果星期天,我骑着车子去奶奶家,一路上,边向四周张望,无意中发现墙上贴着一张广告,发现了老师让我们找的错别字,我赶快下车子一看,这张广告是宣传治疗皮肤病、  相似文献   

14.
王治国 《语文天地》2012,(14):16-17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人教版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这无疑体现了"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新课程标准同时要求,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  相似文献   

15.
近来,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发展,孩子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认识禾苗,更分不清韭菜和小草,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学校,学校即教育,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让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之人。"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班级中的自然角鼓励幼儿参与种植活动,让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语文教师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谈到"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可见,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确实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去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因此,把时评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创新手段。马恩来老师主编的《时评语文读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  相似文献   

17.
<正>陶行知把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即理"的哲学观点发展于教育中,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中去;""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强调思品课应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家庭、学校、家乡等不  相似文献   

18.
闽江畔的温暖工程张同盟福建中华职业教育社与福建省监狱管理局于1994年4月在闽江下游的白沙镇郊区联合创办了中华曙光职业学校,对将要走出“高墙”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教给他们一门实用技术或一种劳动就业的技能,让他们去营造新的生活,去造福社会。一、...  相似文献   

19.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08,(28):309-311
学校语文的社会性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因此,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特点,要求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为学生创造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条件,并在教学中更多地参与社会语文生活,而且,学校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得到社会语文生活的检验,所以,学校语文教学如何与社会语文生活相结合,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的关系的论述,寻找一条学校语文教学为社会语文生活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培智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是使每个智障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而语文又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学好语文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生活,适应社会。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