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杜预(公元222—284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其祖父杜畿为曹魏尚书仆射,父杜恕为曹魏幽州刺史。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年),在90余岁的退休官员乐详的荐举下,35岁的杜预袭祖爵为丰乐亭侯,后因功位至征南大将军、开府,封当阳侯,是一位“有大功名於晋室”的功臣。但是,史学界对杜预的评价甚微,甚至于忽略了杜预在西晋立国与“太康之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社会历史地位。杜预虽然出身于宫僚家庭,又是晋王室的皇亲国戚(杜预是司马懿的女婿),但是,他不同于西晋的一般势官,他才华横溢,不仅是西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经济家、发明家、天文历法家,同时又是一位学有成就的儒学家。  相似文献   

3.
"莫须有"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意思是‘也许有'.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百度百科"的解释则是:"(我)寻思着有、(我)认为有,相当于‘说你有你就有'.还可以解释为‘不需要有'."  相似文献   

4.
兰州黄河北有保保城,早年曾随谢再善先生等假日游访。当时所见,仅余一土岗而已。但本地老人能略道其故事:保保姓王,蒙古人(一说汉人),为元末名将,曾在兰州和明军对峙,故在河北筑城,后人称为保保城云。保保事迹如何?近日读史,偶有所得,粗记如次。(一) 《明史》卷一二四《扩廓帖木儿传》:“扩廓帖木儿,沈丘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甥也。察罕养为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察罕帖木儿来历如何?《元  相似文献   

5.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生产方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在生产和经济生活方面确需相互依存。有清一代蒙古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汉族农民和蒙古族农牧民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尤为明显。遗憾的是清代史藉对此记载鲜少,又多语焉不详。偶读《大清会典事例》,看到一条蒙旗呈请清政府批准招请口里汉族农民传授农耕方法一事,颇发人深思。摘抄如下:“乾隆十三年(1748)……喀喇沁三旗,自康熙年间呈请内地民人前往种地,每年由户部给予印票800张,逐年换给。现今民人前往者众,此项印票竟成具文,应行停止。嗣后责令司员暨同知通判等,查明  相似文献   

6.
读范文的同志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一版)第107页称: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即位,长孙无忌、褚遂良遵守贞观遗规,执掌朝政。654年 (高宗永徽五年),他从尼寺里取唐太宗的幼妾武则天入宫,大加宠爱。655年,他废美后王氏, 立武则天为皇后。  相似文献   

7.
近代学者有人把“竹林七贤”视为一个政治集团。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应该是代表某个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某个阶层、派系权益的政治实体。揆之史乘记载,“七贤”的政治态度——集中表现在对代表豪门大族利益的司马氏集团的态度,却因人而异,不可能成为一个继何宴、夏侯玄之后而与司马氏集团对抗的政治集团。嵇、阮等人生活在魏晋之际。魏自曹操卒后,曹丕便着手进行禅代,为了夺权并巩固其帝位,他采纳陈群的建议,施行九品中正制,保证了豪门大族的政治特权,以换取他们的支持。从曹操的“唯才是举”到曹丕的“九品中正”是曹氏政权从量变到质变的开端。从此,曹  相似文献   

8.
西汉西河郡共有民户13.6万户,人口近70万,有36个县。研究估测:西河郡约有耕地1 500万亩,移民屯垦的农户每年约生产1 500万石粟,约值7 500万钱。田租、人头税两项赋税收入约为3 640万钱,再加上田赋约250万钱,西河郡屯垦的农民每年缴纳的税收约为3 900万钱,市值约折780万石粟,相当于该郡全年产量的一半。此外,每年西河郡盐官食盐专卖的收入约450万钱。这些粮食与货币收入为西汉时期北疆的驻军、移民、匈奴属国所需提供了物质保障,对汉朝中央政府开发建设北疆地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武德八年唐与突厥太谷之战 ,《旧唐书》突厥传、李靖传、温彦博传 ,《新唐书》突厥传、高祖本纪及《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且均为张瑾。《旧唐书·高祖本纪》作张公谨 ,确为误植。通过对张瑾其人与太谷之战的考订 ,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对突厥的军事战略战术 ,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 东汉亡后,三国鼎立,经过四十六年(公元220—265)的战乱,魏灭蜀后权臣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都于洛。 自东汉中叶以来,我国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入塞匈奴凡十九种……其中屠各族最为豪贵,他们统治匈奴人不下三万户,再加其他内附的匈奴部落,总数当有数十万人”。羌族,“东汉以来散居关中诸郡与汉人杂居处……关中人口百余万,氐、羌和鲜卑等族约占半数”。(见《中国通史》第二册397和401页——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1.
灯下读史札记──读《资治通鉴》有感数则常黎仁《资治通鉴》是北宋时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参考二百余种正史、野乘,历时十九年之久,撰成的一部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篇幅最为宏博的编年史巨著。全书总三百五十四卷,三百余万字,上起战国,下迄唐后五代十...  相似文献   

12.
论西汉前期实行的分封制(续上期)──读史札记之一宁志宣二当我们回顾历史往事,追寻其发展演进的一般轨迹的时侯,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一在历史进程中出现并且对这一进程发生影响的事物,它后来的发民或结果常常并不象人们开始想象或需求它的那样──人们的意...  相似文献   

13.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引自初中历史课本《中国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二十二课 其原文出自明史馆臣撰的编年体史书《明实录·太祖实录》卷34,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而采取的让步政策进行的形象化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评《红楼梦》“总纲”之说——《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学札记●新疆徐福绵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节选了《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段。课本后面附有关资料说:第四回在《红楼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书的各种矛盾与故事情节都与这一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明太祖的法外用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总结了明太祖朱元璋法外用刑的特点。揭示了朱元璋为维护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而有法不依、肆意诛戮的本质特征,反映了明代法律条的规定与司法实践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揭示明代法制中的真相。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多种灵活新颖的形式,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  相似文献   

17.
<正>语言文字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识字的目标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如何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采用最佳的教  相似文献   

18.
正采访时间:2019年5月19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问: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为什么选择美国史作为研究方向?答:首先,非常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说实话,当初柳文全老师提出要进行采访的时候,自己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感觉这一动议非常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的好坏 ,一是要看该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上是否是高效的 ;二是要看该种教学方法是否能促进学生智力更快更好的发展 ,其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 ,我们对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集中识字班和统编教材班使用单盲法进行了语文和推理能力测验 ,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发现集中识字班在语文能力和推理能力两方面都比统编教材班好  相似文献   

20.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从殷商甲骨文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为古老,而且使用人数众多的文字。中国汉字以其独有的魅力,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经的沧桑,传承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