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灵华 《中国广播》2013,(5):I0002-I0002
四川广播电视台在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快速反应。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四川新闻频率第一路记者抵达震中芦山县龙门乡。4月22日8时02分,震后48小时时间节点,四川新闻频率通过卫星直播车在芦山县城进行生命大救援特别直播《惊心动魄——感天动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的大型新闻直播,从紧急启动到持续给力,不仅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新闻从业人员,更需要新闻报道应急机制、预案的保证,东方卫视从2003年华丽蜕变,历经10年的新闻磨练,从抗战胜利60年到青藏铁路通车;从汶川地震长达13天的直播,再到这次芦山地震1个小时之后紧急版面的推出,无一不彰显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理念.全天直播如何衔接,新闻制作团队如何协作,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直播如何借力,这些在本次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2014,(10):I0001-I0001
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强烈地震。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大力支持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四川广播电视台、雅安广播电台、芦山广播电台联合开办“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4月22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帐篷里开播:4月25日,“芦山应急电台”在宝兴开办分台。应急电台针对灾区民众及救援人员等进行定制化、点对点、全方位的实用信息实时播报。  相似文献   

4.
李鹏 《中国广播》2013,(9):20-21
4月30日晚上,我们接到通知,要求我国芦山地震灾区支援在前线已经忙碌了多天的国家应急广播的工作人员。我们既激动又紧张。我们通过应急广播的官方微博全面了解了国家应急广播电台在芦山的播音工作,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和之前播出的节目。国家应急广播通过官方微博这种方式图文直播节目内容。让我们眼前一亮。对于关心芦山,火情的听众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条了解芦山地震救灾情况的渠道。  相似文献   

5.
从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四月的芦山地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不断积累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经验,并做出了许多尝试,尤其是芦山应急电台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采用特定频率,对灾区民众定点、定向播出。在一个多月的播出运行中,基本实现了为灾区群众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为当地政府提供信息发布支持的目标,完成了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四川档案》2013,(2):9
4月24日,四川省档案学校举行"4.20"芦山7.0级地震学生火线入党宣誓暨"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仪式。地震发生后,在雅安市教育局、市团委等的指导下,在校党委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全校学生听从指挥、互相帮助、无私奉献、吃苦耐劳,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校团委、学生会干部镇定地组织学生从宿舍疏散,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3,(5):2-3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启动应急机制,除派出近30位记者奔赴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应急报道之外,还派出13人应急小组赴芦山设立直播间。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汶川地震电视直播报道入手,分析了电视直播从"非常态"到"常态"的变化.阐述了这种变化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本次灾难报道中,电视消息类新闻直播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变化,认为常态化的新闻直播不仅适用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电视新闻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14:28汶川地震发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刻启动应急报道机制,19时中国之声全面进入24小时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部节目时间立即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之声新闻综合频率的企业广告播出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全面调整:对120多家客户每天220多分钟500多频次的广告进行修改,制作成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公益版企业广告,  相似文献   

10.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温州都市报社作为浙江东南部的主要都市综合性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启动快速反应机制,赶赴灾区,从温州元素着手,力求以新闻服务灾区,赢得了读者好评。走近现场快速挺进灾区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当天下午4点,特派记者卢俊敏、蒋超搭乘飞机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寻找地震中的温州元素,并寻  相似文献   

11.
唐敏 《兰台世界》2013,(16):144
<正>截至4月29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档案系统干部职工的奋力抢救,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各受灾县区档案馆已经全面向社会恢复档案查阅利用服务。目前对外开放档案查阅涵盖婚姻、房产证、宅基地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6)
自5·12汶川地震灾害以来,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进行大时段新闻节目直播报道,已经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的一种"惯例"。而要做好此类报道,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支持,这一工作对地方电视台更为重要。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作为5·12汶川地震与4·20芦山地震大时段新闻直播报道的亲历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及感受,本文即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真 《中国广播》2014,(2):51-53
危险时刻,共同记录难忘中国之声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10点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直播节目《雅安紧急救援》。  相似文献   

14.
启动新闻应急机制,第一时间汇集多方信源3月11日下午14点04分,也就是大地震发生19分钟之后,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通过滚屏字幕播出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14点05分演播室插播最新消息.14点17分即连线驻日本记者,播出日本地震画面,并报道了中国地震台网正在会商、稍后连线的消息.一直到18点,日本强震的直播窗口始终打开,对地震灾情持续直播.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15:03:14,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在直播中插播重要新闻,及时报道了地震消息;19:00,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紧急启动。对于这一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央电台以最快速度做出反应、全面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3,(9):4-6
经历了四川芦山7.0级的强烈地震之后,7月2日,我国传媒、应急管理方面多名顶级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北京召开了“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应急广播的声音——‘芦山心急电台’的试验意义”的研讨会,探讨了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媒体在救灾及灾后蓖建中发挥的作用?研讨会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震后联合网川、雅安、芦山等地厅广播电视机构启动“同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  相似文献   

17.
何东 《中国广播》2013,(9):18-19
从5·12到4·20,从汶川到芦山,短短5年时间之内,四川经历了两次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广播,为抗震救灾指引着方向,为灾区群众送来了温暖。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应急广播组建。由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过应急广播的实践,这次芦山地震一发生,  相似文献   

18.
"四川观察"客户端2017年1月正式上线,定位于"四川视频新闻第一屏"。作为一款新闻资讯类客户端,"四川观察"在成立之初,就被确立为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旗舰产品,以"短视频+直播"为核心产品思路,以"客户端+渠道"为运营模式,在不同平台呈现不同面貌,给用户提供丰富的资讯。在这一思路下,"四川观察"主打原创短视频和直播,并十分注重互联网语境下的创新表达和多渠道整合传播。  相似文献   

19.
江阳 《中国广播》2014,(10):39-40
移动互联网终端在应急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芦山地震中,腾讯快速跟踪报道地震情况,并通过开通微信救助平台和捐助平台为灾区民众提供帮助。未来,应急广播和互联网的融合能够让应急广播更为有效地服务社会,带动我国应急广播体系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现在,国家在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构建和完善的地方,广播就是在这应急体制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通信环节。这次芦山地震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出了非常好的应对,有创意、有效果地进行了应急广播实践,特别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