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和舆情信息工作是对普罗大众相关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是民情和民意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便于"网络舆情"的管理。为此,文章基于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传播周期和"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预警机制和监管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大数据对社会舆情研究的影响,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数据库支持、研究主体、研究重点等方面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社会舆情研究的转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研究在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呈现等几个方面的做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热度高、传播快、覆盖广、易激活等舆情传播特点对出版机构舆情处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则为完善舆情预警系统和舆情处置机制带来了机遇。通过多平台舆情动态监测、多层面舆情数据库构建、多维度数据价值提炼、可视化舆情预警平台搭建,可及时发现潜在的舆情风险,并形成处置预案;通过多平台分级处理、多渠道信息公开、横纵向数据整合、多维度应对效果评估,可优化舆情处置效果,维护出版业在舆论场的话语权和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普及,网络舆情治理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舆情应对手段已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如何建设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的大数据能力,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对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人大-方正舆情监测平台数据,直观化呈现出2012年中国社会舆情整体态势和特点:社会舆情整体压力上升,50%事件集中在社会与法领域,社会民生话题不断上升;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和河南等地;微博成为整个社会话语场域的策源地、意见发酵池;舆情事件议题活跃周期为23.2天等等.  相似文献   

6.
熊茵  尹迪 《青年记者》2023,(23):38-40
数据主义成为当前舆情实践的重要理念和行动逻辑。单边倚重数据带来舆情研判的真伪失准、意义失察、监测失焦等系列问题,进而使舆情实践的决策参考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带来决策失误等重大问题。研究认为,回归人文与价值理性、平衡“大数据”和“小数据”是舆情实践发展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7.
李希光 《中国广播》2014,(5):102-103
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的基础必须是完整、准确和极速的信息抓取。舆情系统的风险预警应建立在对社会舆情大数据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在大数据时代,预警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舆情认知的方法转向.这种新的技术治理手段更为重视舆情结构的关系化,舆情研究被纳入一种日常化的沟通机制,舆情信息则被进一步整合为社会性资源.大数据虽在舆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亦面临诸多批评声音.传播研究者应在技术反思基础上,重新检视线上舆情存在的价值偏见,通过结合数据认知与情境认知,突破方法工具的局限性,谨慎对待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认知取向问题.大数据治理的前提是鼓励更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将舆情分析融入公共领域结构,以在最大效应层面推动当代公共政治文化的转型契机.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并对司法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在保持审判权依法独立行使的同时,人民法院应当尊重、重视并辩证看待网络舆情问题;通过建立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机制、全面实行司法公开、注重民意吸纳以及加强案例引导等实现司法与网络舆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2,(4):43-43
近日,2012网络舆情管理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政府机构、品牌公司、企业界、专业舆情监测服务等众多机构的高层嘉宾参与了峰会,并围绕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舆情管理的挑战与机遇以及舆情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与纸质和实物档案一样具有档案特质,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能够反映社会原貌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历史记录,具有长久保存和归档价值.采集、研判和归档有价值的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是大数据时代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述的"风险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网络舆情风险频发,对国家推进互联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技术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现实基础,使网络舆情的监测方式和治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开启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时代。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治理现状,探究大数据视域下我国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形式与方式剧变,舆情风险极易扩大蔓延。过往针对传统媒体、PC端为主的舆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已不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针对当前舆情爆发快、性质界定难、交互式传播、网民观点杂等特点,本文提出,首先要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信息采集、过滤、传播路径分析、网民情感挖掘等;其次,建立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实行舆情的分级、分类处理;最后,借助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案例库,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推演所在机构的未来舆情的敏感点与爆发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舆情研判的本质,讨论大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在舆情研判实践中的局限与不足,展望大数据舆情研判的优化路径。【方法】文章从大数据舆情研判的环节出发,结合舆情研判的实践应用现状,对比传统的舆情研判方法,分析大数据舆情研判的功能、价值与局限。【结论】作为一种前沿性的技术应用,大数据赋能舆情研判是将网络舆论空间中的观念意见数据化的过程。这种分析方法在舆情事件的全景化描述和关联性分析,促进科学决策过程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面临着技术工具层面的测量偏差、舆情生态混沌效应、研判过程局限等风险挑战。【结论】在今后,应通过细粒化舆情数据库建设、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加强对舆情工作者的培训等路径,以提升大数据舆情研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以准确掌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并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文献,结合传播学理论,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分类、特征为基础,研究其发展规律、演进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剖析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阐释了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和演进机理,为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深入研究及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方社会舆情监测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利用信息化的知识管理平台创建社会舆情监测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是网络时代舆情监管的趋势.文章分析了社会舆情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背景环境以及当前工作模式的种种不适,提出了创新型基于知识管理的社会舆情监测和决策支持体系模型,并对实现这种系统的路径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舆情工作是媒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行业专业化的推进,媒体舆情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中使舆情产品更加具有创新性,对舆情的判断更加准确,如何抓住大数据时代舆情工作的特点更好地发展媒体,成了新时期媒体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大数据视域下,立足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实际情况,剖析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方面的现状和不足,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指标,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预警响应机制,为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决策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使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前所未有的并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价值聚合、提炼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基于对百度搜索词数据所进行的、数据价值挖掘的方法,构建了反映社会舆情基本面状况的百度舆情指数.  相似文献   

20.
正政府作为一个大的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职责,它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与控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但政府部门在化解舆情危机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当前各地政府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知识十分陌生,政法及宣传部门非常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舆情监控系统落后,监测网络舆情少不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三是,由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