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 《中国广播》2012,(3):50-51
广播特写是新闻,也是艺术。广播特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形态却是艺术化的,这样才能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心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得第15届(2011年)麦鲁利奇奖的短特写《梯田人家》就充分体现了广播特写这一鲜明特征。本期请读者欣赏短特写《梯田人家》,以及主创人员代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乐艳艳的创作谈《七分钟的叙事与抒情》。  相似文献   

2.
王忠祥、吕其昌笔下的特写《唉。十四岁的拖拉机手》,通过一个十四岁孩子的心态、志趣、向往、追求的真实具体写照,生动感人地反映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作者把一个十四岁的拖拉机手写得如此真实可信,使你没有半点可疑之处。这是该特写表述上的一个突出特色。而这又是靠简洁流畅的对话实现的。在简洁流畅的对话背后,作者揭示出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孩子,竟然放弃学业,去追求金钱,而背后正是他的亲生父亲。中国农村如果都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还去谈什么国家前途命运,以及未来的希望啊。作者借用短特写所揭示的深刻…  相似文献   

3.
李宏 《中国广播》2012,(9):88-92
由德国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岩斯·亚里许采制的《K街——吸毒和卖淫景象的画面》(以下简称《K街》),获得T2005年欧洲奖最佳广播特写,并成为欧美国际广播界教学中常用的经典。《K街》展示的是西方社会的另一面——吸毒与卖淫。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难采访难表现的题材。如何让这一个沉重的主题吸引听众呢?岩斯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些戏剧的表现手法。首先,在结构上他用场景来构架整个特写;其次,他创造性地使用了解说。《K街》里的解说不是用通常的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更多的时候直接用第二人称“你”来描述被采访人,并把这样的解说与采访对象的独白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对话的交流语境,让听众直接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李宏 《中国广播》2013,(1):73-76
一分钟特写是荷兰VPRO电台于2008年推出的一种新型广播节目形态。虽然一分钟特写时长规定只有60秒,但却要求小故事、大主题,要求包含丰富的信息,要吸引听众猜“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物内容真实,按照“设计悬念”的理念编辑音响,从故事的高潮切入,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讲故事,这些是一分钟特写实现目标的主要技巧。  相似文献   

5.
李宏 《中国广播》2013,(2):79-84
以《别挂电话》为标题的系列广播特写,于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开播。五年后,以此为名的广播特写获得2007年“欧洲奖”和“意大利奖”。现在,广播特写《别挂电话》仍在制作中。一样的形态,一样的主持人(打电话者),不一样的接电话者,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心灵秘史。  相似文献   

6.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0):80-85
德国广播特写制作人岩斯·亚里许创作的《生活方式——越南人为什么不穿阿迪达斯鞋?》,获得了2006年欧洲最佳广播特写奖。这个作品之所以获奖,首先是因为题材本身非常有力量,其次是作者表达很有个性,很独特。岩斯调动了自己有关这个题材的全部积累、感性认知和理性的分析,使这个题目成为他"自己的题目",使之具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李宏 《中国广播》2012,(4):74-77
旨在探索数字时代广播特写创作与发展对策的《国际思想库:数字时代的广播特写》会议,于2012年1月27、28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会议的发起人、主持人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于会议闭幕当晚意外地被授予2012“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荣誉奖”。这是被称为“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第二次获得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此为契机介绍了他的主要成就和他对广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宏 《中国广播》2014,(8):97-100
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被创始人布朗戏称为"制鞋匠会议"。与会者一起听节目、讨论节目、交流做节目的方法,是国际广播特写会议持续40年不变的程序。本文选译了2014年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创造性的工具箱研讨会"(Creative Toolbox Workshop)讲座的主要观点,并赏析本次会议公认的最有特色的一个广播特写——《战斗机飞行员》。  相似文献   

9.
评报数则     
(一)特写应有特定的镜头。目前报上挂特写牌子的栏目很多。但综观这些名为“新闻特写”的篇章,却很少有特写的镜头,不应名为特写。在我心目中,特写需要记者用眼睛去看、去观察,抓住事物一个镜头、一个片断将之再现,这才能名为特写。正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卷中所说:“所谓特写是通过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片断的新闻体裁。”这个定义下得十分准确,其中包含三要索:一、形象化的再现,即要有镜头;二是事件的片断或横断面;三是题材、内容要有新闻性。可是目前报上不少特写,一不形象,无特写镜头,二是洋洋洒洒,太长太杂,不是事件的片断,三是缺新闻性,不中看。相反,有些篇章虽不挂特写牌子,但具备以上几要素,仍可认作是特写,如7月26日光明日报头版陆彩荣采写的“历史记住您的爱——接收  相似文献   

10.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1):88-89
作为2012年第38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展播作品,美国芝加哥电台朱莉·夏皮罗和英国垂树制作广播节目公司艾伦·豪尔共同创作的广播特写《你诚挚的》(《Yours Truly》)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本文除了介绍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情况之外,重点介绍这部由英美广播人合作的《你诚挚的》的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特写这种体裁,该怎么说它呢?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特写成了报纸同电子传播手段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外新闻大家如是说。特写是多种新闻体裁中最富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国内同行有此议论。其言也朗朗,其理也昭昭。然而,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少人只是把新闻特写作为采写动态新闻的副产品:新闻特写之前是动态消息;动态消息之后才是新闻特写,或者只有动态消息而无新闻特写。新华社驻雅温得记者梁贵和真有点儿敢于突破,  相似文献   

12.
李江 《新闻前哨》2010,(5):102-102
新闻特写作为把电影特写与文学特写手法引进新闻写作领域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它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问。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作出形象化的报道。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新闻媒体的竞争中,广播要达到生动、形象、感染人的宣传效果,必须在新闻写作上有质的变化,让一些“镜头化”、“目击式”、“素描法”、“特写式”的新闻发挥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3.
刊林漫步     
一忌散。正因为特写受短的局限,所以最怕拉杂拖沓,枝蔓横生。作为一种局部放大,特写需要拢起来写,一下子便直奔主题,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漫如烟波,四处撒水银,左一个背景,右一个衬托,再来个穿衣戴帽,这样的特写就成了个“四不像”。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丹尼尔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这样写到:“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这段话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对特写下的定义,但它却对特写的风格特色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西方新闻界习惯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特写归属为除了消息和评论之外的所有新闻文体。 西方记者向来非常注重新闻特写写作。一来,为  相似文献   

15.
哈尼梯田是一个自然灌溉系统,是千百年来哈尸匕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奇迹。广播特写《梯田人家》通过忠实记录,真实地呈现了哈尼梯田的现状以及梯田人家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于今年5月24日至26日,举办了一次为期三日的全苏新闻记者特写创作讲习会.今年第七期的"苏联报刊"杂志以"现代特写的问题"为题.详细地介轺了这次讲习会的主讲人的报告,特豹报纸特写评论员的地方报纸特写述评,以及参加讲习会的新闻记者的讨论意见.这一次苏联全国新闻记者的特写创作讲习会,对于深入地探讨有关苏联报纸的特写问题和提高与发展报纸特写这一重要的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讲习会的主讲人有"青年近卫军"杂志的总编辑伊·考甸柯、"真理报"特派记者普·库兹涅佐夫、"文学报"编委叶·里亚布齐柯夫、"文学与生活报"主编沃·波尔托拉茨基和作家奥·彼节?尔热夫  相似文献   

17.
李宏 《中国广播》2014,(4):88-93
由芬兰国家电台哈里·胡赫塔马基采制的广播特写《乡下别墅--农村音画》获得了2008年欧洲奖广播特写类提名奖。特写像一部电影,用音响创造出一个个镜头。这个特写展示了芬兰夏天的农村画卷和芬兰人夏天在乡下度假的悠闲生活,它秉承哈里的一贯风格,不只是用音响展示,还在用音响思考,用音响记录芬兰的文化和传统,梳理芬兰人文化传统的演变和继承。  相似文献   

18.
周末增刊的成功实践,不仅是对现行办报方式的一大挑战,而且是对传统的狭隘办报思维的一大突破。本文仅就周末增刊的特写版,思考若干新闻学上的问题。当前各家报纸推出的周末增刊,几乎都有一个特写版,而且都是在增刊的第一版。这些特写,虽然有的名称不一样,但体裁都是相同的,作用和效果也是大体相同的。有人曾评论说:没有特写就没有周末。此话也许有些绝对,但特写对读者所起的特别吸引功能是大家都看到的,对传统的狭隘的办报思维的撞击和突破也是特别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部苏联中篇小说,一九六二年出版。它的作者是从事记者工作的特写作家。本书用艺术手法,说明了怎样才能“无愧于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新闻记者阿列克赛,到某地采访后写了一篇特写,他根据的是党政机关和当事人提供的可靠证据。特写即将发表时,却意外地发现了新的线索与上述事实不符。被人认为是叛徒的女共青团员,原来是一位心灵象清泉一样纯洁的爱国者。于是,矛盾发生了。是坚信官方文件的绝对正确呢?还是给予普通人手中的材料以应有的注意?是把这个人物从特写中删掉、让特写立刻见报呢?还是寻根究底、务求把问题搞清楚?他毅然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这样做,即使在莫斯科和省报的编辑部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阿列克赛为了追求真理,找到确凿的证据和证人,往返奔波,备受艰辛,遇到重重困难,受尽冷嘲热讽,耗费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钟元成 《记者摇篮》2009,(11):44-44
什么是新闻特写呢?黎信编译的《西方新闻作品选》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打一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假如悦一般的新闻报道,是电影的令景镜头的话,那么新闻特写,就是一个或几个特写镜头,它把新闻事件中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加以放大,让读者充分欣赏它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最深刻的印象。”这应该说是对新闻特写所下的比较恰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