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户外直播室”是目前,看得见的广播的一种形态,一种尝试,自广东电视台1990年在国内率先运用这种广播方式以后,随着广东电视台系列台“城市之声”的成立,户外直播发展为“天天户外直播室,每天从上午10点至深夜12点在固定的户外广播室连续播出。至此,户外直播室在设置点上从“流动”发展到“固定”,从不定时发展到“常规”形式。几年来,“城市之声”电台透过多个户外直播室和户外活动确立了它在听众中“看得见”的广播形象。  相似文献   

2.
广播“锯”     
老舍先生曾把话剧演员在舞台上“吃螺蛳”倒观众胃口的现象比喻为“话‘锯’”。以此引起写戏的、演戏的专业人员对语言的重视。一时间演员都很重视台词,情况有很大转变。那时好象没人对广播提这方面意见,播音员对播出的每一个字都很认真,很少听出错误。  相似文献   

3.
文艺广播的“三性”——欣赏性、趣味性、娱乐性这个题目,已经很多年没有人谈论了。文化大革命以前,曾经有不少有经验的文艺广播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心血,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幸的是,后来在中国的历史被颠倒了的岁月里,他们的心血,他们的成果却成了搞修正主义的罪状。近几年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扣在“三性”头上的各种帽子,渐渐被摘掉了,某些领导同志的报告里也开始出现“欣赏”、“趣味”、  相似文献   

4.
“播客(Podcasting)”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传播理念。它可以使“人人皆为(广播)播者”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个人的“广播秀”节目,并可将之上传因特网进行网络发布;与此同时,每个人也可订制自己喜欢的“广播秀”,并同步下载到MP3等“随身播”接收设  相似文献   

5.
自从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美国KDKA广播电台开播至今,广播已走过了近9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技术、节目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作为现代电子传媒先行者的“主流媒体”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广播积极改革创新,以其独特的“伴随性”和在内容上“窄播化”的改进,创出了“直播”“互动”等新形式,成功地度过了电视出现后带来的危机,并使广播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20世纪末互联网、  相似文献   

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围绕“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其中,他对印刷品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联论述,启发我们去思考广播对听觉共同体的想象。从“想象”到“听觉”,广播在技术驱动、文化规范和价值认同上团结着民族的力量,人们通过广播创造的共时性经验,展开沟通、表达、连接,继而形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潘年 《视听界》2000,(2):34-34
市县级地方台“小荷欲露尖尖角”,想在市县乃至全国创优金榜上占一席之地,究竟要凭什么?根据我台多年实践的体会是:要打“特色牌”。第一,要有广播特色。我们常常把“广播特色”仅仅理解为要“带响”,即要有“客观声音”。这其实是比较片面的。诚然,“带响是广播最明显的特色之一,广播要创优,当然就不能不“带响”。但是,仅仅“带响”,还不能全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9日,是台州人民广播电台开播5周年的日子。五年前,台州人民广播电台在台州这块民营经济活跃的热土上孕育诞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创新,敢创一流”,坚持机制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全面发展。短短五个春秋,走过了一些城市广播电台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在广播界,早已把有广播特色的文体作为“广播体”提出来了,对此曾进行过议论,但未深入下去。笔者经过初步探索,认为“广播体”是指广播工作者在采编新闻评论等稿件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播特点、适合听觉需要的口语化语言体,也是运用音响、音乐效果的传播体,有与报刊等其他传播媒介不同宣传效能的特性。一、“广播体”的性质论证广播体的性质,首先应使它与报刊体相比较,两者在语言运用上和写法上有其区别:报刊是供阅读的,主要是发挥人的视觉的作用,古文,白话文,复句,倒装句等都可以运用,在阅读时,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  相似文献   

10.
赵庆丰 《声屏世界》2008,(11):13-14
面对百年一遇的奥运体育盛会,地方广播媒体没有放弃分享这块大“蛋糕”的机会,他们在报道策略上使出浑身解数,从节目的整体策划、设计到节目的内容、形式都进行大胆的调整和创新,其中求“同”存“异”法便是许多地方广播媒体使用的策略之一。本文中“同”指的是“同步播出”,“异”指的是“各自的特色”。也就是说,地方广播媒体在16天奥运期间的赛事报道中,  相似文献   

11.
栾轶玫 《今传媒》2005,(10X):14-15
如果说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诞生就是技术的产物的话,那么基于网络的“播客(Podcastinq)”技术则是广播进化的一个全新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就内容来讲,编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稿件新闻事实重要性依次编排在一起,也就是非“中心”编排法;另一种是在兼顾稿件新闻事实重要性前提下,围绕一二个中心内容进行编排的“中心”编排法。江苏启东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15分钟3000字的“新闻节目”,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中心”编排法应运而生,办出了地方特色,得到了兄弟台同行的肯定和听众的好评。 广播新闻“中心”编排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分”是在传媒业激烈的竞技场上,广播媒介从“跑马圈地”赢得份额到“作物分布”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通俗讲就是“三分”受众,即从大众受众观到细分受众观到适位受众观到“一对一”受众观的三次宏观的受众细分;“三化”即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主持人专家化.“三分”与“三化”不是孤立的两个系统,而是相互交融的内外两个层面,既显现着媒介市场化行为的外在走向,又显现着支撑市场的内在产品价值.“三分”,一个正在部分实践部分预期的方向;“三化”,一个必须付诸运作的指标.作为广播媒介,不管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基点,“三分”与“三化”都是值得去认真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广播工作者,第一次在报刊上看到“必读性”这个词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时下,平面媒体、电视媒体日新月异,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广播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在经历了一段坎坷而刚刚复苏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广播界的一道新课题。广播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广播是一种“只闻其声,不见人和物”的媒体。这使广播在受众中有一种神秘感,但在感性上、直观上、加深受众记忆上,又成为广播的软肋。为了避广播之短,广播人提出了“看得见的广播”的概念,就是要使广播既能“耳闻”,也能“目睹”。为此,广播人进行了不断认识、大量探索和努力实践,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说到捕捉新闻线索,不仅基层通讯员犯难,即使专业记者也觉得“头痛”,不过,相比之下,基层通讯员则更有苦衷。基层通讯员相对来讲,消息闭塞,可供参阅的文件、资料甚少,难以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上级的最新意图,缺乏新闻创造活动的理论“指南”;另外,基层通讯员大都身处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观察问题往往“点”上的东西多,“面”上的东西少,难以认准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报的“外包装”,不外乎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画版、做题、图片。另外,现代电脑技术的运用也将使报纸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有所突破。画版:即进行版式设计,确定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每张图片,甚至一个小报花在版面中的位置。就象画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特德·怀特、埃德里安·默本、史蒂夫·杨格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中发出“为耳朵而写”的呼吁。他们指出:“广播记者在准备稿子时就必须始终考虑到耳朵。”广播新闻要为“听”而写,必须注意做到“上口”和“入耳”,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论“贴心”广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刘伟在传播媒体的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争取受众。笔者认为:一切的竞争最终在于人,人在于心.贴近的核心是贴心,只有“贴心”才能使广播与国内千百万听众的心紧紧相连。一、“贴心”广播三进程及其辩证关系1.知心──“贴心”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