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记者》2013,(6):93-93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媒正面临公信力考验,尤其在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式冲击下.公众是否依然信任大众传媒?日前在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上发布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传统渠道的电视、报纸公信力仍然具有优势,同时新媒体公信力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义昆 《新闻窗》2013,(5):54-55
中国媒体正处在转型期。2013年5月发布的《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总的媒体生态格局正处于结构性转变之中:一方面在覆盖率上,虽然电视、报纸还有优势,但新媒体增长趋势明显,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杂志、手机这6条媒介渠道受众分化特征明显,各渠道的变化方向不同。屿此同时,整个国家也处在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这些方面都在或需要进行转型。在这样的转型期,探讨记者的职业困境与解决对策,对媒体行业而言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11,(11):53-54
作为中国国际广告节上行业论坛之一,2011年9月26日,有中国广告界"百家讲坛"之称,代表中国传媒最高级别的行业论坛——2011中国传媒论坛,在沈阳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隆重"开坛"。中国传媒论坛是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传媒领域顶级的专业论坛,  相似文献   

4.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6):72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11年中国传媒业总产值6379亿元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正式发布了《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并公布了2011年传媒产业主要指标数据: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是当代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中国传播力、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因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传媒年会三次聚焦融合发展就是证明,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仍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接触《中国传媒科技》以来,至今已有3年,《中国传媒科技》是我最喜欢的科技类杂志之一。《中国传媒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走在科技前沿的杂志。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9,(5)
本报讯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一书正式问市。该书系社会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中的一册,目前已连续出版6年。该书作者队伍聚集了国内传媒研究与运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对当年中国传媒各领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来年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9》分为总报告、报纸产业、图书产业、期刊产业、广播影响产业、电视产业、电影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媒体产业、广告产业、受众市场、国际及港台地区传媒产业12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张姝 《传媒》2006,(11):28-29
在2006年3月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作为学界的唯一人选,被推选为"2005年度十大创新传媒人物".作为传媒理论界的标杆人物,喻国明曾经为《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等几十家媒体进行了调查、策划,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07年1月,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将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积极协办本次年会,此次作为协办单位的负责人,这位被传媒界誉为"媒介军师"的学者对于媒体如何进行创新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与喻教授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9.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传媒指数蓝皮书"《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08)》新近面世。作为本蓝皮书的主编,我自然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编制和发布"中国传媒发展指数"?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这本报告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0.
高方  杨若雯 《传媒》2014,(8):11-14
正《传媒蓝皮书》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外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今年是该书连续出版第10个年头。在过去的10年间,《传媒蓝皮书》通过持续对中国传媒产业的跟踪观察和研究,及时反映中国传媒业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文章亦被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书目前已成为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权威著作,并于2012年起被认证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相似文献   

11.
柳斌杰 《传媒》2017,(14):8-11
媒体融合是当代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中国传播力、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因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传媒年会三次聚焦融合发展就是证明,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仍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传媒科技网》(www.capt.com.cn)改版了! 《中国传媒科技网》,是由“中国新闻技联”主办的。改版后的《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会员和网友。 《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中国新闻技联的会员为本,竭诚为会员服务,大力促进中国传媒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劲 《新闻大学》2006,(2):105-109
转型期中国传媒经济的研究极为特殊,它必将遵循一系列特殊的经济规律,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论述了转型期中国传媒经济的三角分析框架。它是以中国传媒制度变迁的三角结构和交易替代理论为基础,以政府、市场、媒体作为经济主体,研究它们之间交易成本和行为互动,从而构建一个揭示中国传媒经济运行规律的分析空间。本文对三角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以传媒治理结构研究为例进行了内容分析,最后论述了三角分析框架的理论范式和内涵。作为扎根于中国实际的本土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三角分析框架为理解中国传媒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本土化视角,对于今后传媒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4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提高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提出。同年1月17日,刘奇葆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再次强调"提高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2014年8月19日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4,(6)
正《传媒》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致力于研究、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进程,以"服务传媒、引领传媒"为办刊宗旨。是卓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传媒行业品牌期刊。《传媒》杂志集权威性、专业性、前瞻性于一身,融新闻性、学术性、科研性于一体。面向有影响力和有传播力的读者。倾力打造中国传媒业高端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新闻     
中国探索媒体新机制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11月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说,中国正在探索建立“既能使媒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又能使媒体自觉履行公共责任,构建起有公信力有责任感健康运行的新机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还表示,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就是要突破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知识生产机制,真正转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7.
柳斌杰 《传媒》2015,(12):8-10
2015传媒发展论坛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对分享中国传媒产业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展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谈三点意见.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秉持的三个原则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连续11次发布,正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借助清华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优势,用大数据研究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以对未来中国传媒产业的走势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这也是学院努力服务国家大局、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推动新闻与传播教育向国际化、现代化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体现.过去11年中,《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秉持了三个原则:数据说话、热点跟踪、全球比较,提升了它的科学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大众传播学领域,公信力这一概念近几年的研究重点仅限于大众媒介的公信力。例如黄晓芳的《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郑保卫、唐远清的《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的《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等,以及由喻国明主编的我国第一套关于大众媒介公信力的专著系列——《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纪念《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创刊100期。《中国传媒科技》其前身是新华社技术局的内部刊物:《新闻电子技术》,当时是铅印的。1993年改为正式出版刊物,名为《中国新闻科技》,2001年更名为《中国传媒科技》,这本杂志伴随着中国传媒信息化发展,走过了它的百期征程,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杂志成功发行100期表示热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7,(11):95-101
<正>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之年,也是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提出20周年的特殊之年。新媒体的突飞猛进、中国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民族使命,都对中国传媒法治进程提出了更迫切的研讨需求与更高的建设期许。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法学会、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社、《新闻记者》杂志社、《新闻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于10月14日在西安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