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墨子的薄葬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墨子.节葬》中。墨子针对当时侈靡的丧葬状况,发出了"俭节则昌,浮佚则亡"的呼唤,同时也阐明了"节用"、"节葬"、"非乐"等思想。墨子力求引导人们正确合理地利用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著作《墨子》记述了他周游列国,宣传墨家思想和主张,人人要相爱相利,社会要避免战争.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即大家都象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人不分贵贱,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兼爱"、"非攻",是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墨子》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墨子的薄葬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墨子.节葬》中。针对当时侈靡的经济现状,墨子发出了"俭节则昌,浮佚则亡"的呼唤,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其原因均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合理地利用资源,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在现代社会也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音乐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围绕音乐的社会功能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争论,即“百家争鸣”,促成了先秦音乐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繁荣。这一时期出身于手工业阶层的墨子提出了他的“非乐”的音乐思想。本文从分析《墨子·非乐篇》入手,从三个方面探讨墨子的“非乐”观,并且肯定了墨子的“非乐”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非乐”,有其一定的正义性,但同时也指出其“非乐”观点的功利性,有一定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天”是墨子正义观的源点,“爱”是墨子正义观的出发点,“利”是墨子正义观的落脚点。基于这三点,墨子的正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际等各个领域,形成颇具特色的领域正义观。  相似文献   

6.
墨子与建筑     
纵观《墨子》及其有关的先秦文献,我们认为对墨子的评价还不够全面,他理应还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家”。为此,我们力图为墨子在建筑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做一个充分的论证,我们对墨子的建筑思想、建筑理论与城市防御武器和城防工程建筑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论述。墨子的几何学理论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和方法,墨子的力学理论是制做和建造的规则和技术,即砌筑的规则和建造房屋的方法。这两大理论为墨子的建筑成就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墨子的军事思想为他的城防工程建筑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影响较大 ,墨家提出的“节葬”、“非儒”、“非命”、“非乐”等观点大都建立在爱民、利民思想基础上 ,历来受到人们的肯定。对于墨子的“非乐”观点 ,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 ,认为墨子的“非乐”是代表了小生产者、私有者阶层的意志。笔者认为评价墨子的“非乐”要探究“非乐”思想产生的根源 ,把“非乐”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 ,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历代治墨学者都认为墨子“非攻而不非战”,理由是墨子“非‘攻’而颂‘诛’”。然而“春秋无义战”,所谓“诛”只是古代“圣王”之事。因此,本文认为墨子反对当时的一切战争。至于墨子主张并实行的对“攻战”的防御和抗击,只是他反战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表现形式。无论从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分析,还是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他都是反战的。他拒绝暴力、力主和平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更显现出灼人的活力,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认为《墨子》一书最富科学思想,并从名实合为、注重标准、着意分析和厘清谬误四个方面考察和论述墨子的认知心态。  相似文献   

10.
儒、墨两家长期对立,诸多学者认为墨子对儒家和孔子均持反对态度,而从《墨子》一书来看,墨子非儒但不非孔。其原因有三:孔、墨思想来源一致;墨子对孔子非常尊重;孔子思想与儒家思想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