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改革为学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在学报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办刊宗旨不明确,缺乏竞争意识和管理水平不高等弊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报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明确办刊目的、树立良好的学报形象,加快学报编辑出版现代化,使学报更好地适应改革的要求,真正起到推动教育和科研发展、培养新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报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传统办刊模式下,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学报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学报的经济效益,学报编辑队伍也呈不稳定态势,笔者就如何提高学报的两个效益,稳定学报编辑队伍作了一些浅薄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最主要的困难,对于大多数学报来说,恐怕还不在于办刊经费紧张、办刊条件落后、编辑队伍不稳定等方面,而是稿源质量问题。富有创见的好稿不多遇,不可求,而平庸的、低劣的来稿充斥以至泛滥,导致学报的整体学术质量下降,在低水平上徘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认为,对此不加分析地指责学报的主编和编辑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似乎不太公平;而一概归咎于职称评定制度某些弊端的负面冲击和影响,束手无策,得过且过,任由学报沦为教师评职称的工具,更是不可取的;至于那些不从…  相似文献   

4.
专业化和多模式是高校学报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高校大多数学报内容庞杂而不精专 ,发行量极少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专业化和多模式是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良策。专业化是学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模式是学报专业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地方新升本科院校学报的发展中,从内部入手是人所共知的,而从业者往往不重视从外部提高学报影响力的方法,应该来说,在现在竞争激烈的期刊界,凡是能够利于学报发展的途径都值得一试。文章提出了从外因提升学报影响力的一些策略,有建立专业化的网站、完善学报的反馈机制、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宣传、实行匿名监督机制等,试图找出学报发展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WTO背景下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传统的内向性办刊理念已经不适应WTO环境;学报各自为阵的局面无法形成出版规模;而过分强调学报要服务于本校,则影响学报学术性及其质量的提高.对此,扩大学报的自主权,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创出特色栏目和精品栏目,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使学报走向世界,是高校学报在新的形势下所应作出的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要办好高校学报,认清它的性质与特点,固然十分重要;而深入了解高校学报的作用,准确估价它在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所占有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不懂得高校学报的性质和特点,工作难免有盲目性;不认识它的地位和作用,就谈不上树立搞好学报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大凡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和学者,无一不重视学报。蔡元培当年执掌北大校政,着手改造北大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创办北大月刊;全国解放初,王亚南教授治廈门大学,提出办大学主要抓两条:一是教学,二是学报。他们如此看重学报,正说明了高校学报地位与作用之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学报是适应高校学术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根本属性,没有任何学术研究价值的学报将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报学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刊文章学术价值的大小,而文章学术价值的高低则取决于学报编辑主体学术水平的高低。这就决定了从事学报的编辑必须有较高专业学术理论水平。又由于高校所设置专业的多学科性,决定了对学报编辑业务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编辑也只有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自素质,才能保证编辑在高校中的学术地位不改变。  相似文献   

9.
优质稿源的缺乏、学术质量不高、主办单位不重视等因素严重制约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而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也受到极大的影响。面对媒介融合和出版体制改革的形势,地方高校学报应抢抓发展机遇,结合自身特点,精准定位,找准办刊切入点,通过队伍—人才、稿件—管理、名栏—学科、服务—建设四个方面的努力,探索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学报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杂而不专、一题多做以及缺少生机的专栏创设等是目前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报特色建设的质量。检拾其原因,主要有:作者队伍的杂而散,封闭性的办刊思想,编辑队伍的不稳,等等。笔者认为,学报的特色建设,一要稳定编辑队伍,不断提高编辑素养;二要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巩固内线,扩展外围;三要开展校际合作,确立优势,尽可能使各家学报成为一个有实力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11.
“大学学报使命”这个根本性、灵魂性的问题,在学报“四化”(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和特色化)论看来好像时过境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报“四化论”严重干扰了大学学报使命的履行。学报究竟是专业化还是综合化,取决于主办者学术平台的情况,不以学报编辑意志为转移;而学报数字化课题应属于IT行业的、自然科学的问题,不是学报编辑的分内事;学报“去同质化”显然荒唐,因为学术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的共同的、本质规律的认识,是普遍的、共性的结论,这是难以避免“同质化”的,学术探索如此,其成果展示的载体--学报就没有理由“去同质化”;学报特色化则与去同质化如出一辙。学报“四化”论的本质就是鼓励各家学报不遗余力、无序地在国内拼抢有限的学术资源--稿源,其本质是朝三暮四,它不可能使国家科学、文化、技术成果总体上得到质的升华和量的增加。因此,科研本末不能倒置,学术也不以编辑意志为转移;大学学报仅是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应当回归本位,依附于各自的学术平台,履行学报应有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学报的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有学报导,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报,这也是中国特色。国外的大学也办有学术刊物,但多是专业性的期刊,而不是综合性的,名称上也不叫学报。我国台港地区的高校,也办有学报,但学府里同时还存在数量多得多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不像大陆高校,学报一统天下,专业期刊少而又少。所以,凡高校都要出学报,成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学报遍地开花,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教育一体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人世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风貌、色彩,即所谓的“特色”。这是某种事物本身所特有的而他种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是一种事物区别于类一种事物的象征。作为报导高等学校学术成果的学报,也各具特色。综合大学学报有高深学术性的特色,民族院校学报有民族性的特色,公安政治院校学报有公安法律的特色。那么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特色是什么?很多师专学报在一年一度的征文启事中言称自己“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的特色”。人们称颂某师专学报成绩卓著也是“突出了学术性、师范性、地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报服务于职业本科教育建设,可在高职专业迭代升级、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高职学报仍存在服务职业本科建设战略定位偏差、学术成果平台地位不突出、选题策划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了高职学报与职业本科建设的协同发展。高职学报应从转变角色定位、提高成果平台地位、提升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等方面为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两个效益都是学报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没有社会效益就不可能有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会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要提高两个效益,就要增强学报的学术性、可读性,广开稿源,加强编辑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增加发行量,刊登广告,收取版面费,云云。这些“学报效益论”大都遵循着学报社会效益的内涵展开论述,与其说是在讨论学报效益,倒不如讲是在表达对学报未来的忧患和期望。对于学报的经济效益,除了谈发行量、广告、版面费,就再难有新谱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编校质量、维护学术诚信,调查公开发行的高职学报刊登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差错、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差错直接影响到编校质量.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直接导致作者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为此,作者和编辑应增强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意识和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正确标注和规范著录参考文献,以期推动高职学报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师专学报发展简况 我国高等院校学报的出现,若以1906年东吴大学的学报算起,已有八十年了。解放前,由于国家多灾多难,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高等学校的学报情况也不佳。而寥寥无几的几所师专,维持生存已不容易,哪里还谈得上办什么学报?解放后,由于政治运动的频繁,高等学校的学报也几经曲折,发展缓慢。到1966年时,公开发行的学报二十二种,加上内部交流的十九种,共有学报四十一种。这四十一种中没有见到一种师专学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院校的学报出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到目前已达五百多种,为解放前夕的二十多倍,为文革前的十三四倍。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师专得以恢复和创建。许多师专也积极抓了学报的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现象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的不平衡。目前,在地方高校学报编辑中滋生浮躁情绪,既不安心工作,又自视清高,常有不平衡感、委屈感和自卑感,只求过得去、不求大有为的现象有相当的市场,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这正是地方高校学报迟迟难达应有的繁荣、人丁不旺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讨论学报的体制改革,必须要首先确定学报的定位,只有根据学报在改革后的定位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报体制改革。本文认为改革后的学报应该具备3种定位形式,即基本定位、分类定位、分层定位。而这三种定位是处在同一个学报发展的坐标轴上的,所有的学报坐标轴组在一起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而这一网络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转将推动我国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通常表现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通过分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旨在通过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的设置,促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知名度的提升,有利于学报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学术界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