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得那是1998年年初的一天,我回县城办事,遇到原县邮电局局长苟勇时,他对我说:“小李,你写的《金穗卡》那篇文章我看到了,还不错的!发在头版呢,好好干。”当时我心中可乐了!要说我从事业余写作.还真有点“历史”了,不过正式发表“豆腐干”却是近两年来的事。1986年刚从学校毕业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仅凭着自己的一份热心,意气风发地干工作。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不时地写  相似文献   

2.
3.
采写会议新闻,对记者来说,有苦也有甜。采写会议的一大苦恼,是报道一些重要会议,经常会遇到一大串名单。这“变幻莫测”的“名单学”,常使记者们伤透了脑筋:今年市人代会召开期间,开幕的那条消息中,按惯例又排列了一大批名单。到了晚上,审稿已通过。突然,一位同志发现,市委一位常委的排列次序似乎不妥,另外,一位既是常委,又是部队领导的“位置”也似乎排错了。于是,层层打电话请示。究竟怎么排才算正确?负责审稿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百花文艺出版社从 60年代初开始,出版散文丛书,一直沿袭出版至今.这套散文丛书的特点之一,是并不标明丛书之名,而以内容到形式的鲜明特点,让读者感觉到它是一套丛书.从内容方面来说,首先是所编各书,都只收抒情.叙事的“美文”;其次是所编各书诸文,题材集中于反映社会主义祖国新生活与反映外国人民生活——即所谓国际题材.即从体裁、题材两个方面突出共性,创造特色,使诸书统一于同一编辑构思而自成丛  相似文献   

5.
新闻言论以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它是一个新闻单位的旗帜。回顾从事新闻工作30年的风风雨雨,自感新闻写作难,新闻言论写作更难。但我信奉“笨鸟先飞”的名言,经常深入山区贫困村,和农民一起下田劳动;我也曾下到八百米深的煤矿井下工作面采访;也曾爬上高高的水塔体验生活。有时为写好一篇评论,睡到半夜想到一个好点子、一段好文字也会立即爬起床,用笔记下后才能安然睡去……30年的新闻采访活动,特别是长期从事电视新闻言论写作的实践,不仅使我饱尝了个中甘苦,而且使我得到锻炼和提高。我的体会是:新闻言论要以…  相似文献   

6.
煤海笔耕     
知道广旺矿务局宝轮院煤矿采煤青工、业余通讯员刘华的人都说他耿直、执着。刘华今年30岁,1987年开始在采煤队当合同工,1992年转正,1990年开始写稿。迄今,他已先后在《广旺矿工报》、《中国煤炭报》、《四川工人日报》、《警钟长鸣报通讯》等中央、省、市地级报刊台发表作品近300篇。十年来,他一直战斗在采煤战线上,任劳任怨,业余勤学苦钻,曾几次被矿队送往《四川工人日报》社、《广旺矿工报》社进行新闻通讯培训,曾多次被矿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通讯员”。谁都知道采煤队工作辛苦,可这位爬惯了掌子面…  相似文献   

7.
笔耕有感     
采撷天地芳华酿造生活之蜜信念融进翰墨方块锻造春秋岁月用犁铧耕耘我们的额头我们以心中的锦绣回赠岁月以生命醇香笔耕有感@吴进国  相似文献   

8.
笔耕乐     
在生活中,青年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有的喜欢体育,有的爱好音乐,而我呢,却爱好新闻写作。屈指算来,从我写的第一篇小稿被采用至今,已整整5年了。这5年里,全国各级报刊电台已采用了我写的消息、通讯、特写、杂文等620篇,我也连续5年被《徐州日报》、徐州人民广播电台、新沂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五年的业余写稿,有耕耘的艰辛,也有收获的欢乐。1985年的秋天,我利用两个晚上写了一篇关于农村储蓄方面的稿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给《徐州日报》。出乎意料,这篇处女作被采用了。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所以只上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务农,一干就是10年,幼年劳动的苦累,家庭生活的辛酸,真是苦不堪言。1964年12月参军后,在部队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下,我发愤学习,坚持超负荷的工作,从而取得了一些进步,由一个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步兵团副政委,1977年因在军事训练中摔伤致残,被评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 1985年底,我转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英山县,先后在县粮食局、县计生委和县科委担任过领导工作,并通过自学,取得了武汉大学的大专文凭,还被评为高级政  相似文献   

10.
笔耕之歌     
《今传媒》1996,(2)
笔耕之歌按:当木刊第2期送到报刊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手里的时候,恰值何微教授80大寿。这位在中国新闻学田地里耕作了60个年头的报人,仍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地为培养跨世纪新闻人才登台授徒。子曰:“诲人不倦”,此之谓也。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何微先生经历了人世...  相似文献   

11.
笔耕不悔     
我原本是没有记者梦作家梦的,小时候读书只是喜爱语文,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描写林海雪原、长江黄河的文章给了我极大的诱惑。在学校除了办过几期黑板报外,连一篇稿件也没公开发表过。我觉得钢笔字变成铅字登在报刊上是很神圣的事。1994年9月,因为家贫交付不起那并不昂贵的学杂费,我被拒之某师范大学校门外。一气之下,我撕毁人学通知书,当年底,我带着一定要混出个名堂的决心,来到绿色军营,每每看到自己熟识的人写的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我真眼气人家好笔头好福气。终于耐不住写稿的诱惑,工作之余,我开始偷偷地写一些自己认为很…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退休后仍不停地写作耕耘,最后在为部队修改典型材料的过程中,突发心肌梗塞,溘然长逝在工作岗位上,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息,他就是原懈放军报》记者、原昆明军区《国防战士》报社副社长.某集团军调研员采瑞华同志。在为他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从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到年育的干部战士,从军报、军区报社和部队派来的代表,到地方新闻工作者,350多人怀着极其沉痛而又惋惜的心情,向这位辛勤笔耕一生而过早去世的革命战士告别。吊唁大厅里,军内外单位和个人送的对多个花圈、挽律,一层层挂满了厅堂。84岁高龄…  相似文献   

13.
笔耕的感觉     
转眼间,我爱好“爬格子”已有10个年头了。1992年,我退伍回到家乡,被分配在一个山区税务所,开始了我艰苦而平凡的工作生活。随着《新闻爱好者》的熏陶,我涌起了让自己在报刊上倾诉的愿望。没想到,我采写的稿件很快就在各地报刊刊出了。虽然很稚嫩,但发表作品的欣喜仍让我兴奋得难以入眠。我的写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去年秋,我从自己的150多篇作品中,筛选出98篇,取名为《真情有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疑,写作的道路是艰辛、寂寞、坎坷的,但我的耳畔时时回响着路遥先生…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我对文学就比较感兴趣。并开始由看到写。几十个字的豆腐块、几百个字的个人随笔在《开封日报》、《汴梁晚报》上时时出现。虽然字数不多,篇幅不长,但那一个个的铅字却是我奋力前行的灯塔。大一、大二两年主要是就校园生活写一些随笔、简讯。篇数虽然不多,题材也较一般,但在校园里却创出了知名度。我心里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好的新闻报道还是没有出现。经过同行前辈的指点,我开始寻找一些有重大价值意义的新闻线索。后来,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每天晚上播出《新闻联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线索在板报上出现,我眼…  相似文献   

15.
笔耕的事业     
新闻是笔耕的事业。怎样评价一位记者一位编辑的能力、水平、业绩?主要看笔下的作品。记者要记,编辑要编,都是笔的劳动。报纸的版面,广播电视的节目,是由记者编辑们的笔,传统的笔以及现代的笔——话筒、摄象机等写出来的。记者编辑的园地在此,职责在此,奉献在此,他们能力、水平、业绩的展现也在此。所以,除了学历、专业工龄等“硬条件”之  相似文献   

16.
笔耕之始     
做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东西的呢?记得解放后,于1949年3月参加北京市花纱布公司工作之后,暂调到定兴县花纱布公司去收购棉花,从这时起,跟棉纱打上了交道,时间长了,对棉花的质量检测和棉花的纺纱有了认识。当时正值人民日报在各地征聘通讯员,公司领导认为我文化程度适合,让我担  相似文献   

17.
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才去文汇报的。听报社的一些老同志谈起,文化大革命以前,文汇报在宣传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中,既尝到甜头,也吃足苦头。谈谈这方面的甘苦,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文化大革命以前,文汇报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出现过三起三落的现象。一九五六年秋,当“双百”方针一提出,就得到广大理论学术工作者的热烈拥护,学术研究空气相当活跃,报刊上提出和讨论了不少问题。比如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什么国产电影片这样少?等等。目前正在讨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文艺创作中的问题,当时都涉及了。应当说,当时提出讨论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情况也是健康的。可是,有人却认为“天下大乱,邪正不分”,高喊要“压住阵脚进行斗争”。确实,当时也有极少数人把“双百”方针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同  相似文献   

18.
在豫北滑县,人们只要提起信用联社办公室主任聂喜旺,无不啧啧称赞。他痴爱新闻写作,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用辛勤的汗水酿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全县颇有名气的“文秀才”。 万事开头难。聂喜旺尽管文字根基深厚,但写新闻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入门”,他忙完了办公室的工作,就利用节假日深入基层信用社采访,很快掌握了写作技巧。有时为采写一篇稿件,取得第一手材料,聂喜旺踏遍全县20多个乡镇,写了改,改了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如为写《初探防止存款挤兑、信用社倒闭的方法与途径》一稿,他调查了  相似文献   

19.
《笔耕路》     
本书是《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张芬之同志的新闻作品集,分为:人物专访,人物通讯(含报告文学),杂文、随笔和文艺、书刊评论四个部分。作者没有上过大学,1966年中专毕业,他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之  相似文献   

20.
记得我刚当报道员时,由于上稿心切,见什么写什么,对报纸的栏目和所写的稿件缺乏分析、研究,结果一连写了几十篇,一篇也没有被采用,于是心灰意冷,搞报道的热情一下子降了下去,后来一段时间,干脆放下了笔。但是,有这样一件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我们单位有一位比我入伍晚的战友,写稿很有成就,他曾把所有的积蓄都购买了文学书籍,从中汲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