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演讲语篇具有其他语篇不具备的特征: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美国就职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说词不仅具有磅礴激昂的气势,而且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感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人际功能理论.本文对1961年约翰·F·肯尼迪的经典"就职演说"进行语篇分析,这个理论有助于探讨该演说振奋人心、团结民心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相互依存的,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从语言交际角度看,委婉语具有强大的间接、礼貌、掩饰等交际功能.而委婉语的"推陈出新",决定了它不断更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英汉语言中都存在很多话语标记,它们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本文比较了位于句首的英汉话语标记"so"与"那",功能的异同:它们都可以作为推导标记、提示标记、延缓标记,话题标记;不同的是"so"可以单独使用,用作态度标示语.  相似文献   

4.
从句法上来看,"那样"的句法功能非常全面."那样"在表义上具有临时性,既能实指又能虚指,"那样"上指时指代旧信息而下指则指代新信息.从语用上来看,"那样"能使用语含蓄、得体,使用语经济,制造悬念,引人思考等.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要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大原则是"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文章选取了一系列酒吧里面陌生男女之间"搭讪"与"拒绝"的英语对话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搭讪"与"拒绝"的含义和语言纯理功能的关系,并尝试解释幽默、反讽的意义如何通过语言形式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功能对等视角审视"不折腾"的种种英译,试图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语义和修辞手段等方面论证和支持一个符合功能对等标准的英译.政治性用语的翻译不同于其他语类的翻译,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的翻译要在功能上达到对等,要使目标语读者尽可能有源语读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今语文界具有较大影响的"语感中心说"进行检讨.指出其主张的语感之"语"为"言语之语"而非"语言之语",有失于片面.认为语感之"语"应并包两个层面:语言之语和言语之语.语感包含三种意义指向:基础语感;体式语感;语境语感.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人的语感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汕头方言的连词"了"本义表示时间顺序,在语篇中共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功能:表示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的连接功能、表示"追加信息"的添加功能、表示"追问"的反馈语功能和用于话题和话轮处理的话语标记功能.这些语篇功能是连词"了"语法化的结果,语境顺应、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隐喻机制对连词"了"语篇功能的扩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度副词"稍微"和"多少"既有很多共同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语义角度看它们都既可以表示比较义,也可以表示非比较义,区别在于"稍微"是单纯地侧重于表现程度量级的轻微,而"多少"还可表示对某事物具有属性的肯定.从句法功能角度看,它们都能修饰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区别体现在:(1)对呼应成分的依赖程度不同;(2)修饰名词性成分情况不同;(3)用于已然、未然情况不同;(4)修饰否定形式情况不同;(5)与能愿动词共现时,位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文献之一,其中"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多达百余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君子"思想在其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通过对"君子"词义的梳理,探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所具有的标准,进一步把握<论语>中"君子之道"的内涵与实质,最终落脚于君子在价值追求层面所彰显的人格魅力,这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语法角度看anyway,它是一个副词,但从语用角度来看,在交际过程中,anyway具有连词的功能,能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探讨anyway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分析它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的五种语用功能,即话语明示标记语/语用制约功能(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题转换标记语;话语缓和标记语(减少对会话双方面子的威胁);话语未结束语和话题引发标记语(引发新的话题),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传递话语意图,获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12.
浑源方言中有不少带词头"忽"的词。"忽"词缀是浑源方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入声词缀,是浑源方言词汇的特点之一。从历时角度看,"忽"缀词中的"忽"虚化程度较高;从共时角度看,具有[+反复]语义特征的"忽"作词缀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近年来,"忽"缀词在浑源方言中的使用呈现下降趋势,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篇结构和文化语境是影响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熟悉语篇结构特别是文化语境对交流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语篇结构和文化语境对交流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反正”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正”不仅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微观角度研究,还可以从语篇等宏观角度研究,从语篇的角度看,“反正”是逻辑联系语;“反正”所能衔接的语义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解注关系,承接关系和转折关系;“反正”常出现在口语语境,“反正”所衔接的语义关系不是绝对的,而且有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中的"我把你这(个)NP!"句式从结构角度看,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句,省略了谓语成分;从语气角度看,它是一种感叹句,通常用于詈骂,感情色彩突出,仅限于在口语中的特殊场合出现.从整体上讲,它是一个语义自足的句式,不表示省略,强调责骂的对象;该句式不仅具有"把"字句和感叹句的语用特点,还具有其自身特殊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是一个语意单位,它既可以是书面的又可以是口头的,并且在一定的语境中由句子来体现。而具体的语篇又体现着抽象的语意系统。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葛底斯堡公墓演说词的分析演示了一种科学的语篇分析法,验证了功能语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一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一系列关于汉语"W呢"问句现象的问题.认为,"W呢"问句是一个跨语言的表达手段,其实质就是"话题性",故可以称之为"话题问句".话题可以发问,这是话题核心功能在话语中的自然延续.话题问句也有语言问的差异.在非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如英语、俄语等)里,话题问句是一个话语的手段,只能作承前的对比问,疑问点决定于对比信息中的相关述题.而在话语概念结构化语言(如汉语、日语等)里.话题问句不但同样可以作对比问.其中的"NP+话题标记?"还可以作自主问,问NP的所在.这个语法意义不是它组成成分(如汉语里"NP"和"呢")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通过会话推理得到,而是相对独立于语境的.这一构式背后是人类关于空间感知的认知基础.在话题概念结构化的语言里,话题的语法性质提供了这一认知基础在语言里实现语法化的语言内部条件,因而这一语法表达带有浓郁的类型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下去"一词的句法语义属性,发现"下去"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可以直接做谓语中心;具有[位移]、[趋向]、[目的地]等多重语义特征,可以看成谓语中心的一部分或表趋向的补语或表结果的补语;具有[延续]的语义特征,表示动作的延续,具有"体助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见面语是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用上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从"吃了吗"到"你好"的汉语见面语的演变,从一个侧面真正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假设分句末尾的"吧"和"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吧"和"呢"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在假设复句的分句末尾时,可以使其前面的成分话题化,使之成为具有语义对比作用的话题.其中,"吧"只能表示两难的选择,"呢"则既可表两难选择,又可表示只选其一,还可以全不选.既非对举、又隐结果的假设问句只用"呢",属于只选其一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