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画面是构成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绝不是电视节目的简单构成,它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和灵性。一个电视节目,由一定数量的画面组成,而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具有独立的形式感的个体,它们具有自身  相似文献   

2.
赵振宇 《新闻记者》2012,(10):21-25
2010年以来,"电视问政"这样一种利用电视媒体直播问责官员的电视节目在我国多个省市兴起。而武汉是此轮"电视问政"风暴的发源地,武汉市纪检部门认为,"电视问政"直击的源头,即是解决庸、懒、散现象。官员在冒汗、尴尬中意识到自己是被监督的对象,责任心被极大地唤醒,这将促使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执  相似文献   

3.
林云 《记者摇篮》2008,(6):107-108
电视美术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电视节目和播出时间的不断增加,正在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要求高讲究看的电视观众。因此,在"看"字上就大有讲究,要下功夫在"看"字上做文章,这就是美术设计的任务。有构思或认真的美术设计,就会使节目增色、生动、深刻。无论是哪一类电视节目都存在着美术设计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电视理念和电视现象是电视批评的主要对象。由于电视节目在电视事业中的核心地位,电视节目批评一直是电视批评中最为活跃的种类。电  相似文献   

5.
电视问政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电视节目与问政形式备注关注,不同电视媒体在具体实践中,其节目理念、实际运作上均存在诸多差异。在宏观考察国内目前问政类电视节目的基础上,阐释电视问政的概念界定、特点并围绕"公共新闻"这一概念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剖析,进而探讨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人性之美是电视节目表现的永恒主题之一。作为地方电视传媒的从业人员,鲜有机会接触到重大的报道主题和重大的采访典型,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镜头聚焦在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他们身上闪现的人性之美表现这些平凡背后那些震  相似文献   

7.
在对2006年度电视批评进行盘点之前,有必要先确定电视批评的定义。我们认为,电视批评是对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同节目相关的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创作者进行价值评判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创新,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受众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信息时代.依靠一个点子、一个技巧就可以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于是.研究世界电视发达地区电视节目制作规律.借鉴电视发达国家电视节目模式.并由借鉴到进行创新.由模仿步入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拥有优秀教育理念的"荧幕课堂"等文化类节目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对美学中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判断,还将中国现代的教育理念与电视媒体艺术相融合,以电视为桥梁联结了美育与教育。  相似文献   

10.
"观众疲倦了,电视疲惫了。"当观众对电视传播给出如此评价的时候,是否意味着电视节目的转型到了十字路口呢?在受众本位的理念下,电视节目之"新"一定与受众的接受氛围之"新"紧密相连。当然,链接节目之"新"与接受氛围的气象之"新"之间,有一个受众"心"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作为媒介信息平台,在受众信息获取和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优势。然而随着新媒介和新技术形态的涌现,电视媒体自身创新乏力,缺乏服务意识的问题值得重视。尽管目前电视节目形态、互动方式、传播理念都有了较大变化,仍迫切需要以"服务为王"理念来引导电视媒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怎么看电视?虽然在很多家庭的客厅和卧室里,电视机仍然固守着其传统的位置,但已经有年轻人在用电脑观看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在不少城市,电视节目已经从家庭的私密空间走到了公共空间,公交、地  相似文献   

13.
周敏 《声屏世界》2017,(2):49-51
电视IP化是指围绕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电影、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电视IP化的表现是多媒合一与多屏合一,电视与网络互为播出平台,电视节目衍生网络节目,电视节目与电商结合等.电视IP化的基础是基于热播节目的IP化,IP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体现了"节目是产品,观众是用户"的制作理念.当然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IP化发展,也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朝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编排三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电视节目编排在实践中已有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在理念上也得到了初步的梳理。然而,进一步厘清电视节目编排在电视生产与传播中的地位,分析影响电视节目编排的几个因素,探究富有建设性的编排策略,对我们的电视节目编排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朋进 《视听界》2006,(6):24-26
在国内电视节目创新不力以及才艺选秀节目一哄而上的局面下,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确实难能可贵。由此也引发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样是选秀节目,为什么有的大红大紫,有的却名落孙山呢?电视才艺选秀节目,再扩大一点范围,电视节目创新和成功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路出发,结合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经验入手,以《绝对唱响》为个案,探讨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困境国内电视节目近年来呈现出创新乏力的整体态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电视…  相似文献   

16.
字幕,作为电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元素,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电视节目缺少了字幕会怎样.字幕已被看作与画外音、解说词同等重要的"第二解说词",合理运用字幕不仅可以增加电视节目的信息量,而且能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电视传媒产业化的时代。各国、各地电视产业的变法风潮此起彼伏,电视媒介正从一个单一的大众传播工具急速嬗变为一个兼具很高的经济价值的产业。①曾几何时,我们探讨电视节目“市场意识、效益意识”的喧嚣声早已淹没了我们对电视节目画面语言规范性的思索和追求。一些年青的电视摄像,常常认为“快餐理念”运作下的电视画面构成更凭借一种直觉,更看重画面传达的内容本身,而非完美的画面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 《新闻界》2006,(1):72-73,76
电视节目形态概念的大行其道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电视传播理念受众中心转移等的结果。当电视节目的节目形态单一、稳定、乏善可陈的时候,电视节目形态的概念自然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反之,电视节目形态就会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当下电视屏幕上纷纷涌现的娱  相似文献   

19.
吴瑜 《报刊之友》2013,(9):136-137
电视节目提供生活服务信息以及专业电视服务频道的开播,体现了各类电视节目中互动和服务理念的运用,受众互动,信息交流,参与意识成为了节目的关键元素。本文从电视文化的信息交换渠道及制作理念来阐述电视文化的信息交换和服务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20.
胡焱 《记者摇篮》2010,(7):60-61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日益繁荣、发展,电视节目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多元竞争中艰难前行的电视节目以怎样的思维、怎样的内容、怎样的形式来创办,这已成为电视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我认为“创新”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惟有创新,才有价值。创新让电视节目更具欣赏性,惟有创新才能让电视节目摆脱固有观念、固有模式的羁绊,开辟一条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