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集体备课是一种在自主思考、自我反思基础上教师互助合作、共同推进的有效解决问题的备课方式。融合"众家之长",在集思广益和取长补短中,使好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得到传播和运用,是促进常规教研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为此,笔者所在学校教研组转变理念,制订"并队共行、合队同行"的集体备课方案,实施在合作中体现竞争、在竞争中促进合作的备课方式,在进一步提升备课、研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体育》2020,(1):42-43
<正>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而基层学校针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的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导致教师出现运动技能下降、教研能力缺失、学科知识不足、专业纵深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体育需求。对此,笔者所在学校在深入剖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的现实情况下,采取"四并重"的措施,有效提升了集体备课效果,进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登市改革教研思路,变以前的观摩省市获奖优质课带动教学研讨活动为集体备课,观摩研讨课促进教学的方式.有力推动了教学研究工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集体备课是教师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专业化成长平台,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要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功能,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师专业提升为生长点,通过"严、实、细、"三个关键环节的把控,提高集体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严明关1、制度关集体备课既是教研活动,也是教学管理活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让教师有"规"可依。如四定"制度(定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1,(3):53-54
<正>管理松散、主题不明、有备无研等"闭门造车式"备课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需求。受此背景的影响,集体备课的新形式应运而生。集体备课不仅能够帮助年轻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而且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集体备课的部分问题,重庆市渝北区采用案例式、"领雁式"、引领式集体备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案例式集体备课,增强课程实施实效案例式集体备课是针对备教材而言的,其与同课异构类似,但不尽相同。即围绕一个教材,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集体备课已成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头戏”。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促进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集体备课在我校已经实施多年,但从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教师们对集体备课也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反应,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集体备课究竟该怎样去做呢?该如何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型体育教研组是建立在群体研究基础上,以教研为依托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是学校落实常规教学工作,进行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听评课等一系列专业活动的组织。研究型教研组以"教师自身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它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又是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凝聚力的组织。一、研究型教研组的核心要素体育研究型教研组的核心要素包括:体育教师团队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符合实际需要的"集体备课"、"技能培训";"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同伴互助"、"课题引领"等教学研究活动形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监控、评估体系;专家引领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发现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为形式的"三反思三实践"教研方式,受到参加研训活动教师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上课教师和参与活动教师的成长都起到促进作用,现将"三反思三实践"教研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反思三实践"是属于教研活动的一种。具体做法:上课教师独立备课——教研组共同议课、修改(文中简称"一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呼唤研究型的体育教师,呼唤研究型的体育教研组。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实践表明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是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育思想或理念、教学内容或方法进行讨论与研究,通过这种讨论与研究创设研究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拓展教学思路。可是观察我们的体育集体备课,却不容乐观,为此,笔者对落实集体备课,建立研究型体育教研组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同行商榷。1.当前体育集体备课的现状及原因通过与老师们座谈交流、调…  相似文献   

10.
<正>最佳投稿时间:2017年7月7日7月22日主题:如何优化集体备课形式助推教师成长?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形式比较单一,有的就是几个人分分工,然后组合起来,就成了所谓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就达不到备课的要求与目的,相反还会对教师专业成长起来阻碍作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你的看法。撰写提纲:1.集体备课对教师成长有什么作用?2.你心中的集体备课形式是什么样子?你们学校是怎样开展的?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小学体育集体备课已经越来越普遍,也是当下主流的教学研究方式之一,它可以通过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思维的局限,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然而,由于集体备课标准方式尚不明确、易出现弊端,通常在集体备课中往往以备课组长或学科内德高望重的教师来主导,其他人员随之附和,导致集体备课成为"一家之言",丧失集体备课全员参与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多数的体育教师不能完全投入,使得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12.
<正>一、平台特点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网络集体备课,首先要建设网络备课平台,并使大家了解其特点。具体如下:1.网络聊天群组平台。QQ群、微信群等是目前用于集体备课最普及的平台。这些平台方便、快捷、交互性好,集体备课参与者能够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多种免费移动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备课研讨。2.网络研讨教室平台。UC聊天室、YY聊天室、CCTALK教室等都可以用于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今,集体备课可谓热浪逼人,体育教师自然不能置身其外。前些日子,一位同行就电话向我索要集体备课教案,引发了我们的交流,促发了我的调查、观察与思考。集体备课立足于教师群体,着意于学生学习,着力于课堂教学,确实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效益。但透过一些现象做深入的思考,我就萌发了对集体备课热的"冷"面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1,(6):57-58
<正>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好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笔者经过多次实践,总结了"备""磨""融""创"4个螺旋环节,即"备"是指以同课异构资源为基础的备课,备出多节与其他教师相对应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磨"是指在"备"的基础上进行磨课;"融"是指结合教师对"备"和"磨"的实践及其在磨课过程中完善问题的措施,融入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构思;"创"是指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教研组是贯彻学校教学措施的基层单位,它主要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与理念、制订教研组计划、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相互听课与评课、开展学科改革试验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与观摩课、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严抓三个"基本点",使得教研组工作有序、健康、充满活力,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上学期,学校的体育备课组在探索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现以一次"诊断式"集体备课活动为例进行分析说明。该次活动是由组内教师一次不理想的授课引起的,教学内容是"快速跑",授课结束后,听课教师普遍认为暴露的问题比较多,  相似文献   

17.
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备课有其特殊效果。它能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激励教师提高运动技能,好的方法能得列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参与"学体部落"网络研讨,让笔者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收获与进步。下面笔者就结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的切身体会来谈谈利用"学体部落"开展网络教研的一些做法:一、转变观念网络教研是利用网络优势对常规教研的延伸和放大,能促使教研活动更富有生机与活力,提高水平和实效。快捷、丰富的免费资源,具有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互助的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北京市杂技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价值取向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形势的变化,杂技艺术教育教学更是需要向前飞速发展。我校课程改革发展中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常态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杂技专业集体备课模式是"校本教研"中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以研究杂技课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备课是引领业务学习与教学创新的阵地,是教师资源之间共享、互补的桥梁和纽带;是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帮、扶"功能,助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是年轻教师"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精心雕琢、精益求精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能力的舞台。体育备课组应对集体备课进行小革新,优化集体备课形式,夯实集体备课的过程,强化集体备课互补功能,把课备深、备透、备活,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