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孙素涛  秦彦民 《今日科苑》2007,(22):290-29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团队乃至和谐家庭的示范力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中也凸显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闫燕 《科教文汇》2009,(31):44-44,47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把“坚持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教育结果公平与和谐教育的内涵和关系出发,进而研究了和谐教育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本文拟从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状出发,阐述实现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高招改革作为一种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西高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以人为本,为考生、高校服务为宗旨,积极实施了一系列高招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让考生满意、让家长放心,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使江西高招事业在阳光下、和谐中健康发展,维护了考生权益,维护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三农”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既是由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三农”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也是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实施社会公平与正义,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对共产党人执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个理论创新——“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又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而教育问题中最根本、最首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本文拟从分析目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现状出发,阐述实现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剑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3):126+226-126,2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对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界定,使我们了解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做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铭 《科教文汇》2007,(9Z):122-122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日趋下降。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我们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因而针对现阶段大学生队伍中出现的“只毕业不就业”的自愿性失业,是一个需要认真做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切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并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去落实,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对共产党人执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个理论创新——“和谐社会论”的哲学基础,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思路的根本战略观念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必须搞清楚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经济机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和价值判断;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地达到公平与社会和谐,其带来的不和谐现象又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加以补益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官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子政府对构建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最有力的支撑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其本质是合理性。在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基础上,诠释教育公平的内涵,阐述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对策性建议,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拥军 《科教文汇》2008,(29):205-20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其本质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它突出地体现为教育各个要素的和谐共存和协调发展。因此和谐社会构建,教育是根本。  相似文献   

19.
张智善 《科协论坛》2005,20(11):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采取多种措施。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发挥自己独特优势,做好以下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已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已将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其执政的一项基本职能和责任,为和谐稳定的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