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补题,促能力迁移1.着眼单篇,落实要素。课后习题呈现的是一篇课文最为重要、最有特色的训练要素。《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教师可结合课后小练笔,做提示补充:“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具体是哪些人?为什么是他们?”学生就默默无闻奉献的人进行具体描述,如清洁工人凌晨清扫大街、  相似文献   

2.
要想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从整体出发,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我国著名教育家袁微子曾指出:“阅读训练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或者叫做全面性。”怎样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整体性呢?试以《高尔基的童年》一课为例,浅谈几点体会。一、从整体出发了解课文众所周知: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教一篇课文就要让学生从整体性上对课文有所了解。如在教《高尔基的童年》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审题了解课文写的是谁,他是什么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阿辽沙是哪个国家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那时候这个国家是怎样的社会?阿辽沙在给…  相似文献   

3.
浅谈质疑的途径新疆米泉四校石奋玲如何真正学懂一篇课文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无疑处求疑、问难、解疑。下面以《记一次乒乓球赛》为例,谈谈质疑问难的入手处。1.题目方面的疑问。作者写了这场球赛的哪几个过程?这一疑问,让学生在文中寻找依据,掌握球赛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4.
赵敏 《四川教育》2010,(2):85-85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沉闷,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不愿上语文课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一篇篇用世界上最美的方块字连缀成的散发着无穷魅力的艺术品,就那么被老师条分缕析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让人心痛,更让人迷惘。如此境况,怎能让学生喜欢?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正如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肓,  相似文献   

5.
王连芳 《天津教育》2014,(17):107-107
我们知道,写作,历来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年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无话可说。如何让他们爱上作文,并写出一篇篇美文呢?为此,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将生活之水引入作文。  相似文献   

6.
指导自学。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渗透在每个单元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有计划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按“读、想、问、练”的方式进行阅读。读课本,读生字,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中心是什么?有哪些优美词句?你为什么觉得它优美?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等等,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初一新生的写作水平是不敢恭维的,几乎没有一篇让人满意。怎样才能让学生顺利踏上作文新台阶?手把手地教学生修改是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读了这篇精妙的散,我们大概会反躬自省。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帮助过我们,可我们曾想到过他们吗?也许,我们无从想起他们的姓名。那并不要紧。让我们也像他们那样去帮助别人吧。当我们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无疑会更美好。这,不就是本给我们的启示吗?  相似文献   

9.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覃晓舟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一篇优美的作文,就好像着妆的少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让人久久不忍掩卷。而一篇普通的作文,如果增加几处亮点,也好像万绿丛中几点红花,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那么,如何挖掘作文的亮点呢?  相似文献   

11.
尹良俊 《教育文汇》2013,(11):46-47
早春的一天,几个邻居找到我,让我指导他们的孩子写一篇关于春游的作文。我问孩子们:“都到哪些地方玩过?”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哪也没去过。”  相似文献   

12.
李杨 《青少年日记》2006,(11):22-23
9月8日 星期五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让我们写一写刚刚过去的暑假生活。“你们的暑假生活肯定充满乐趣,让你们难以忘怀吧!那就用你手中的笔把这些快乐记录下来吧!”老师深情的说。可是,我有什么可写的呢?每个人的暑假生活几乎都过得无比的快乐,他们能打电脑、看电视、玩游戏,而我的暑假却有很多烦恼,因为暑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安排的。你们想,家长安排的暑假生活能快乐吗?  相似文献   

13.
这篇以“教育”为题材的“小小说”,蕴涵深刻而语言清新自然。读它,恰似品尝一枚耐人咀嚼的橄榄果,愈嚼味愈美,满口余香,韵味不尽——让人从中受到启迪——“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信念”就能收获到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篇小说,人们往往掩卷沉思:是什么使一个小村子变成“大学村”呢?这位老教师是如何“给学生预测”?为什么他们不能把“秘密”说出来呢?……这里面蕴涵着些什么道理?从故事中我们应谊吸取什么有益的经验呢?……故事意蕴丰厚,寓意隽永,洋溢着思辨与哲理的色彩,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犹如一处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又似一道珍馐佳肴,使人回味无穷;更像一曲妙曼乐曲,令人三月不知肉味。教师要让学生的习作文质兼美,必须传授让学生习作出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文,既存在“无话可说”,又存在“无材料可写”的问题。那么,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呢?下面以小语第五册《观察一处景物》为例,谈谈从词着手。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湖北教育》2007,(8):44-47
作文难改,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遇到过的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学期要写八篇大作文,而日记、周记更是不计其数。当孩子们把自己的作文本交上来时,当一篇篇劳动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并渴望着得到你的肯定时,你该如何面对?一篇篇精批细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时常让你感到束手无策;面对一篇较差的作文,该怎么去评改,怎样去鼓励……针对这些问题,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和五里墩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探讨,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介绍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神奇怪怪屋     
任珺 《小学生》2008,(1):44-44
龙头: 春节那天,可爱男孩笨笨和蛋蛋约好一起给班主任诸葛老师拜年。他们穿着新衣服,抱着美丽的鲜花,兴致勃勃地向诸葛老师家走去。 “叮咚……”他们刚按下门铃,防盗门竟然马上打开了!俩人觉得有点奇怪:诸葛老师动作这么快?难道诸葛老师知道他们要到吗?他们同时迈进宽敞的屋子,令他们诧异的事情发生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让人开心的还是让人惊奇的?笨笨和蛋蛋的拜年活动由你来书写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任强 《大学时代》2002,(3):42-43
贬篇哲学家是做什么的?他们是吃饱了没有事情做,只会对着天空发议论的呆子。他们不喜欢干重活,尤其是不喜欢干重体力活,为了让自己的肉体闲着,就弄了一些一般人看不明白的问题瞎琢磨,美其名曰精神食粮。其实,他们就是社会上的一帮懒汉,最多也只能叫闲人。他们最卓越的贡献就是,写了一大堆文字论证人类为什么需要哲学家,而且是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他们的鼻祖之一柏拉图更可笑,他认为大众个个都是“梦游者”,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只有哲学家是独步古今的“智者”,能够一面“梦游”一面思考别人“梦游”,愚人大海航行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或杀死亲生父母的报道,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儿童少年作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动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所老校——她1902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05年的风雨历程;这是一所名校——1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一代代教师薪火相传,在江苏乃至全国小学教育界,她独树一帜,形成了以“童心母爱”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她的名字叫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众多学子心中,她是他们心灵憧憬的地方,她还是他们终身眷恋的地方。是什么让这所百年老校让人如此心驰神往?是什么让这所百年老校让人如此梦绕魂牵?我们这里解读的,就是她的“名师-名校”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