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句子的深层语义关系 ,可把“给 +NP”中NP的语义范畴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按照句法语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每个名词短语以“格的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格的关系”即不同的语义范畴 (《“格”辨》 ,2 4页 )。按照这个原则 ,可以把“给 +NP”中的NP划分为 :〔对象〕、〔施事〕、〔受事〕 ,以及语用成分。其中“给 +〔对象〕”是“给+NP”结构的主要用法。第二层 :〔对象〕范畴进入组合后 ,由于动词选择限制关系不同 ,又可以次范畴化为 :〔受物〕、〔受益〕、〔受损〕、〔朝向〕等几个小的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给”字句的一些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补语从补语的语法意义可以分成很多类别,如结果、可能、程度、趋向等;当然还可以从别的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另外,对补语的研究有不少论述,角度也各不相同。文章对补语的分类采用从补语的语法意义角度的分类,主要对其状态补语中"V得NV",主谓结构做补语的这个小类,从语义指向的角度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饮”与“喝”用法有别,这种差别跟它们在汉语史上的历史演变有关。本文通过梳理它们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揭示了二者用法相别的历史缘由。并由此指出,词汇史研究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研究应该适当结合,而不是相互割离。  相似文献   

4.
“得”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补语的语义指向有“指向V1的主事”(包括指向施事、系事、准施事),“指向V1主事的一部分”(包括指向施事的一部分、系事的一部分),“指向VI的客事”(包括指向受事、成事、使事、准受事)、“指向V1客事的一部分”(包括指向受事的一部分、使事的一部分),“指向V1”、“指向第三者”、“指向处所和工具”等几种类型。补语有双重的语义指向和两个指向对象语义重合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之间的配位是有规律的。研究显示,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施事作为主语的最佳候选人,将施事性认知固化到主语位置上,这使得受事在充当主语时,受事性程度降低并具有了一定的施事性,但在不同构式里,施事性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古文献施受句谓语体词间之“于”的性能,语法学者大都视“于”为被动式之标志。笔者考察古文献则发现,在传世典籍中,被动句虽常有“于”而亦或无“于”,主动句虽常无“于”而亦或有“于”。甚或对举的选择问句。有“于”者为主动态,无“于”者为被动态;并列的“于”字结构,其一为被动态,另一为主动态。由此看来,“于”之出现于施受句谓语体词间,并非决然为被动语态之体现者。  相似文献   

7.
吃饭时喝汤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人们几乎天天都在说“喝汤”。可你知道吗,在英语里,“汤”绝对不能“喝”,就是说,drink(喝)不能和soup(汤)搭配,不能说drink soup。英语习惯说“吃汤”(eat soup)。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主语和宾语是经常使用的术语 ,汉语语法界对主语宾语的界定也有很大差别。本文试以 50年代我国主语宾语问题讨论为阐述对象 ,概括总结当时各语法学家在此问题上的共同点与分歧 ,并试图指出随汉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这些分歧或解决或存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与主宾互易句、拟人句的比较,明确了施受互易对称结构的性质。结合生理、文化、社会等认知语用因素探讨了施事和受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分析了施受互易对称结构嵌入选择复句中的语义空位的生成机制。指出施受逆序时其中动词的语义应作隐喻化解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汉、维语句中的主语的比较,认识到汉语的主语不仅有词义的,也有形式的。而维语句中的主语只有语义的,没有形式的。希望能有助于我们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释“所生”     
在古代汉语中,“所生”一般与其他“所字结构”表受事有所不同,往往指动作的施事-“父母”。同时,“所生”也表示“儿女”、所产生的事物、所出生的地方等含义。  相似文献   

12.
英语被动句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突出施事;2.详细说明施事;3.淡化施事;4.突出被动行为本身或被动行为产生的结果;5,突出受事;6.话题功能;7,礼貌功能;8.修辞功能;9.文体功能。我们应根据不同需要,恰当使用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13.
第28期《凤凰周刊》刊有一则发行广告(第59页)。广告中说:《凤凰周刊》征订的读者可享受……,凡180元征订本刊的用户……。这就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到底是谁在搞征订?分明是期刊社在向读者征订,怎么能说征订本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东渐后,磨喝乐与中国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成为偶像崇拜,追朔其成因有着较多的主客观因素和多彩的文化背景。宋代陶模风俗与磨喝乐崇拜有一定的渊源,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呈现的艺术特征,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乃至对近现代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胖胖娃喜欢喝可乐,一喝就是一大瓶。 现在,胖胖娃不能再喝可乐了,他要写一段话,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写什么呀,胖胖娃拍了拍脑袋,可是,拍不出要写的话呀!  相似文献   

16.
桂红梅 《考试周刊》2011,(79):80-81
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出发,对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语义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日语被动句一直以来都是日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一个难题。关于日语被动句中施事标示的用法一直都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正确地区分它们的用法。文章结合笔者日常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总结日语被动句中的施事标示,分析比较它们在日语被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明确了“に”的用法是最广泛的,“から”多用于间接性的表示距离的被动句中,“によって”则用于正式场合和无情物作主语的情况下,“で”表示大都属于无意识的动作和行为,被动句中的施事均为无生物名词,从而帮助日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地使用施事标示,以便更好地进行日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很复杂,根据动词所带的不同语义类型宾语出现的频率,我们将其分为常规宾语和非常规宾语,本文尝试解释"吃食堂""吃大碗""吃大锅饭""王冕死了父亲"等几个非常规述宾结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定语在语义上可以不指向中心语,而指向其他句法成分,如施事定语、受事定语等就指向谓语.定语语义指向谓语的语用价值是为了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定语的语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法认为及物结构与不及物结构截然不同,忽视及物属性的级差性,因而不能解释动词使用的灵活性.笔者从原型理论角度出发,认为及物属性是原型范畴,原型及物属性体现了施事与受事的最大区分,而边缘及物结构中施事与受事有一定的属性重叠,因而导致了及物属性的模糊概念.对于英语及物结构原型的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语法的不足之处,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动词及物属性,正确使用英语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