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个故事     
《广东第二课堂》2009,(4):46-46
一个年轻人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2.
垂钓与人生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一拙一巧两个青年,同时到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毫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着同样的方法,而巧者则不停地变换着钓鱼的地点,不断试验新的方法,甚至更换了钓具。如此这番,一天下来,拙者收获颇丰,巧者一无所获。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大师只是笑笑,讲了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尝试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位置,选择…  相似文献   

3.
人世多途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7,(12X):47-47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不断地更换地点的巧者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4.
拙巧之间     
<正>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同时到一个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着同样的方法,而巧者则不停地变换着钓鱼的地点,不断试验新的方法,甚至更换了钓具。如此这般,一天下来,拙者收获颇丰,而巧  相似文献   

5.
做人的方法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做人之道,大师笑了笑,给他讲了两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土地上各自挖井取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多深,但丝毫没有出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如此这般。两人工作了很久,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泉源,而巧者因为盲目地不断更换地点,终究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法则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成功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  相似文献   

7.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人生准则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年轻人,一拙一巧,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  相似文献   

9.
垂钓与人生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拙一巧两个青年同时到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同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巧"与"拙",涉及的是审美范畴的问题。对于书法的审美,正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地点,对于美所持的标准会有差异一样。"巧"是相对于"拙"来讲的。看待巧的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切入:第一,从技术层面上讲。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讲道:"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也叫现成话,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得很紧的词组合成的固定短语,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书本上传下来的。其一,古代诗文词句的节录或节缩。如“中庸之道”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风清弊绝”出自宋·周敦颐《拙赋》:“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其二,历史的故事。如“退避三舍”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退三舍避之”的故事。“破釜沉舟”是《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的故事。其三,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内储说上》、“守株待兔”出自《韩非·五蠹》。另一方面是从口  相似文献   

12.
人世多途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人生准则     
云弓 《广西教育》2007,(10C):19-19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描.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人世多途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人世多途     
云弓 《课外阅读》2009,(23):23-23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疏密人生     
傍晚,一位书法大师在花园里静静地坐着。温暖的夕阳下,他犹如智慧之神,超然尘外。这时,一个年轻人莽撞地走了过来。看到大师正在休息,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大师睁开眼睛,问:"有事吗?""打扰您了,老师!我只是想,想和您谈谈。"年轻人是先生门下的弟子,也算是个小有成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出文气说的是曹丕.他说:王粲长于辞赋,徐斡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平杂以嘲戏.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有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相似文献   

18.
学画随笔     
正论画之巧拙,山水当拙胜于巧,花鸟当巧胜于拙。余谓山水应有七分拙,花鸟应带三分拙。若仅求其巧而不解于拙,则流于薄弱矣。作画贵静净,静则雅,净则美;静在心灵之修养,净在技巧之修养。凡临摹名作,必须探讨其笔墨,嘘吸其神韵,若徒求形似,食而不化,亦复何益。写生之道,贵求形似。然不解笔墨,徒求形似,  相似文献   

19.
修辞与逻辑     
修辞、逻辑各成体系而又关系密切。金兆梓《实用国文修辞学》说 :“文法者 ,言语律也 ,逻辑者 ,思想律也 ;发诸心 ,出乎口 ,何如斯为当 ,文法、逻辑之事也 ;修辞则不惟欲其当 ,必使吾之言说何如斯可以晓人而动人 ,使读者易于领会吾之思想与想象 ,然后修辞之能事始毕。故示文章之破格或正格 ,文法之事也 ,而修辞则在别文章之美恶 ;示思想之破格或正格 ,逻辑之事也 ,而修辞则在示别表现思想方法之巧拙 ,质言之 ,文法、逻辑予人以规矩 ,而修辞则欲使人巧者也。虽然 ,欲吾说之足以晓人动人 ,必吾心口先不背乎律 ;不然 ,蒙昧纠纷 ,乖刺抵牾 ,或者…  相似文献   

20.
人生处处有故事,故事则由许多细节组成。故事有美好的,也有悲情的。美好的故事令人愉悦,悲情的故事让人伤感。不是吗?本文中的两个细节,组成人类美的情感。本文的细节距离很大,一个是荒凉的河边上枯坐的老人,他在冬日的寒风中孤寂地睡着了,似乎有着一种晚年无穷的凄凉和哀伤。一个年轻人走过,替他拾起失落的帽子,替他轻轻戴上,老人蓦然觉得获得了人间的温暖而感到欣慰。故事中的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人生距离被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油然而生。这是多么美丽的细节!另一个故事就不那么幸运了。在一场国际网球赛上,一个运动员无意伤害到一只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