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他的眼睛已经闭上了,但嘴里似乎在自言自语:"柱子,爸就要走了,你离爸太远了……爸死之前都不能……都不能见你一面哟……"1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有三个,上面有两个姐姐,我是老幺。我很小时父母就出去打工,挣钱供我们三姐弟吃喝上学。爷爷奶奶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我们的吃穿并不比别人差。  相似文献   

2.
青春悄悄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有准备好,接下来发生的事又让我难以置信。有的时候,我会跟镜子里的那个"我"说话。"你认为你的父母真的爱你胜过爱他们自己吗?你认为你的父母什么都相信你吗?你认为你的同学、朋友他们背后没有说你吗?你……"镜子里的"我"说。我说:"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给我闭嘴……"我用拳头把镜子中的自己打碎,我慌了。  相似文献   

3.
<正>课前互动当我依次将图片呈现给学生,"父母要求自己去学习,不要再玩手机""天气凉了,别人问你有没有穿秋裤"……学生们在讲台下,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出声来。"看到这些,大家最想回应对方的一句话是什么?""老师,我想和父母说,你自己都在玩手机,为什么要我去学习?"另一个同学说道:"对呀,为什么天气凉我就要穿秋裤,我又不怕冷。"接着又有几位同学发言。  相似文献   

4.
陈霞 《少年世界》2008,(6):35-36
镜头一:商场玩具柜前"你已经有一个变形金刚了,这个我们就别买了吧,宝贝!""我不,我就要这个,就要这个……""好了,好了,别闹了,给你买就是了,小祖宗……"镜头二:家里"妈妈,我还想吃冰淇淋。""不行,你今天已经吃了不少了,不能再吃了。"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听到父母们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家孩子顽皮得要命!一点也不听话!""是啊,不管我怎么教导,她就喜欢事事跟你对着干。""现在那么小就不听话以后长大了该怎么办啊?""宝宝是不是在‘变坏’呀,这可怎么办?"其实,父母的担心有点杞人忧天了。幼儿心理学家们研究证明,宝宝两岁以后,由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喜欢说"不"、"我就要……"等,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有权威,只要不对他的胃口,他就会反抗到底。所以宝宝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变坏"的征兆。父母应首先认清这一点。对于宝宝的反抗行为和想法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如果父母们能够想到宝宝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表达自我想法的一种方式时是否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6.
对于宝宝的服饰,一般的妈妈都有自己一套理念。可有时候,宝宝还就由不得你了,你让我穿素的,我就要穿花的;你让我穿裙子,我就要穿裤子;你要帮我穿,我非得自己穿;你要我快,我还就想慢了……嗨!该尊重宝宝的意见,还是摆出父母的权威?面对着衣服和扭捏的宝宝,还真是无所适从!快把穿衣的烦恼吐露出来吧,见招拆招,智斗小麻烦!  相似文献   

7.
再见!兄弟     
那一天,你淡淡地对我说,你要出去闯一闯,离开父母,离开朋友,离开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你是那样地平静,虽然前路迢迢未可知。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勇气和果敢,你就要先于我们而飞离呵护,把握自己了。其实我是多么羡慕你呀,我的兄弟!可以像自由的鸟儿一样勾画自  相似文献   

8.
张文碧 《班主任》2013,(8):23-24
近来,一向开朗的班长几乎每天都要吃上几袋方便面。与此同时,他整日眉头紧锁,愁容满面,一双大手时常握成拳头,眼神中充满了怨愤。"班长,你生病了?"我关心地问。他沉默。"班长.,有同学‘违抗’你的指令了?"我打趣地说。他还是沉默。"班长,你父母打骂你了?"我担心地凝视着他。他沉默了片刻……"张老师,我的事情您就别问了,反正我已经是个没人要的孩子!"班长撕心裂肺的吼声在  相似文献   

9.
王国军 《家长》2014,(Z1):92
正多抽点时间回去看看,不是简单地去陪他们,而是陪他们玩,下下棋,吃吃饭,聊聊天,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对待父母。父母老了。每次回家,父母总会早早地在路边等待,然后争相去提我的行李。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父亲越发凸显的驼背,我的心里不由一阵心酸,父母是真的老了,而且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我轻声喊妈,母亲一脸微笑地转过头来说:"你上次带过去的干菜吃完没,还好吃吧,这次,我又给你做了一些,还有你喜欢的腊肉,我也给你做了些,还有米酒……"我全然答应了,母亲衰弱的眼神里,全是满足。  相似文献   

10.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高中,早些成为大人.不久,我终于进入了心目中理想的高中,带着一份喜悦与激动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高中了……"而父母却笑着说:"不,孩子,成为高中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了……"  相似文献   

11.
胡羽 《老年教育》2014,(10):29-29
<正>网上流行一则小短文——最让父母伤心的话,如:"有事吗?没事儿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你那一套早过时了!""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面对父母循循善诱的"爱的唠叨",做子女的不仅不领情,反而很不耐烦甚至公然顶撞。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相似文献   

12.
畅游微山湖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一个老人正拿着琵琶边弹边唱。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吗?告诉你吧,我在微山湖的微山岛上。  相似文献   

13.
冯旭晖 《小学生》2009,(4):31-31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我:"整天都可以玩,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父母的唠叨……"或许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没有父母的唠叨"这句话太刺痛天下父母的心了!  相似文献   

14.
丑大哥信箱     
《好同学》2002,(2)
丑大哥: 今年我就要高二了,我勤奋好学,有多种才能,可现在我想放弃学业去挣钱补贴家用。可父母不同意。我该怎么办?我真想让你做个伯乐,那我就可能成为千里马,我有这个志气和豪情。请你帮帮我。苦恼的小弟:志豪志豪: 你还是先把志气揣着,把豪情放下,再把学业完成了。这一点上,你父母是绝对绝对正确的,丑大哥也是这个观点。 你知道现在的社会吗?你有能力吗?你凭什么本事去挣钱?你……我没有吓唬你,现在的社会里,人们对“价值”的定  相似文献   

15.
感恩节就要到了,在你身边,一定有很多你想感谢的人。老师、父母、朋友……为他们发一条祝福的短信,来表达你感激的心情吧!  相似文献   

16.
就算到天涯海角,我也要跟着你"各位同学,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就要文理分科了。大家一定要仔细想好,跟父母商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我趴在课桌上,心不在焉地听着班主任在讲台上絮叨。坐在前排的唐哲腰板挺得笔直,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用手指戳戳唐哲:"沿江路新开了家体育馆,里面有室内足球场,放学后去玩吧。""嗯。"唐哲维持着笔直的坐姿,轻轻应了一声。崭新的室内足球场漂亮极了,全  相似文献   

17.
我如实地告诉小秧:"我不允许你像别的孩子那样独自外出,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如他们,而是因为你的妈妈胆子特别小,需要你来配合和体谅。"最近女儿小秧就要上学了,周围的孩子也渐渐彻底摆脱婴儿期,成为一名有能力、有胆识的儿童。班里的小丽,能独自拿钱下楼去小卖部给父母买东西;小华早上常一个人从家里走路去幼儿园(我们幼儿园就在小区门口,走路三五分钟);小强一个人在院子里骑车,父母回家做饭,做好了才来找他……但是我不敢让小秧尝试这些事情。小秧晚上常常去同单元而不同楼层的猫猫家玩。见到小朋友们越来越独立,小秧也想要尝试一次大胆的行为。她向我申请说:"妈妈,  相似文献   

18.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便想起我的父母。父母爱我,我能从生活中的细节里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无以言喻的爱。我也爱父母,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可在作文课上,当老师让我们回家向父母表达爱意时,我却感到一丝害  相似文献   

19.
鱼与海     
鱼儿对大海说:"你不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大海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在哭泣,因为你在我心里。"妈妈,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人间。我对不起你们,但是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我实在难以达到你们的希望……"这是一个初三女生留给她父母的一封遗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十五岁少女不应有的无助和悲哀。当她父母发觉的时候,一出悲剧已经上演,香销玉陨,再多的泪水也无力回天。  相似文献   

20.
无言的爱     
在上学期以前,我一直以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你瞧——“爸爸,这道题目我做不出!指导一下!”“来了!这道题目应该这样解……”“妈妈,没有作文题材,帮我想想!”“可以用这个材料呀……”“爸爸,明天就要测验了,帮我复习复习!”“你把《一课一练》的动脑筋做一做……”通过爸爸妈妈的辅导,我的作业全对,作文当众朗读,测验得了第一名……可是最近,爸爸妈妈退步了。“爸爸,这道题目我做不出!指导一下!”爸爸用陌生的眼光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似的扔下一句话:“自己做!”要写作文了,真不知该写什么好,便习惯性地冲着妈妈大喊:“妈妈,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