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家省级报纸的文艺副刊,部分编辑人员把大量版面攫为己有。据统计:去年1月到今年3月共出134期副刊,登有编者自写稿的有105期,每期常占一半篇幅,有时占“绝对优势”——90%。可以说,这个副刊基本上不是“公开园地”,由少数编者“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这个副刊的某  相似文献   

2.
“问”,是采访者的一门基本功。可是事情往往很奇怪,有时与采访对象交谈了半天,都不能使你得到满意的结果。有时采访对象的一句“变调”语言,一副“反常”神态,一个“出人意外”的动作,常常会出现活蹦乱跳的“活鱼”来。这里面有什么奥妙?  相似文献   

3.
有关机构曾对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占34.12%,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这三种状态.形成心理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泓荔 《青年记者》2003,(10):36-38
有一种属性是这样清晰地指代着电视——娱乐性。沉思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人通常的文化生态,有时,它可以成为特定人群的生存姿态,但它无法让大多数人受用。所以,它是边远娱乐? 电视创新,能否以“边远娱乐”为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采访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特别是初学采访的记者和初次与记者打交道的人,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严重干扰着正常的采访秩序,影响采访效果。心理障碍严重的还导致采访失败。研究心理障碍的目的就是要使采访者了解和掌握心理障碍的规律,随时校正自己和对方的心理,消除采访中的心理障碍,提高采访效果。采访中究竟有那些心理障碍呢?这里把主要的、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供大家参考。 1、恐惧失败心理。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后,随即会产生采访能否成功的心理。有经验的记者,虽然也存在着恐怕失败的心理,但心理上压力不大,往往能够自控,自觉地消除心理障碍。初学采访者的心理就大不一样,心情特别紧张,总怕采访失败,完不成领导交给的采访任务,在上级面前漏“底子”;怕采访失败在朋友面前掉“架子”;怕采访失败在社会上没“面子”。对此,在采访中担心失掉重要新闻事实和细节。提问面面具到,事无巨细,什么都怕漏掉了,结果什么也没采访深入。因为恐惧采访失败的心理,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妨碍采访的正常进行,如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少,流水帐式的记录多,写出的报道当然一般化。怕失败的心理更造成一些记者不敢找上级找名人采访。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摄影记者摆开架式进行拍摄时,他的身前身后有时会冒出几位文字记者,同他一样操起“家伙”,有的是用“傻瓜机”,有的竟然也“长”、“短”兼备。于是,在你“咔嚓”,我也“咔嚓”的交响曲中,一种新的现象在传播圈里“曝光”了——这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字记者摄影热。一为什么会出现文字记者摄影热?有人认为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闻机构传播手段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才艺     
父亲没有上过学,真的连扁担倒下来的“一”字都不识,但父亲不仅是方圆几十里呱呱叫的木匠,而且多才多艺,唢呐,胡琴,锣鼓样样都会,甚至还能口头做诗.我有时想,如果父亲有条件上大学,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无可限量吧?  相似文献   

8.
基于强迫症状个体的研究资料,在对强迫症状和强迫症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总结强迫症状的特征和诱因,同时揭示强迫症状在大学生中的多发性。结合心理学、医学领域的知识对强迫症状诱因的分析,详述个体人格、性格、情绪等因素与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关系,并结合强迫症状对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成果,阐述进行强迫症状个体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活跃在基层的通讯员。往往被称为“土记者”。“土记者”通常服务于一个单位,生活和工作圈子狭小,新闻素材相对就要少些。诚然,专职的记者、编辑不论是职业、阅历、技能等诸多方面皆优于“土记者”,但是,如果“土记者”能排除心理障碍,扬长避短,就会发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至少有两点:一是更熟悉本单位  相似文献   

10.
曾有人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①确实,标题这一新闻传神之“眼”对传播信息、吸引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能挖到独家信息固然重要,但面对同一事实的报道,标题的创新程度往往能使之优劣立判。那么,如何创作出清新别致、独具匠心的标题呢?  相似文献   

11.
记者与镜子     
当记者是一种在社会上很露脸的工作。每个记者都可不断从社会这面大镜子里照见自己。但此镜毕竟不是平板玻璃做的,照出的形象会受到别人和自己之感情和见解的影响,有时会走样,有时虽不走样,自己也会看走样。比如自己发表了一篇稿子,亲朋好友见面就会说:“大作发表,这下你可扬名了。”这种赞扬本是客气话,算不得是真正评价。闲谈寒暄,有谁真正评价你的作品呢?但还真有人为此糊涂起来,以为社会对自己评价甚高呢!  相似文献   

12.
4月22日,《中国教育报》出版整整一万期了.在回望这一万期的来路时,我在想,作为纸质介质,还会有下个一万期吗?恐怕谁都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然而,作为一家有着鲜明行业特色和主流价值的专业媒体,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昵?这或许才是更该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靠专业性.何谓专业性?我理解,它并非行业小圈子的“术”,而应是专业媒体的“道”.这个“道”,正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所提出的“48字方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怎么认识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性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新闻工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闻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这48个字说得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3.
广播节目与节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时间,有时三、五秒,有时十多秒甚至几十秒.这一“空档“时间必须填充起来,以免出现收听“断层“.怎样填?拿什么填?往往会被播音部门误认为是“小事“而被忽略,尤其是地方台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殊不知,小事不小,在当今电台林立、频率多样,空中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空“没填好,“抓“不住听众,引不起听众的兴趣,甚至让人听了生厌,即使节目办得好,也会令听众中途调台或关机.这对于一些已经不够景气的地方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共产党员》专刊从十月二十六日开始,就《党员在家庭生活中要不要坚持革命原则》为题展开讨论。到十二月二日,发表了六期,已经讨论的问题有:家庭生活中有没有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有些党员对非无产阶级思想采取“碰一碰”和迁就的态度,思想上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家庭生活中坚持革命原则,会不会伤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怎样对待老人的旧思想旧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海采访     
“知名度”很高的上海一提上海,日本人的心理就会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慨。由于历史、地理的关系,在上海生活过并熟悉那里一切的日本人是不少的。其证据就是日本国内读者对于记者稿件的意见,越过东海,接连不断地反馈回来。这在国内分社也是罕见的现象,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也会令我感到惶恐。有这样一件事。我在一篇稿件中写道:“有尖塔的和平饭店(原汇中饭店)位于上海繁华的街道南京路的东端。”一下子,读者来信如雪片般飞来,指出:“有尖塔的  相似文献   

16.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  相似文献   

17.
回望过去,有时不是一种纪念,看看当初的自己,也许更能坚定信念.2009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进入齐鲁晚报,成为一名记者.新闻系的学生和刚入行的记者,常会被问:“你有新闻理想吗?”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如今,还有多少人会坚定地回答“我的理想从未变过”.  相似文献   

18.
钱兵 《记者摇篮》2009,(9):46-46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型的新闻传播范式。它改变了以往媒体居高临下、俯视社会的报道角度,抛弃了新闻以“官”为主、生硬说教的报道内容,而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平视”社会,反映民众生活。但在全国性的“民生新闻”大潮中,我们常看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些民生新闻不“民生”。换句话说,就是一些“民生新闻”本来是在为老百姓说话,但说了话以后,非但没起到好作用,有时还会产生坏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有时在同一句话里,用不用“的”字都可以。如“死的狗”,也可说成“死狗”。但在有的地方,少了一个“的”字,就会产生误解。例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不要吃死团鱼、螃蟹、鳝鱼(《知识窗》1982年第1期第31页)当时我看了这个题目就纳闷儿:“死团鱼”固然不能吃,“螃蟹、鳝鱼”怎么也不能吃呢!当看了文章内容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指“不要吃死的团鱼、螃蟹、鳝鱼”。  相似文献   

20.
读《新闻战线》(今年第1期)《何以“一稿三用”?》后,颇有同感。该文所列举的造成一稿多用的三种情况,事实上都存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第二、三种情况也不能忽略,因为有些“天女散花”、“广种博收”者,之所以走上这条穷途末路,据说有些是因为投稿后“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一问三不答”、可某一天又“突然冒出”造成的。投稿者常受编辑冷遇,一篇辛苦、心血之作与其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如远走高飞、另投它乡,常常还会“绝路逢生”!因此在批评一稿多投者时,也不应忽略编辑工作疏忽、疏懒的一面。因为现在不少刊物编辑十分懒,有时退一下稿、回一下话,不过举手之劳,但也以“善小而不为”,致使今日文坛上时有一稿几用之情况发生,好像难以根除似的。其实,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