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5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播放了“2014中国好书”颁奖盛典,著名主持人主持节目,科学家、作家、教授推荐好书,写书人演绎作品内容,抒发心怀,出书人登台受奖.同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用整版篇幅报道全民阅读故事,评介好书,许多地方党政领导人发表谈话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些省市还表彰了先进读书集体和个人.这是盛况空前的一件大事好事,令人欣喜振奋.据报道,全国现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了属于本地区的读书活动,约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全国开展的各种具体读书活动的项目有3000多个,每年吸收7亿多读者参与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种种事实说明,由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倡导,全民阅读活动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响应,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2.
书籍是人类的思想精髓在不同载体上得以记录后的产物,因此阅读行为意在寻找一种思想的交汇和精神的碰撞。由此而来,喜欢阅读的人群应该是一个社会中超越了物质需求而走向精神需求的群体。当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实生活之后,又一波催生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感与阅读需求的极大增长。面对技术冲击之下的新型阅读环境,我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民阅读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它的社会性。阅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民阅读是社会走向成熟和发达的标志。一个不能满足人民基本温饱生活需求的社会,谈不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7,(7):55-56
《这里是北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仓鼠革命》;《古典智慧丛书·101招系列》;《桂系演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     
《新闻三昧》2014,(1):79
[管理]在使用试探性的并且相对宽松的语言,同时注意倾听,你的团队成员会学得机敏、灵活、富有创新精神。宽松的语言增加了合作的概率,避免了双方的对抗。例如,"如果我们……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选择……会怎么样?"。运用提问的方式引领员工让员工感受到你在乎他们的意见,增加员工的动力,提高士气。同时,提问的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发挥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提问比告诉员工怎么做有一个关键的优势:回答者对他的回答有责任感,因此他更有可能去做自己刚刚说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阅读     
《新闻三昧》2015,(1):77-79
近日,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次候选的100种图书是在30家媒体推荐、全国出版社自荐、市场发行数据检验、权威专家评审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文化类、文学类、生活与科普类、少儿类。本期,本刊特别为读者分门别类介绍部分好书。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读者从语言文字中感知并获取意义和进行表述与评价的心理过程。本文解释了阅读的含义,阐述了识码、解码、述码与评码等四个阶段是阅读心理渐次递进的过程,分析了它们在阅读中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07,(2):55-56
《亲密关系发展和培育手册》;《男孩子必读的三位杰出男性传记》;《女孩子必读的三位杰出女性传记》;《禅与文化》;《禅宗公案妙语录》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全国各地图书馆开展了"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系列活动,为推动我国少年儿童阅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阅读年后儿童阅读的推广活动要延续下去,并形成一种长效机制,通过提高少年儿童对阅读的认识,培养阅读兴趣,规范阅读行为,让阅读成为少年儿童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从《阅读,与经典同行》、《纸老,书未黄》、《近楼,书更香》三册新书所关注的阅读的不同视角出发,阐述了这三部书对当代阅读推广的核心价值。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浅阅读”与“功利性阅读”再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一年来,图书馆界关于浅阅读与功利性阅读问题的研究已渐渐引起争议。在探讨过程中,学者们忽视了这两种阅读方式在推进社会进步、开发智力资源、加速人才培养、增强悦读情趣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忽视了它们是当代读者最常见的、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正常的阅读习惯。因此,图书馆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其尊重、肯定、引导。  相似文献   

14.
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创新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为了民族振兴,国民应弘扬读书精神,大兴读书之风。同时要改变读书观念,更新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遇到的经费短缺、关注度低、思维固化等问题,引入"众筹"理念,将众筹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结合,提出一种新的阅读推广模式"众筹阅读",为阅读推广工作注入新的动力,让更多的人主动亲近阅读、参与阅读。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阅读让阅读更精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数字化阅读具有便利、快捷、海量等特点,它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同时也拓展了阅读的定义。数字化阅读掀起了出版业的革命,推动着现代阅读的发展,数字化是未来阅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介绍了俄罗斯开展阅读立法的背景,分析了俄罗斯《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的内容特点,认为我国全民阅读促进立法应当借鉴俄罗斯的立法经验,随后简要探讨了俄罗斯进行阅读立法之后,其国内相关机构团体的阅读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们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阅读纸质文献是人们长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献信息也日趋增多,“与时俱进”地拓展性阅读文献及其发展,是当前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阅读环境改变。对内容日新月异的发展等问题加以分析,分析了阅读和网络阅读的拓展性。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从阅读推广的视角来探究图书馆朗读亭的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朗读亭用户朗读偏好差异,提出图书馆朗读亭阅读推广的策略。[方法/过程]在界定朗读亭是一种新的阅读推广形式后,对12所图书馆105 496条朗读数据进行编码,运用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结果/结论]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朗读作品时长与播放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朗读作品的查看次数与受众播放次数呈正相关关系;经典文学类素材、休闲作品类素材和主题教育类素材对播放次数有显著的正效应;受众对休闲片段类作品查看后播放率最高,主题教育类作品标准差最高;不同图书馆类型对于朗读播放次数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可以从运营方对上线的作品分类审视及服务优化、图书馆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引导深度阅读、阅读协会等社团和朗读者积极发挥阅读推广人作用等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