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自幼就与哥德巴赫猜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3年,陈景润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个邮差,母亲先后生育过12个孩子,养活了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日本大举进攻中国,陈景润一家躲进了山里。陈景润  相似文献   

2.
陈景润同志一九四八年春季升入我校前身福州英华中学念高中,一九五○年夏季,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进了厦门大学数理系。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许多同志关心地询问起陈景润在英华中学学习时的情况,——他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有些什么特点呢? 提起陈景润,过去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这样的印象,他沉静寡言,性格内向,很少跟同学接触。上完课不是上图书馆,就是背起书包回家。他不多讲话,讲起话来笑嘻嘻的,是一个和善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3.
1997年3月19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氏定理”的创始人陈景润教授(1933~1996)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 陈景润是福州市人,13岁那年,母亲去世,这使他较早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在福州英华书院读高二时,班上来了一位沈元老师,沈老师知识  相似文献   

4.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57年,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住房紧张,他和其他三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搬进新房的第二天,累了一天的室友纷纷入睡,只有陈景润还在演算数学题。夜深了,有人忍不住催他说:“小陈,明天再干吧!”陈景润嘴上答应着,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过了几天,室友对陈景润夜里开灯工作影响他们休息提了意见。对此,陈景润感到既抱歉又苦恼。他感到自己的时间怎样抓紧都不够用。可是,怎样做才能既在深夜里工作又不打扰别人呢?想了几天,陈景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原来,陈景润发现楼下有一个废弃的厕所,…  相似文献   

5.
司空雨在3月28日《改革时报》撰文说,陈景润与世长辞,又是一个英年早逝者。他因为骑自行车被汽车撞后,新伤未愈,又在挤公共汽车时被挤翻在地,再踏上几只脚,从此卧床不起,直至辞世。当他还在卧床的时候就有人发过感慨:陈景润为什么就没有一辆汽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们喊了多少年,教授享受某级待遇,讲师享受某级待遇也讲过很久了。可是,若不落实在住房上,也不落实在用车上,到底落实在哪里?就在听到陈景润逝世消息的当天,我骑车经过我们这座城市的效区,听到一段对白:“听说村长买一辆奔驰!”“对,是黑色的。”村长买得起奔驰,陈景润却买不…  相似文献   

6.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他把2000多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在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同他在读书、研究中的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陈景润在中  相似文献   

7.
已经进入高二的小伟,在学习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提出不去上学了,爸爸妈妈劝他没有用,就连他最爱的爷爷奶奶用尽眼泪也不能换取他的一丝同情。他与母亲成了“仇敌”,母亲粗暴地斥责他“精神不正常”,小伟则回敬母亲:如果你们再逼我,我就自杀给你们看。全家都害怕了,祖孙三代,就  相似文献   

8.
陈景润教子     
陈景润与女军医由昆自由恋爱结婚。婚后他们有了独生子陈由伟。陈景润中年得子,对儿子疼爱得连他夫人由昆也感到“父爱超过母爱”。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取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取其将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和一切尽职的父亲一样,陈景润也望子成龙。 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培养他的思维方法更带有个性。 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儿子周岁时,他夫人山昆买来了电动玩具给儿子玩。陈山伟天生聪明,他每当拿到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由昆  相似文献   

9.
笔者给大学文科学生上课时,谈到了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全班百余名同学都听说过陈景润,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回事。19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任何大于4的偶数总能写成两个奇素数之和,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三个奇素数之和”的重大发现,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问题用三两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高年级讲清楚,但文科的大学生却不知道。笔者也曾教过这样一位理科大学生,他不知道保尔是谁,当时社会上正在宣讲张海迪的事迹,他在作文中写道:“向当代的宝儿张海迪学习”,我问他“宝儿”是什么意思,他答不上来。中…  相似文献   

10.
谈“机遇”     
有人说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例如: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宝珠的华罗庚,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试问:华罗庚怎样赏识陈景润呢?华罗庚之所以赏识陈景润,正是由于陈景润自己具备了“千里马”的条件。从陈景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人相比,并无特殊“机遇”,只是他具有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所以我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是荒诞不经的。其实,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许多被称为“人才”的人,在未成名之前,都曾经历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成才“积累”时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们认真学习,刻苦磨砺,为最后成为“人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夫人由昆最了解陈景润,她说:他就是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他的成果是用命换来的。李小凝秘书说,陈景润长期加班加点工作,从不注意保养自己。他部是晚上一、二点才睡,而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了。李小凝这样评价陈景润:“他是个奇人。”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人会累么?由昆女士很平淡地说:“他习惯了。”记者特别翻阅了以前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从那里,记者看到了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1965年,陈景润首次达到(1+2),写出了厚达200多页的长篇论文。数学家闵嗣鹤仔细阅读后,肯定了他的证明,对他说:“国外证明(1+3)…  相似文献   

12.
近来蔡上课时常打瞌睡,无心学习,作业极潦草,甚至不完成作业,成绩一落千丈,多次被老师发现在课堂上玩手机。我收缴了他的手机,就初三学习的重要性跟他做了一次长谈,但是效果几乎是零。联系他母亲,他母亲也说因为上网,母子关系越闹越僵。  相似文献   

13.
3个菜包子     
他读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是他却没有住校,他愿意每天来回地奔走。他告诉母亲说这样能省钱,而且天天奔走还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母亲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母亲却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因为母亲不想让他为了吃午饭来回奔走耽误了学习。他答应了,但他却说不要钱,不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他早上把午饭带去。母亲看  相似文献   

14.
陈景润逸事     
陈景润学习起来常常忘记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午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以为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跑到理发店去了.  相似文献   

15.
谈"机遇"     
有人说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例如: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宝珠的华罗庚,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试问:华罗庚怎样赏识陈景润呢?华罗庚之所以赏识陈景润,正是由于陈景润自己具备了"千里马"的条件.从陈景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人相比,并无特殊"机遇",只是他具有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所以我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是荒诞不经的.  相似文献   

16.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公式:数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缺少感情和乐趣的书呆子。许多见过张伟平的人都说他不太像数学家。同样对陈景润十分崇敬的张伟平说:“陈景润的年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今天如果再用徐迟报道里的一些描述想象数学家,将是很大的误导。”作为一位新生代数学家,张伟平的生活既单一、自然,也真实、现代;他的工作既充满了紧张和刻苦,也充满了快乐和丰收。他热爱数学,已经将数学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同样热爱文学和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将…  相似文献   

17.
他,名字叫蔡冬子,是一个从东北迁来的学生,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母亲带着他回老家临时寄住在他姨夫家,他就转到我校上学。该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经常不做作业,成绩不及格。该生性格倔强,生活习惯也不好,多次触犯校纪校规。在班内人际关系极差,对集体生活疏离感比较明显,对老师的教育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随意。  相似文献   

18.
母爱     
小狐狸灰灰含泪趴在一棵早已死了很久的老树干上伤心地哭着。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对他,自从懂事以来,他就备受妈妈的虐待,从小到大都没有高高兴兴地吃过一顿现成饭,睡过一个安稳觉,从小他被母亲训练得死去活来,得自己亲手捕食,在沙地里被母亲追赶,倘若被母亲追上的话跟着就得受一顿毒打。就在一刻钟以前,母亲竟把他赶出了家门,起初灰灰还以为母亲是在开玩笑,要不是他知道母亲从来都没有幽默细胞的话,他简直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算了吧!”灰灰咬着牙想,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不相信我活不下去。从此,灰灰就在老树底下的洞里住下。他白…  相似文献   

19.
提到数学,你也许会想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提到陈景润,你也许会想到哥德巴赫猜想……事实上,真正的数学不只停留在对其感性的描绘,在这大千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他的身影,倘若你进入这个世界,便可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20.
陈景润(1933-1996),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