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当时人物绘画特征及形成此特征的一系列原因,并以人物画作的"丰腴"美为出发点,以著名画家张萱和周昉为例,深入解析唐代经典人物画作。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逝世前还在谈论三国人物,他读三国持续时间之长、评价涉及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各实力集团的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3.
乔好勤 《图书馆论坛》2006,26(6):347-350
秦汉以来,岭南成为一统中国的组成部分,设教立学,邦俗从化,儒学渐启。两汉之交,出现了儒学名家陈钦陈元父子,成书《陈氏春秋》及其《训诂》两书。至汉末三国间,岭南儒学一时繁荣,不但出现了以士燮和虞翻为代表的儒学研究者群体,而且出现了诸多儒学著作,为岭南学术研究和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尚元 《档案管理》2008,(1):91-91,94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是毛泽东谈得较多的一位,大概也是毛泽东最为推崇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婧 《兰台世界》2014,(9):114-115
梅清是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末清初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本文将围绕梅清的代表作品和思想情状,对其山水画作创作的影响,及其在书画中的主要成就,分析他的画作对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梅清是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末清初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本文将围绕梅清的代表作品和思想情状,对其山水画作创作的影响,及其在书画中的主要成就,分析他的画作对时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理论渊源、技法传承脉络和美学价值三方面入手,对魏晋墓室壁画作了详尽的作品评析,阐明了魏晋墓室壁画特别是人物画创作对当代国画人物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岭南报》是戊戌变法时期在广州创办的一份影响并不大的报刊,但是它在各种史料中"露脸"的频率却不低。笔者以"读秀知识库"为主要依据,对涉及《岭南报》的113处文献资料逐一进行了考证,发现从1925年开始到2009年,《岭南报》被长期误用,竟长达84年,其中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物和书籍注释等多方面的史料。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是毛泽东谈得较多的一位,大概也是毛泽东最为推崇的人物之一。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在《讲堂录》里就说诸葛亮是“办事之人”,他多次提倡人们要  相似文献   

10.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歌、琴棋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画作独步天下,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阐释了赵佶在花鸟绘画、人物绘画、山水绘画、诗书画结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王琼 《兰台世界》2014,(11):72-73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歌、琴棋方面均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其画作独步天下,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阐释了赵佶在花鸟绘画、人物绘画、山水绘画、诗书画结合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2,(12):20-21
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顾问:欧阳淞靳尚谊主编:林宏伟高永中78.00元(平装)1600元(精装估价)2012.9 978-7-5098-1859-6本书集中记录和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反映各个特定时代的经典画作,选择收录中国现当代100多位书画大家200多幅经典画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那个朝代、那个历史时期,都没有三国时期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人们所熟知、所喜爱,这归功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和普及。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近期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电视台讲坛类节目,如“易中天品三国”等播放,把民间的三国热不断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除夕夜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使我突然想起了“吴下阿蒙”的故事。“吴下阿蒙”即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说起吕蒙,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咤叱风云、威震华夏的关云长就是因为吕蒙偷袭了荆州,而导致败走  相似文献   

15.
《艮泉图咏》记录了嘉庆末年(1814年至1815年间),寓居广东广州、江西南昌、江苏苏州等地的五十位文人,为广东顺德人黎应钟的艮泉别业绘图题咏的雅事,生动地呈现了19世纪初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书画雅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其产生之过程,发掘其历史物质性,还原这些图像和文字产生及传播的本貌,重构其时跨地域文人(包括画人、诗人、仕人等)书画交游的情景。黎应钟以颂赞艮泉这一主题征画索题,使几地文人诗文、书画的风格特点和差异立现。围绕12幅风格各异的画作,本文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域的画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尽管这次雅集将岭南文艺向省外传播,并使岭外文艺向南推介,但是岭南画人的影响力仍主要局限于本地。  相似文献   

16.
岭南地区负山面海,早在汉代就和海外诸国有了贸易往来。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在南京定都的朝代)时期,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更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对外贸易在汉代的基础上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步,开始取代西汉的徐闻、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海外贸易的中心,并在国际海上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六朝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以下有利条件。首先,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海上航路,使广州得以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埠。汉代,由于造船、航海技术的局限,商船需沿海岸线航行,濒临北部湾的徐闻…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时期的信息传播尹韵公三国时期是一个雄杰并起、战乱频仍的时代;又是一个群英灿烂、浪漫多彩的时期。尽管这个年代出现的众多人物和事件已为后人熟悉和了解,然而,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状况,除极个别的史实曾被不经意地点到之外,几乎因长期缺乏研究而无人所知。与社...  相似文献   

18.
《谈艺图》全名《桐城姚石甫先生扬州谈艺图》,是清代道光年间江阴画家吴俊为时任扬州两淮盐运使的姚莹所绘。画作内容为姚莹在庭院中与十余位朋友谈学论道的场景,所绘人物及背景皆十分工整。在姚莹自撰的后记中一一提到了画中各人物,有张际亮、李兆洛、刘宝楠等,皆为当时学界名流。此画作很好地保留下了这些名人的肖像,也直观地反映了他们交游、谈艺、论学的情景,极为珍贵。另外,卷内还附有曾国藩、李鸿章、严复等历代名人的题跋七篇,其中多处提及此图作于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背景,表达了有识之士对于国家危机的关切,以及几代人对于民族振兴的心愿。  相似文献   

19.
以岭南绘画家为例,论述艺术名人档案的特性:复杂性、分散性、艺术性与地域性,构建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尊重私有权、个性差异化、人物关联性等维度探索艺术名人档案的征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古平从国画家李山的《新疆采风录》写生集里看到了各种人物的速写,那架着苍鹰的哈萨克猎人,溪边汲水的维吾尔族姑娘,放学归来的塔吉克孩子……她从这些画作中领略到了天山的风雪,喀尔噶尔泥土的芬芳。现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