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讨论国外学术期刊中近期开展的小组同行评议与协作同行评议的概念、流程以及优缺点,为国内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与网络信息,筛选、整理这两种同行评议模式的相关文献与资料,采用文献综述法进行主题归纳与分析.[结果]这两种同行评议模式都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为更好地开展开放同行评议提出建议。【方法】 在简单概述开放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开放同行评议的利弊,最后提出完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的建议。【结果】 开放同行评议能够提高论文质量、避免审稿人滥用职权、促进知识交流、消除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及改善审稿流程。同时,开放同行评议也存在一些弊端,包括增加了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众评议观点受质疑,失去不愿实名审稿人,审稿人刻意评议,作者违心修改论文等问题。【结论】 将“允许匿名”作为从盲审到开放同行评议的过渡阶段,丰富开放同行评议理论,强调编辑角色和完善评议体制可进一步改善开放同行评议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促进科学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可能方式。【方法】 首先,从公开内容、参与范围、公开时间3个维度对同行评议机制的开放程度进行界定;然后,从同行评议本身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利用象限分析法对传统同行评议和开放同行评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支持措施以增强开放同行评议的积极作用,提出规避措施以消减其消极作用。【结果】 提出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建议:在继续优化传统同行评议机制的同时,引入某些开放同行评议的做法,从而提高同行评议的综合质量和影响。【结论】 研究成果能够为开放同行评议制度的制定以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选择同行评议专家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从同行评议专家基本情况指标、修养指标、评议工作业绩指标三个方面,较系统地论述了同行评议专家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梳理国内外开放型同行评议相关模式、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学术出版界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开放型同行评议的出版商和期刊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评述。【结果】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要,开放型同行评议呈现出多种应用模式。相关学者对评审数据存储、评审数据关联、评审流程支持、评审流程保护、评审专家激励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开放型同行评议模式及相关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结论】开放型同行评议在国内更好的发展还有待于构建可持续的培养体系、实施适合国内期刊的评议模式、积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创建相关主题期刊。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研期刊同行评议现状,分析评议专家审稿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效率与质量提供借鉴.[方法]基于传统同行评议模式,以审稿专家为研究对象,对专家同行评议培训的需求、愿意参与期刊同行评议的原因、拒绝审稿的原因及认可的同行评议激励机制4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科学家参与同行评议培训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享对促进知识向生产力快速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期刊的开放取阅是促进知识共享向生产力快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一个取得成功发展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和一个同样取得成功的传统期刊的发展数据和引用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从个倒研究方面探讨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的发展及其影响.并且通过对国内开放取阅的现状分析,尝试提出对建设我国科技研究的同行评议的开放期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专家可信度的同行评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燕玲  孙绍荣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70-172
本文从分析同行评议法的程序和特点出发,对同行评议法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专家可信度的同行评议法,由此达到利用"专家可信度"这一新指标来完善和补充同行评议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为国内学术期刊界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现行科学评审出版系统存在延迟出版、不透明、客观性受到怀疑等方面的弊端,提出扩展多学科预印本仓储的功能,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出版模式。【结果】 构建多学科期刊群在线开放评议、快速多维度评论及评分、读者对评审人员的评审进行评议及打分的科学评审出版模式。【结论】 新的模式具有免费、开放、透明、合作、交互、高效、共享等特点,可实现开放数据、开放评议、开放获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冯广清 《学会》2016,(5):61-64
同行评议是国际上绝大部分科技期刊惯用的一种审稿机制,现已成为保证文章发表水平、保障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将同行评议称作学术的"守门人"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审稿中同行评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清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同行评议审稿方式逐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行评议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在学术型科技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同行评议已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倡导,逐步成为对学术期刊审稿的一种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括了目前存在的四种同行评议形式(单盲评审、双盲评审、公开评审和发表后评审)在学术出版过程中的作用、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研并分析了一些国际出版机构、作者、审稿人、期刊编辑对同行评议形式的态度。指出目前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仍然偏重于符合科学习惯的常规评审形式(单盲或双盲评审),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新模式中,公开评审可能使同行评议真正对科学研究过程有所贡献。但目前公开评审仍处于试验阶段,改变现有的论文评审程序或习惯,将是科学出版领域的一项长期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开放同行评议的大背景下,探讨会议论文同行评议得分与其被引频次的关系,从而分析同行评议结果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在科研评价中的关系,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OpenReview平台提供的ICLR会议论文的公开评审数据,将全部论文划分为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和拒收论文三类,运用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瑞麟 《科技通报》2022,(4):116-120
期刊同行评议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有效措施,严格、规范的审稿机制是同行评审的基石,提出制定有效的评审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同行评议的培训与认证机制,将第三方审稿平台融入现行同行评审体系中,使期刊的同行评议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如何评价科研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水平的问题,分析了评价同行评议专家水平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括科研活跃程度、评审业绩和工作态度等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给出了各指标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实际需求,采用加权和法计算同行评议专家水平的评价值并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给出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学术关系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进行同行评议专家回避关系计量初探。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与回避相关的学术关系的抽取与挖掘,进而提出面向不同评议场景的学术关系的融合及回避评估模型构建思路。本研究可为科研管理者遴选同行评议专家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同行评议的规范性、公平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18.
从专家业务能力和评审信誉两个方面构建同行评议专家信誉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度量,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提高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并进行实证研究,对科学合理可操性的专家信誉评价体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科学基金的评审普遍采用同行评议方法,它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但同行评议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批评,争议的核心主要是针对同行评议专家。因此,对评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和评审能力进行评估迫在眉睫。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同行评议专家综合评价体系对专家基本信息和评审信息进行评价,基本信息包括专家个人资历、科研能力,评审信息包括评审离散率、评审有效性和评审态度。通过对评价指标量化处理,确定了指标权重,为更好地筛选、调整专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公正性提供了政策保证,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