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史前前 《大观周刊》2011,(29):58-58,60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在认知和审美方面各不相同,因而翻译时应十分注意。文化差异包括许多方面,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它们都对翻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中西地域文化差异角度,来阐述其对翻译的影响和应该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清末以降,在中西文化交汇、社会革故鼎新的转型背景下,知识精英纷纷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开启民智、化民成俗。当主流综合性报刊逐渐成为士绅阶层和知识分子的日常读物时,大量针对普通民众的通俗报刊也应运而生。为更加有效地实现大众传播,这些通俗报刊秉持浅近易解、贴近日常的编辑风格,实行经济简约、切合大众的传播策略,颇受底层民众的欢迎。通俗报刊的广泛流通,开辟了一条宽广的传播路线,极大地促进了大众的启蒙开智与社会的文明开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富国强民的历史进程中,沿着翻译出版西方“器物”类书籍、政法制度类书籍,以及文学文化类书籍的路线,一步步实现着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性启蒙.本文系统梳理了翻译出版对现代性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论述了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使得海外民众对于汉语教材的需求量快速上升,并逐步形成了以汉语为主体的细分市场.同时,汉语国际认知度、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语言资源开发层级的扩展,使得对外汉语教材的经营、运作更为成熟、多元化与国际化.汉语国际化所引发的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交互发展潮流,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观念、教材设计模式应...  相似文献   

5.
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特性伫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无论是传统的经典名著还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皆因其本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成为近年影视作品的创作来源.本文通过对近年经典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及其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小说与电视剧的关系,并对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傅荣贤 《图书馆》2015,(1):21-27
书目分类既是对文献世界的整序,也是对文献背后知识本体的界定以及对知识结构的全面规划。近代书目分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在传统四部框架内容纳西学书籍,增补四部书目类别以统摄西书,西书独立编目,中西书籍分列于一编,以中学为主建构统一分类体系,以西学为主建构统一分类体系等变化;它们大致对应于"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中西异学"、"学无中西"、"西体中用"等学术理念。而总体上,中国近代书目的历史演进与对传统知识分类的逐步清算以及对知识体系的西方化重建相同步。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的完善和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压力和挑战,其生存空间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网络小说的风靡使原本为数不多的小说期刊生存更为艰难.如何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是小说期刊工作者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郝昕 《兰台世界》2012,(28):45-46
林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的倡导者,均对林纾的翻译文学有过论断,充分肯定林纾的"口译转述"的翻译小说,为中国接近外来文学和思想打开了一扇窗,起到了搭建中西文艺交流平台的作用.有过文学翻译经验的周作人就曾经说过:"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有外国小说,引起一点对外国文学的兴味.  相似文献   

9.
孟祥彬 《出版广角》2015,(10):76-77
原创轻小说既富亲和力又具娱乐性,符合学生群体的阅读和审美需求.进入数字化时代,通信运营商创建的数字化阅读平台得以飞速发展,为原创轻小说的数字化出版营销提供了可能.本文试图对我国原创轻小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针对年轻读者群体和轻小说数字出版的市场发展潜力,制定相应的数字出版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与严复、林纾并称"民国翻译三巨子"的伍光建无论翻译作品的数量还是翻译的质量都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上首屈一指。本文对伍光建本人以及翻译作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伍光建先生翻译作品的方法、特色。  相似文献   

11.
辑佚是以佚书、佚文的搜辑、整理为中心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清代是辑佚发展的兴盛期,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目录书的编撰、古经解汇编都与辑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四大名著:中国档案发展史的"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四大名著中涉及“档案”一词的演变、发展 ,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对档案人员的描写 ,以及“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管理”等 ,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图书的历史非常久远,图书市场流通的历史也很长。在古代,书是雅品,读书是雅行,藏书是雅事,破家藏书更是历来佳话。但是,我们古人似乎对于图书的市场流通并不重视,关于图书方面的知识历代文献有很多记载,而提及图书的市场流通,记载则寥寥无几,且很不系统。甚至直到今天,好象还是如此,研究图书史、出版史、藏书史的论文专著很多,而对于图书的市场流通却视若无物,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图书的市场流通不重要吗?不是的。本文试图论述一下中国古代图书的市场流通。图书流通有多种形式。有非商业目的的流通,这主要是指图书…  相似文献   

15.
图书编撰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知识信息、著作方式、文字,物质载体、文字制作技术,装订形式等六个方面考证了图书编撰的起源,对若干旧说进行了考辩,指出正考父是古代最早的图书编撰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最早开始古籍全文数字化的图书馆,本文对上海图书馆1996年9月以来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历程与内容作了介绍,简述了古籍书目数据库、全文影像光盘数据库和全文影像网络数据库的建库现状与服务现状.同时介绍了古籍数字化的技术方案与应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苗怀明 《图书馆》2011,(1):43-44
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建立意味着藏书结构的改变,这种改变代表着知识体系认知的内在变迁,通俗文学书籍的数量由此有了较大的增加。这些变革也必然使传统的目录学体系发生改变,容纳新知,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由此进入新的目录学体系。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8.
清末到民国,外国探险队进入中国探险活动十分频繁和猖獗。以英、法、德、俄等为首的各国探险队,不远万里,不惜代价的来中国探险的真正目的是掠夺中国的文物。他们明目张胆的攫取、大摇大摆地运走中国文物典籍的事实,是造成中国古籍文献大量流失海外的重要祸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历史顽症与文化伤痛。  相似文献   

19.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图书编撰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文从官方修书、私人著书、图书内容、编撰形式、编撰理论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个时期图书编撰的成就,还分析了产生这些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十九世纪一直到现在,有不少欧洲和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生产的书籍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书籍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这种论断是建立在对<明史·艺文志>中一个不确定的统计数的误解的基础上的.令人奇怪的是,近些年来,这种论断被某些学者又引回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