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训诂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诂》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释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被训释词某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训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笔者不揣简陋,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翻检常见的一些文言文本,其注释有不少错误:或注音,或义训,或引文,或粗疏,或不明词意,或不明文物,或不明史实,或不明文意,乱加标点,造成失误。文本列举训诂的诸种方法,以便对古代各种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正确的训释。  相似文献   

3.
同源词属于同一词族,意义相通,一般具有相同的核心义。核心义贯穿源词词义派生和引申的整个过程,统摄了源词的大部分义项,并传递给其他因词义的引申和分化而产生的同源词。分析源词词义引申脉络及系联相关同源词进行考辨的方法,对于归纳一组同源词共同的意义特征,即核心义,是非常便捷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对《说文解字》中的直训释字跟踪查询,将其释字与被释字系联起来,可以串为甲→乙→丙→丁的形成或交叉组合的形式,看起来词义应该是一致的,而实际上直训系联起来的一组词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系。直训系联起来,有明义与显示作用,了解古人用字情况,明确词义的类别归属,反映词义的文化内涵,揭示多义词的意义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表明递训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和词义网络。从此可以悟出许慎对这些字之间复杂关系及其联系的理解。作为古代经学大师,他的训解方式和思路及其对词义之间关系的理解极有代表性。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对我们理解古书和古训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字否定句中,说话人着意要强调的焦点成分就是“不”的语义所指成分。“不”的语义指向有一定的灵活性,它的确定往往需要语义联项的共同参与。即使是以语法形式或语境表明“不”的语义指向的句子,也可以从具体的语境中离析出语义联项来。因此,除非语境清楚,逻辑明晰,“不”就有可能因语义指向失控或不明确而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6.
壮语中存在大量的通过描绘人体器官外在形态来表达内心某种情绪或借此来表示某种性格的词语,这些词语表现了壮族人鲜明的直观感性思维。通过壮汉人体词汇的对比,我们发现:壮语的人体词汇词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7.
"黑"在M·Swadesh《一百词的修订表》中居91位,是语言中较为核心的词。考察东汉文献,"黑"语义场有10个成员:黑、墨、玄、弋、缁、淄、黔、黝、盧、皁。上古汉语里,先秦时期表"黑"义的有"黑、墨、玄、缁、盧",但"黑"占主要地位,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淄、黔、黝、皁"也加入了表"黑"义的行列,但使用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8.
颜色词在汉语中是一类丰富多彩且自身具有多种语义特征的词群,它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多义性、修辞性和文化性上,并且这三种语义特征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颜色词多义性的产生是由于其修辞性和文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多义性又为丰富修辞性和文化性奠定了基础。运用语义特征理论来分析汉语颜色词可以进一步理解颜色词的丰富多样性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在M·Swadesh《一百词的修订表》中居91位,是语言中较为核心的词。考察东汉文献,黑语义场有10个成员:黑、墨、玄、弋、缁、淄、黔、黝、盧、皁。上古汉语里,先秦时期表黑义的有黑、墨、玄、缁、盧,但黑占主要地位,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淄、黔、黝、皁也加入了表黑义的行列,但使用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互相影响。词汇是反映语言与化关系最明显的层面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释义基元词指用于辞书释义的最低限量基本词 ,具有基础性、元素性、限量性的特点。国外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即取得这方面研究成果 ,不久便付诸词典编纂实践。但迄今为止 ,汉语词典编纂尚无这方面尝试 ,仍然沿用传统的随机释义法 ,释义用词没有限量控制。笔者率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此概述此项研究的思路、成果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9年再版,虽然作了进一步修订,更正和补充了绝大部分以往的注释疏误,但个别词语注释包括通假字的注释,仍有可商之处.今特对教材中四条词语予以辨析补正.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的理据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的理据包括意味形式和内在形式两大类。其中内在形式理据是主流,具有意合性特点。本文通过实例对汉语词的理据特点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中的"互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诗文中互文修辞格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数量结构是句中陈述人强调的焦点,无论其位于什么位置。本文从焦点敏感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语义两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古汉语的数量结构是语义焦点。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是近代汉语的初期,<唐五代语言词典>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唐五代时期语言面貌的断代词典.共收词语4500多条,以唐五代出现和使用的口语词、方言词为主,也酌收一些唐五代的名物词和其他方面的词语.但是,有些实际上早在汉译佛经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以<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部分词语为例,对<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与汉译佛经有关的16个词语进行比较,对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作简单的梳理,以求对近代汉语词语研究提供语料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义旁表字义并注声的汉字为转注字”,持这一主张的学者相继提出和发展了这种转注理论,并丰富了例字。这种转注理论是以“考、老”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中诸多方面值得探讨,如:转注字的表义方法应如何概括,界说的例字应如何理解,转注的界说应如何解释,转注真谛究竟是什么等。应对上述问题质疑的同时,认真地研究许慎《六书》之“转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判词板具表达力和艺术魅力,其劝导和说服策略体现在以礼法和经义为据,引用典故或史实说理、从社会正义和生存伦理角度说理以及基于具体案情析理4个方面.而其修辞艺术主要表现为修辞格的运用、判词诗化,言辞和事实的润饰与剪裁等.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1):4-5
  相似文献   

20.
掌握好汉字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前提,而古文字又是古代汉语学习的必修内容。文章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资料入手,对汉字的本义、形声字的发展规律、古代汉字的异化现象及其蕴涵的古代文化信息等进行了系统讨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古文字对我们准确掌握汉字的本义、读音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等都有重要帮助,同古代汉语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