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伦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情况,汇总与梳理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与提升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开展调研,并结合文献调研整理、数据分析与对比分析完成研究。【结果】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处理制度建设上的整体表现较好, 普遍树立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建设意识,在整体制度建设及学术不端调查与处理阶段,能够主动借鉴国际通行惯例;少部分期刊制度建设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加强,真正实现透明、公平公正与负责任的学术出版。【结论】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依旧处于建设与完善阶段,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现状的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情况,汇总与梳理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制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与提升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开展调研,并结合文献调研整理、数据分析与对比分析完成研究。【结果】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学术出版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处理制度建设上的整体表现较好,普遍树立科技期刊出版诚信与伦理建设意识,在整体制度建设及学术不端调查与处理阶段,能够主动借鉴国际通行惯例;少部分期刊制度建设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加强,真正实现透明、公平公正与负责任的学术出版。【结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依旧处于建设与完善阶段,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现状的学术出版诚信与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的网上出版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出现了网上出版物.目前,世界上每天有1 000万人次上网. 网上出版信息量大、读者面大、传播速度快.1998年以前,美国Science杂志印刷版我国内的订户不超过2位数,而在1998年头45天它的在线版的中国大陆读者达1.5万人次[1].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上出版的两个实例,认识到科技期刊通过上网并加入相应的数据库,才能更好地开采、使用知识。提出了网络集约出版是期刊电子出版的大趋势,而再编辑、深加工是出版后后续整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网络出版在组稿、编辑、编务、审稿、校对、传播等方面较纸质出版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先进性;同时在现阶段,纸质出版还存在某些优点及网络出版的不足。21世纪的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将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全媒体出版时代我国科技期刊手机出版之现状,依据手机媒介的特殊性,明确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流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并运用编辑学与传播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对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流程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流程具体表现为动众市场细分,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出版内容加工,确定出版传播形式以及最终的宣传推广。【结论】初步明确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手机出版的流程,可更好地形成科技期刊出版的一整套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掠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我于1999年10月24日~2000年1月27日受中国科学院访问学者基金的资助,赴英国访问学习.现将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办好科技期刊,从大目标上讲是为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服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条件及保障工作;从小目标上讲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增加合作机会、扩大国际和国内影响,尽量把科技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把期刊办好、办出影响,所有体制和机制的设计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来展开。根据对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办刊体制机制及发展历史的专题调研结果,换个角度谈论科技期刊转制问题,得出结论:科技期刊需要国家支持;学术类科技期刊出版者应划入非营利出版机构范畴;扶持科技期刊群集约化、集团化发展;政府应考虑对科技期刊减免税收,通过政策调控把优质办刊资源留在国内。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出版的知识服务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科技期刊以传播科技信息的方式促进着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和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方式深化、分化、交融的信息时代,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一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对科技知识信息之复杂而变化多端的需求。如何使期刊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读者的各种需要,又能保持、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探讨知识服务的理念和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建构知识网络的策略与方法,可能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战略定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一般性刊物和社会科学期刊不仅新创刊减少,原有刊物停刊者也逐年增多,而新兴学科期刊、专业刊以及快报类刊增加迅速,而且学科越分越细,编辑出版趋向国际化。电子出版物迅速从低级形式走向高级形式,并掀起光盘出版热。期刊价格继续逐年大幅上涨,其中高价刊比例加大;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越先进的国家,其刊物涨幅越大;专业性越强或保密程度越高的刊物价格上涨幅度越高;在国际学术界名望越高、影响越大的刊物,刊价涨幅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科技期刊诚信危机的治理方法,为解决我国科技期刊诚信危机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对科技期刊诚信危机进行界定,并总结科技期刊诚信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诚信危机的策略。【结果】 出版制度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科技期刊出版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等,导致了科技期刊诚信危机。可从制度规范与伦理建设两方面对诚信危机进行治理,包括完善出版法律法规和学术评价体系,推动行业伦理规约建设以及出版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结论】 加强科技期刊制度规范与伦理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理科技期刊的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13.
汤洪丽 《学会》2003,(7):52-53
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 ,同样也冲击着科技期刊的发展。以往的任何一次产业革命 ,都给过人类一个漫长的过渡期 ,使得我们得以从容地调整心态 ,漫不经心地完成断层的跨越。但是 ,今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革命却不容我们稍有迟疑。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迄今为止不过半个多世纪 ,但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或许你今天还可以编造出许多理由逃避电脑 ,尽可能地回避网络文化的挑战 ,但用不了多久 ,你将会发现已无法驾驭一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数字环境下国际出版领域的新变化,探寻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对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者协会2014—2016年出版创新提名及获奖项目中与科技期刊相关的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版类项目的发展特征。【结果】 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呈现、存储和获取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要考虑提供的内容符合“开放、链接、语义、标准、共享、交流”等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需要重新确立定位及功能,最大化地利用数字出版优势,为用户带来最佳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期刊数字化出版和手机等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普及,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手机出版的必需性、可行性,给出了科技期刊实现手机出版的策略和方法,认为应从完善手机出版规范开始,构建科技知识手机普及平台和消费平台,进而使出版商、媒介和用户各方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从三方面浅论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的出版改革战略和思路:强力推进数字出版、鼓励倡导协作出版、科学有效整合出版。认为在此项科技期刊出版改革中,数字出版是基础,协作出版是方向,整合出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高等院校合并后科技期刊比较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科技期刊性质的分析,确定不同类型科技期刊的办刊目标,探讨了科技期刊的不同出版模式.根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了在主办单位内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编营分离、资源共享、专业化办刊、集团化经营"的改革思路,同时针对改革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庆国 《科技风》2014,(18):191-191
在近20年里,我国科技期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在科技期刊规模的扩大、部分高质量期刊的出现,以及部分典型期刊出版经营单位的出现,但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长期以来依靠政府的资助办刊,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运行管理整体还处在低效率、缺乏竞争力的阶段。文章将在详细介绍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主体构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差异,以期为期刊体制变革过程中的期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统计   总被引:6,自引:26,他引:6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统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