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概括介绍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分析了该市的电子政务应用推广情况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总结了该市电子政务的主要做法,即:加强领导,强力推进;理顺体制,建立机构;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强化管理,规范建设;加强培训,促进应用;优化服务,确保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林芝地区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各种因素,以及治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拦河筑南方,开渠引水;筑堤防洪,保护农田;结合农业开发,大搞田间配套;深耕细作,加速土壤改良;实施粮草轮作,培肥土壤地力;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推广玉米、西瓜、蔬菜、烤烟等地膜、棚膜栽培、移栽技术;营造防护林带林网,改善农区小气候等。通过治理再造了新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作物抗灾能力,达到了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分析,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新型功能服务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主要表现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互补、并存化;传统图书馆逐渐电子化;文献信息载体多元化、数字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服务个性化、网络化、社会化;交流合作加强化;图书馆运作产业化。其中,传统图书馆逐渐电子化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最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区脆弱景观的生态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景观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从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景观脆弱性的成因,并试图寻求景观政治的合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开发活动中的某些失误,包括对干旱区景观自身的规律性认识不足;绿洲开发有较大的不合理性;开发工作缺乏区域尺度的协调;荒漠景观破坏严重等;均为影响干旱区景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西北干旱区景观整治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大系统综合平衡的生态保护战略;2、选择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租金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3、制定节约型的水资源开发战略;4、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5、建立生态环境预警系统;6、抢救濒危景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但其利用上明显存在“三低一重”的特点(即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今后,开发利用南方作物秸秆资源,必须做到:①充分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②扩大秸秆生产,增加秸秆来源;③充分利用秸秆,避免一切浪费;④合理利用秸秆,提高转化效率;⑤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森林公园现状评价和发展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世东 《资源科学》1994,16(6):25-31
本文评价了我国森林公园的现状:资源丰富,有600多处场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类型多样,山岳、水域、海滨、城郊等类型兼而有之;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发展迅速,目前国家已批建森林公园255处;并存在着效益不均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同时,本文对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钝音 《知识窗》2007,(2):4-5
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中国传统城市具备许多特色,如:城市设计及建筑风格强调与自然的协调;城市布局和住房选址重视地形因素(所谓风水);城市设计以网络体系为基础;对绿化、水域的重视,园林、河道、桥梁均构成城市环境的一部分;用装饰及色彩表现建筑的性质及重要性;特别是由政府集中领导的城市规划制度受制古老学说,如儒、道、释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8.
对于人类怎样才能装上翅膀飞起来,我说几点思路。第一点,由于鸟类的绝大部分力量集中于胸大肌,而人类的力量分散在几个比较大的动作肌群,现列举如下:1、脚掌伸直的力量;2、脚掌上翘的力量;3、小腿伸展的力量:4、小腿蜷曲的力量;5、大腿伸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叶顺煌 《学会》2004,(3):3-5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求真务实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省科协系统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求真务实,重在创新;突出重点,打响品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努力为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毛茛科植物小志(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澄清了一些错误鉴定;一些学名证实不能成立,成为异名;对偏翅唐松草的种下分类 群做出修订,并给出新的区别特征;做出锐棱铁线莲系的分种检索表;对渐尖铁线莲群各种的亲缘关 系进行了初步讨论;描述了1新系,3新种,3新变种,2新变型;做出1新组合,4新等级,并拟出1新名;报道了拳距瓜叶乌头、星果草和直梗高山唐松草的国外分布。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森林生态效益资产评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根据作者调查资料 ,在与国内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以长白山汪清林区为例 ,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 (包括生命系统效益、环境系统效益以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 )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CO2 固定价值评估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量等 ,并对此进行了计算 ,为汪清林区和我国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特征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选取了黄土高原 4 1个站点 1 96 1年~ 1 990年的月降水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内各个季节的降水分配比例、年降水变率和离差系数等分布特征 ,同时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光热水资源的耦合特征和土壤水分在雨季恢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森林地带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和立地条件好的山地 ;荒漠草原带分布在水热资源缺乏的西北部 ;森林草原过渡带和典型草原带分布在森林带和荒漠草原带之间 ,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植被地带。最后 ,给出了林草适宜分布区域及其受限区域 ,可为当前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章文 《资源科学》1993,15(3):55-63
本文对武陵山脉中段的张家界地区的气候特性和气候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地形复杂、景观奇特,不仅气候温和宜人,空气湿润清新、降水充沛云雾多、天气现象复杂,具有优越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而且热量、水分资源充足,光、热、水丰值期与植物生长期同步,是以多种动物生长;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林副产品多,茶叶品质好产量高,具有发展优质、丰富、高效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张家界应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景观,以求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滇西北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性中 《资源科学》2000,22(5):63-68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地势和纬度最高的区域,土地资源以山地高原为主;陡坡地多、平地少;高寒层土地多,低热层土地少;垂直分异明显,水平分异突出;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陡坡垦殖和轮歇种植日趋严重,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使人口-土地-环境矛盾日趋突出,导致贫困人口较多,部分人口失去生存条件。本区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应从人口-土地-环境互养共生角度出发,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因地制宜,调整用地结构;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土地开发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开荒节流,实行土地整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16.
川西盆周山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长江水源保护区,拥有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突出优势。其发展战略应避开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冲突,以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中心,选择既发展经济又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业,水电业,天然药物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荒山绿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平原依兰示范区低山丘陵次生林区生态经济复合体研究,论述了生态气候在低山丘陵区森林生态立地分类中的应用。 首先,拟在用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对研究区立地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认定以水热状况为代表的生态气候要素为主导立地因子。为此,应用生态气候研究方法,对研究区生态气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划分了生态气候类型,为森林生态立地分类打下了地理气候学基础;然后,选取水热状况并依据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采用多因子综合分析,通过相关信息复合获取了7个森林生态立地类型;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建设原则和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研究区森林生态立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了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村落小黄村为案例点,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利用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实地观察数据,绘制了该村60年来不同时期的村落森林分布图,从林地面积、林种构成、林龄结构等三方面追溯了过去60年来该村森林资源的变化。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现场调查和加权平均指数分析法对林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排序。研究表明,侗族习惯法、宗教和传统护林习俗等传统知识仅次于政府政策因素,占据第二重要的地位。小黄村对森林资源的有节制利用,曾在历史上有效保证了农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而且与森林资料的消长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森林资源即得到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时,传统知识的作用往往得到了充分发挥;但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时,传统知识的作用则往往受到了限制。因此,有必要对侗族传统生态知识的价值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评估,为解决当前我国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杜群 《资源科学》2018,40(9):1878-1889
森林的法律概念是森林立法和司法的核心,也是中国建设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本文系统并细致考察了中国法律、法规、政策、司法与执法解释和法律学说关于森林的法律定义,发现其存在两个层次的表达方式,即以宪法、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级森林定义体系,和以林业部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形成的二级森林定义体系。笔者进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的森林法律定义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上,森林定义的法律文本位阶较低,正式法律规范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不够具体;实质上,现行森林法律定义缺乏对森林生态价值的关注和涵摄,现行森林立法对森林的定义过于宽泛,导致森林资源、林地和林木的法律保护在主体和权利义务上的虚化。目前,中国森林立法已从森林产业法向森林资源法、森林保护法转变,因此在《森林法》修改时应当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取向,构建一个价值多元的森林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为了彻底治理宁夏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当地规划了若干水土保持工程,这势必会对山区水循环产生影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的拦蓄径流和改善山区水循环,对于一次降水而言,水土保持措施既减少了径流和对地面土壤的侵蚀,又增加了降水入渗进入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机率,从而提高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就水土保持措施对山区水循环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定量计算和分析。为了对比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减水效果,本文根据不同水资源配置以及人口经济发展战略情况确定两种水土保持方案。经计算:在高方案发展水平下,2010年、2020年和2030年规划水平年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减水率最高值分别为33.2%、48.8%和57.6%;在低方案发展水平下,各规划水平年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减水率最高值分别为15.6%、27.4%和37.8%。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水文及工程措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间综合减水效果差异较为明显,但总体上看各区域的减水效果较好。所以,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