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纂修清史工程与档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纂修清史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新世纪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此项工作已于2002年底全面启动。为配合清史的纂修工作,本刊特辟“纂修清史工程”专栏,敬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
编纂清代档案 服务清史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档案既原始翔实又丰富系统 ,是清史编纂工程的基础。清代档案的编辑出版 ,是直接服务清史工程的重要形式之一。一、巨量清代档案的编纂出版 ,为清史工程奠定了厚实的资料基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以下简称“一史馆”)凭借巨量馆藏优势和一代又一代专业人员的开拓与敬业 ,自 192 5年至 2 0 0 3年 ,共编辑出版各种各类档案史料书目 16 5部 ,总计 12 4 0册 ,约 4亿字 ,累计公布档案达 6 4万余件。按编纂形式和档案内容 ,概略披陈如下 :1.档案丛书出版物。清代档案最早对外公布便是以丛书形式编辑出版的 ,这就是 192 7—19 30年刊印的《掌…  相似文献   

3.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23年3月批准建立国史馆,其任务是储藏有关历史的一切材料、编辑民国史和中国通史.但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短暂、头绪纷繁、战事频仍,且并无实际接管全国政权,所以无缘对清代档案进行整理.北洋政府时期,尽管北洋政府对人民统治之残酷、掠夺之酷烈,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外又面临列强的欺凌,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4.
刘若芳 《历史档案》2006,(4):121-123
2002年12月清史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新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历史档案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保证编纂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必须高度重视对清代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专责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理应为清史纂修工程提供翔实而丰富的档案资料,并欢迎清史编纂工作者和广大的读者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  相似文献   

5.
1924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除出宫,翌年成立故宫博物院。原存深宫大内的清中央国家机关暨皇室秘档均交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之文献部保管。至此,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从昔日的皇家私人秘藏转而成为中华民族公共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成为我们今天  相似文献   

6.
将档案作为修史的史料资源,是中国历来已久贯彻的方针。内容庞大的二十四史在纂修时,基本上都是将各朝的档案作为史料文献进行的。而今,要想将一部高质量的大型清史纂修出来,就更需对现存的清代档案加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了清朝皇帝的大量上谕,对于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有力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中的三篇上谕都是关于洋务运动的,这三篇上谕各有特点。第一篇上谕是“军机大臣字寄”,属于“寄信谕旨”,其中一句“各省将军督抚府尹等一体查照”,说明发文对象是“各省将军督抚府尹”。这篇上谕的主要内容是咸丰皇帝命令恭亲王奕为英国人李泰国发放执照。李泰国是中国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咸丰皇帝下令李泰国帮办税务并要求各省提供便利,可见在办理洋务上清政府对洋人的倚重。第二篇和第三篇上谕的内容都是关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其中第二篇是“寄信谕旨”而且是“密寄”,第三篇则是“内阁奉上谕”,是广而告之的内容。这两篇上谕中都具体列出了办理洋务的内容,包括从八旗子弟中选人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收取关税等。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发生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描述,分析了大连图书馆参加该工程的馆藏文献基础"清内务府档案",探讨了该档案的来源及史料价值,并阐述了参加此项工程对我们的启示及开发特色馆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故纸重光:清史纂修中的档案整理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清在清史编纂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要尽量为编纂委员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为编纂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清史编纂委员会吸收国家档案局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体现了档案和档案工作在编纂清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为清史编纂工作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也是档案部门神圣而光荣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1000余万件明清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的珍贵资料,很早便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至1990年,我馆接待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共142人查阅利用档案,为他们提供了37124件(册)档案资料。由于在信息反馈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尚不能对他们的著作和论文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和比较,但根据我们保存的资料,仍可看出他们众事研究的主要领域、大致方向与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图片征集项目的描述,分析了参加该项目的文献基础与地域优势,阐述了清史纂修工程图片征集工作流程以及此项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一个秋天,四川保宁府部县衙大堂,一桩人命官司马上就要开审。堂役击鼓声,捕快挎着腰刀,衙役举着回避、肃静牌,扛着水火,分列左右八字形排开,两厢伺立,并拖着嗓门,齐声喊“升———堂”。邓知县身着七品官服,从暖阁东门徐进来,坐在大堂上。座椅后墙上绘着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满足大陆学者需要,中华书局选择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台湾出版的资料和专著影印出版,文字内容均不作改动,并对作者予以简要介绍。 资料方面,台湾中央研究院据运住台湾的清内阁大库档案,继三十年代陈垣等编辑《明清史料》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15日,“清史纂修中央级档案整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副局馆长郭树银出席会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其他负责人及档案处成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的档案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5.
著名清史、满学专家王锺翰先生的新著——《清史补考》,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锺翰以90余岁的高龄,作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仍笔耕不辍,求证索微,在清史、满族史领域研究中硕果累累。自195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清史杂考》以来,相继有《新考》、《续考》、《馀考》问世,《补考》乃为第五  相似文献   

16.
清史纂修历经百年,从封建史学观主导下的《清史稿》,到资产阶级史学观主导下的台湾《清史》,再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导下的国家大型《清史》,百年《清史》纂修史最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的近代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清朝被推翻至今已有90年了,但始终没有一部可与二十四史并列的大型清史。加之近几年反映清宫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多采用亦庄亦谐的戏说手法,使清朝的历史面目正在渐渐地“失真”,面对这种现状,专家学者们强烈呼吁,“还清朝本来面目”。对清史,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们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了长达536卷的《清史稿》。但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稿》有不少记载失实之处,颇遭世人诟病,使其终究不能作为正史而流传后世。国民党去台湾后,曾有过编纂清史的念头,但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也终究未能…  相似文献   

18.
19.
《历史档案》2006,(4):131-131
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白新良教授撰著的《清史考辨》一书,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清史纂修历经百年,从封建史学观主导下的《清史稿》,到资产阶级史学观主导下的台湾《清史》,再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主导下的国家大型《清史》,百年《清史》纂修史最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的近代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