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研究,在如何建设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上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直接运用西方审美文化理论,其针对的对象是当代中国活跃的大众文化;一种意见则呼吁回到民族美学传统,经由“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建设一套可与西方对话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2.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王德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王德胜教授新著《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大致勾勒了其在最近20年里深入思考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基本轨迹。全书分文化的视野、走向新思考和叩问历史三部分。作者在历史和文化视野下对当代中国人现实生存和感性需求的关注,以及有关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3.
范周  陈曼冬 《现代传播》2007,(1):139-140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中华美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承办的2006审美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到了国内近50名文艺学、美学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审美文化研究以及美学的当代生存等问题,并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中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聂振斌研究员,原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相似文献   

4.
一套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当代中国美学思想研究丛书”(七种)放在我的案头上。这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奉献给广大读者,尤其是美学和艺术工作者的一套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普及作用的好书。这套丛书的编者试图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影响较大的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勾勒出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史的基本轮廓。从已经出版的这七本书  相似文献   

5.
理论的批评化与批评的理论化是近年文艺学学科倡导的学术向度,旨在理论与批评的互动、互进.仲呈祥先生的论集<审美之旅>自觉地将哲学、文化学、艺术美学理论与影视创作批评相结合,在具体的影视批评中又见出建设的有深度的影视美学思考,其中有关审美价值评价的理论阐说尤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曾以<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著名美学工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知常先生,以自己十数年的学术理论积累,以极富领悟力的生命洞见,于世纪之交出版了他的关于20世纪西方审美文化、审美观念的论著系列之二:<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美学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传媒》2003,(2)
秦忠翼、李劲松合著的《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研究》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新尝试,在当前多元共存的美学发展大趋势中占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8.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这一二级学科在1998—2011年之间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分布,厘清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更好地为我国美学期刊建设及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一部系统发掘和阐述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长篇论著。它以先秦至明清一直到现代的鲁迅美学思想为时间发展线索,以各个时代中有关的重要人物、代表论著及美学观点为论述对象,以点线结合的方法阐发中国美学的基本内容。论析的重点不在于史的过程连续性,而是在于对传统美学的理论阐释和揭示,因此,《论稿》较之过去已见的几本美学史书,特别以其思想论析和理论开掘见长。  相似文献   

10.
曾以《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著名美学工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知常先生,以自己十数年的学术理论积累,以极富领悟力的生命洞见,于世纪之交出版了他的关于20世纪西方审美文化、审美观念的论著系列之二:《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美学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进入20世纪 90年代,美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同时,在人文学科领域内部,美学曾经有过的那种巨大学术涵盖面也发生了某种收…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问题是近年中国学界的热点之一,它的兴起显然与当下中国坚定的现代化进程相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作为“理论旅行”的“现代性”话语似乎又处在一个言人人殊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作知识考古学的清理。周宪先生是近年来现代性理论的积极译介者和研究专家,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一书更是“成一家之言”,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本刊本期围绕周著,展开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现代”何以成为问题》对审美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新思想资源的开启》则“深描”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脉络和时代语境。周宪先生针对两文,专门发来《现代性视域中的当代美学问题》作出回应,并对自己的审美现代性理论以及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等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希望我们本期的讨论能够深化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并引发读者诸君的理论热情。当然,更希望有不同声音加入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托马斯·芒罗在其所著《东方美学》一书中谈及“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土与外来传统”时,写有这样—句话:“共产主义成功后,蔡元培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了艺术与美学,写下了《新美学》(1948)和《艺术社会学》。”(中译本第16页,199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出版)这里,将“蔡元培’和《新美学》联在一起,实为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4.
近读潘知常的《中国美学精神》一书,感到作者是站在现时代美学研究的前沿来回溯中国美学的历史,这种回溯不是在前人或他人基础上的“依样葫芦”,而是从自己探索出来的“阿基米德点”出发,去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进行重塑或重建,从而形成一种新见迭出、美不胜收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青年学者祁志祥的著作《中国美学原理》代表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他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整体思路。从1993年开始,祁志祥便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梳理、研究显示出巨大的热情,《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佛教美学》、《美学关怀》  相似文献   

16.
旅游活动所涉方面诸多,旅游学之研究方兴未艾。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旅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美学问题,美学与旅游如何有机结合是人们研究的新课题。从学科研究的突破方面而言,旅游美学的研究绝非将美学理论生搬硬套进旅游学,而是将美学运用于旅游,在旅游学与美学两个学科的结合部作好文章,使之融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籍华人黄秀玑教授,应厦门大学的邀请,回国讲学,介绍了当代美国的美学思想。他本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宾马学院任教,为该校哲学系主任,对中国和西方哲学以及美学,颇有研究。关于当代美国美学思想,是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讲的。  相似文献   

18.
王甜 《大观周刊》2011,(29):34-34
1、理论综述 《译学辞典》对翻译美学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岂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析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因此,翻译美学对文学翻译实践和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俏 《传媒》2012,(3):48-50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为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电视剧的价值视野出发,探讨了传统美学在电视剧美学中的体现及其在电视剧艺术批评中存在的理论空白点,分析了电视剧作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平凡关学趣味的内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