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善于提问,而成功的提问是明确目的和适当的提问技巧的结合。从数学课堂特点出发,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看法。1.多提"发散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按照提问的解答和性质可以把提问分成两类,一类是"敛聚性"问题,一类是"发散性"问题。回答"敛聚性"问题最普遍的心理和思维活动是"回忆",是对已学知识的"强化记忆"。从培养创新精神、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来说,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努力增加"发散性"问题。"发散性"问题不追求唯一准确答  相似文献   

2.
设计“开放性”提问,强化主体意识教师设计提问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问题答案的多样性,发散性、辐射性上。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的求知,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  相似文献   

3.
带领学生走到“记忆”背后的有效捷径之一是经常向学生提出“发散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知识和经常性的实践 ,养成高层次思维的行为习惯。“发散性”的问题不追求唯一的答案 ,答案是开放性的 ,对学习者来说 ,解答“发散性”的问题不能依赖于回忆某一个事实或知识 ,而需要整理、整合大量的已学知识 ,对一个问题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 ,从侧面提出多种假设方案 ,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答方案。我们看一看下面的问题 :( 1)成正比的两个量和成反比的两个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这类问题的行为是介入、比较 ,提问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通过课堂提问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粗浅地谈谈我的做法。一、开放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 ,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也就是说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样的提问 ,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 ,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 ,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 ,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 ,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例…  相似文献   

5.
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堂提问包括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两个方面。一、教师要养成“备问”习惯,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提问目标要具有明确性。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以落实教学任务为宗旨。它包括诊断学情的摸底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式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譬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教学目的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意图,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所以,当学生反复诵读该文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对白杨树要崇敬和赞美呢?②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提问要讲究艺术 ,要问到“点子”上。教师应怎样选择“点子”来进行提问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一、提问要有明确性一节课只有 4 0分钟 ,在这 4 0分钟里教学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中心”问题。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 ,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 ,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引入 14 15后提问 :“14 与 15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有的说 :“都是真分数。”还有些说 :“分子都是 1。”显然 ,这一提问“中心”不明…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探索知识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必须掌握好的教学基本功。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数学课堂提问?数学课堂提问要注意那些问题呢?一、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富于启发性,提问要在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上下功夫。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要用巧妙的提问指示思维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例如,讲解一个已知某些角相等,要证明…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课堂信息交流、感情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认识能力和发展孩子思维的必要途径。教师、家长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根据教育的目的来决定的。美国教育家富兰克尔把这方面的提问归纳为六种: 一是回忆性问题。它的特点有二:①具体;②基本上只有一个答案。比如,“猫有几条腿?”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巩固知识。二是描述性问题。这类问题已经不限于“回忆”,而要孩子按事情发生的顺序,具体地阐述。比如,“熊猫是怎样吃竹叶的?”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孩子的思维顺序性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课堂提问的材料要具有新颖性、探究性和发散性,课堂问题的呈现应合理化,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改进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他们多进行自主提问。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提问”成为教学中的“助推器”,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和魅力.本文围绕有效提问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三点,分别是课堂提问要接地气、课堂提问要有陷阱、课堂提问要发散.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家长善于提出问题让孩子解答,是一种很好的开发智力的方法。用提问提高孩子的推理判断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因果关系的训练,即让孩子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判断,预测其后果。如,家长可以问孩子:“如果停水时忘了关水龙头,突然来水了会怎样?若家里长时间无人又会怎样?”让孩子说出答案。通过这样自寻答案,孩子不仅能了解水的流动、渗透等特性,还能建立道德意识。用问题引导孩子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时,问题可以简单一些,如围绕“一事多因”“一物多用”等,问“水有多少种用途?”“砂子除了盖房有什么用处?”…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 ,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说过 ,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说 ,提问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 ,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学效率。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 ?一、教师要精心地设计问题一般地说 ,设计问题应把握四个原则 :第一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启发”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阐明事例 ,以引起对方的联想而有所…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而且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灵活掌握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又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要善于研究,探索和掌握课堂提问艺术。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具有启发性、艺术性、科学性呢?我认为,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准 所谓“提问要准”,就是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要做到所设计的提问紧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把握…  相似文献   

14.
周登龙 《考试周刊》2014,(46):39-39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进入深层。文章从问题要设置悬念,激发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提问要把握契机,活跃思维;问题要化难为易,深题浅问;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提问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技巧和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提问同样也需要规矩,这个“规矩”就是课堂提问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明确性原则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二是所提的问题本身要明确,要求问语规范妥贴,答案清晰确定。如魏巍《我的老师》课后有一个问题,“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这是一个选择性问题,这类问式,选择项之间必须是不相容的,而蔡老师爱学生和蔡老师最使“我”难忘,两者在课文中是融合在一起描写的,它们的内涵一致,并不排斥。全文写的…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成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选准思维的“发散点”,开放学生的思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一、以问题为“发散点” 学生要打开思路,首先要跳出标准答案的局限,思考问题时不求唯一、统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思考问题,找到思维的“发散点”. (一)向“唯一”挑战的问题 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越开阔,越易发散思维.如《三袋麦子》一课,在快结课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猪、小牛、小猴,你认为谁处理麦子的方法最好?我鼓励学生不要被一种答案限定,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赞扬.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讲究问题设计的技巧,使每个提问富于艺术性,切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 一、把握整体,感知性提问讲读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只有了解课文写些什么,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去体会。如第9册《海上日出》,在学生默读课文后,就要问:“太阳升起来以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作者在海上看到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太阳升起来以后,天空有云,出现了什么景象?”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充分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味课文的思想作好准备。在讲读一段课文时,也要通过感知性提  相似文献   

18.
“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然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一部分教师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是课堂提问的两大类型,运用好这两个提问方式,可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封闭式提问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是”或“不是”,或通过记忆的一些知识来回答问题。开放式提问是让学生有多种可能的回答,且答案的数目没有局限,可使回答者做深入思考、分析和选择,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通过多年的尝试,认为上述二种提问方式要重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和敛聚思维同属于创造性思维范畴。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能运用发散思维去发现问题,而运用敛聚思维去“完成”创新任务。这是挖掘学生思维潜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