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不少广播电台纷纷推出直播板块节目,较好地增强了广播在多种新闻传播媒体中的竞争能力.尤其是直播新闻板块节目以其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服务面广、报道度深赢得了广泛听众.直播新闻板块节目取得良  相似文献   

2.
2012年起,各省级卫视出现了军事节目风起云涌的现象,比如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黑龙江卫视《新闻夜航》.他们开始与业内实力稳定的国际军事节目《今日关注》、《直播港澳台》进行竞争.那么,为何这类节目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稳各大卫视的收视宝座呢?  相似文献   

3.
各大电视媒介为吸引众多受众的目光,积极探索新闻直播道路,为提高栏目收视率煞费苦心.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的角度展开分析,对电视媒介在新闻直播节目中找准定位创建品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闻访谈类节目是重要的视听节目类型,其中的直播形式更是受到观众们的欢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新闻访谈直播成为当下的热点形态.本文重点关注各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上的新闻访谈直播,首先从形态演进角度分析了从广播电视新闻访谈直播到移动新闻访谈直播的形态演进;其次,结合互动仪式链相关理论,从移动访谈直播间、直播过程的互动、访谈内容的共享三个层面分析了移动新闻访谈直播的特点;最后,总结了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分析移动新闻访谈直播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顾鲲 《新闻前哨》2009,(8):58-58
2008年10月.武汉新闻综合频道推出新闻直播节目《整点播报》。这是继《武汉新闻》、《百姓连线》之后,武汉电视新闻推出的又一档以新闻直播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资讯节目。该节目正式开播后,武汉电视台每天的新闻直播节目增加到190分钟,形成了全国城市电视台直播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电视新闻链。相对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而言。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是通过图像、声音、字幕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直播节目在各地电台节目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节目选题的范围日益广泛。遇有重大新闻事件,常常是多家电台以不同形式组织直播报道。直播节目与所传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同步的,节目常常是一次性的,没有任何事后弥补不足的可能,策划好坏直接决定直播节目的成败。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前期策划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大干直播节目本身。比如说中央台大型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黄河颂》,实际节目只有几个小时,而前期策划准备都在一个月以上,本文拟就新闻直播节目的策划环节分析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的日益发展,直播类节目越来越多,新闻性节目直播渐成常态。新闻性直播节目的迅速发展呼唤更多与之相适应的主持人。直播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相对更高、更严格,新闻直播主持人更应该加强自我把握控制能力的修养。  相似文献   

9.
王小文 《视听界》2002,(4):62-63
今年四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淮安人民广播电台和淮安市纪委联办的《生活热线——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节目》的新闻:省纪委也在江苏推广了《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的经验。地方台的一档热线直播节目何以能产生如此之广的影响?它准确的节目定位、独特的节目个性、新颖的表现形式,值得广播人加  相似文献   

10.
王茜 《记者摇篮》2015,(4):45-46
广播直播节目由于传播的快速、灵活、新鲜,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欢迎。如果有专业知识丰富的记者和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那么,声音的丰富性又会让节目增色不少,不过,记者和主持人一起主持节目时,需要不同的角色定位,同时还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档节目的播出,让听众在各具特色的语言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一、熟读新闻稿件做到心中有数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有采访经验的记者在节目直播过程中会用专业的语言把新闻事实说清楚。而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参加湖北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全天候>的节目制作工作,颇有心得.这是湖北乃至全回少见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晚间新闻直播节目,节目的容量之大,工作人员之少,超出人们的想象.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增加新闻的深度,正确处理新闻与评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源 《新闻世界》2014,(6):46-47
目前,各视频媒体机构应用转播车在重要活动现场临时搭建小型直播平台、演播室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以今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应用小型转播车制作新闻直播节目为实例,浅析对新闻直播类节目,从技术准备到转播系统搭建以及直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型新闻直播节目总是以重大的新闻事件为报道对象的,这种新闻事件有一些不可知因素,但其总体规模和程序往往是预先有计划的,这就为现场报道的设计提供了可能。而现场报道是大型新闻直播节目中最有活力、最吸引观众的部分,甚至是大型新闻直播节目的基础性和本质性特征,它的成败决定了一次大型新闻直播的成败。本文结合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报道,就现场报道的设计对象、设计方法等问题略作探讨。一、现场环境设计现场环境的设计是由报道记者和摄像师、录音师、灯光师等共同完成的,它包括对环境的空间、实物、声音、光线等要素的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4.
我所主持的<市民与社会>节日正好比我从业时间长一年,这是一档新闻时政谈话节目.1992年在上海开播,它是我国广播史上第一个有听众参与直播讨论的谈话节目,创下我国广播史上的多个第一.在1998年,由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通过这档节目和上海市民直播讨论,而蜚声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对于直播访谈节目来说,事前策划是节目成功的保证,嘉宾遴选是节目导向正确的保障;同时,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新闻业务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节目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朴 《中国广播》2004,(8):27-29
直播,作为广播、电视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因为其传递信息的迅速、真实与完整,越来越得到听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而对于以热点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为关注对象的新闻谈话节目来说,直播更是一种最佳的状态。一方面,直播的新闻谈话节目可以对重大或突发的新闻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可以最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对《新闻观潮》的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探寻广播新闻谈话节目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业界的实践水平和推动学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语境是以互动性为本质特征的传播语境,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网络自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实现节目的精准定位和传播.《今日喷喷喷》作为全网首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利用在线直播、弹幕评论及"灌水"规则,体现出强互动性的节目特征.其话题选取兼顾"新鲜度"和"热度",且形成了完成一次制作,多平台协同发力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嘉宾的选取和语言风格的转向也为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在一些大型的直播活动中,尤其是一些庆典节目中通过添加一些音乐、舞蹈等元素起到润滑剂作用增强节目的可看性,这已经成为了电视新闻直播节目发展的新趋势.以SMG电视新闻中心为例,在最近四年举办的近二十场大型新闻直播中都或多或少运用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综艺元素.  相似文献   

20.
董艳灵 《青年记者》2010,(16):80-81
各大电视媒介为吸引众多受众的目光,积极探索新闻直播道路,为提高栏目收视率煞费苦心。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的角度展开分析,对电视媒介在新闻直播节目中找准定位创建品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