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这是教育行家们早巳形成的共识。学生怎样自主学习,学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应努力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现在,我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独立探索知识,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主性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作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在写字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应用。  相似文献   

5.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有个教育观点认为“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最新的,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又有人提出:“授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应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获疑先学——有惑再释——自查巩同——质疑创新”的“自学创新”教学方法,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一组织学习一学申一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是21世纪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数学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体现素质教育。 一、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一堆知识,而且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掌握“怎么学”。数学课教学应始终体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融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规律我们学母语的时候,是直接学字母的发音,也就是音素。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却是先教字母的名称音,再教音标,音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割裂了三者之  相似文献   

11.
学习者培养与幼儿园中的素质教育南京秦元东一、学习者培养的涵义“学习者培养”这一思想,我国早已有之,只是未经整理和明确化。如陶行知曾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国古代也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近来提出的“学会学习”和“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最重要的要教会学生终生学习,学会学习的本领。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吴丽 《小学生》2013,(9):126-126
小学科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1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贵在培养学生能力。小学语文版第一学段教材很适合义务教育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参与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高品质的学习.只学习已有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人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无论是在新课程标准当中还是在实践中,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在教学中强调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给予学生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如何获得并运用知识的方法.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体特征,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育者应该企求的教育方式.学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不仅是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又有人提出:“授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应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获疑先学——有惑再释——自查巩固——质疑创新”的“自学创新”教学方法,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组织学习→学生←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一、教学主要的程序1、获疑先学。这是指在教师设置的几个基本问题下,学生自己读书,尝试解疑。要顺利…  相似文献   

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相似文献   

19.
巧用时政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我们整个教育教学始终要思考的中心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我发现巧用课前十分钟时政交流活动,是一条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广生 《师道》2003,(5):40-40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享用不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似已成为至理名言,频繁出现于各种报刊和教育论著中。许多教师把“授之以渔”作为教学工作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轰轰烈烈、大谈特谈“授之以渔”的今天,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渔”究竟为何物?“渔”可以“授”吗?“渔”究竟为何物?有人说“渔”是方法,即捕鱼的方法。姑且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既然“渔”是一种方法,“渔”可以“授”。此处之“授”为“传授”;“学渔者”也可以“受”,此处之“受”为“接受”。这样的话,“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