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期墨家发展了我国先秦时期他家关于“辞”的理论,《墨辩》第一次把“辞”作为辩学的基本范畴来研究,从理论上对“辞”进行分类,拓宽了“辞”理论研究的视野,把“辞”的作用发展为为谈说论辩服务,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辞”范畴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墨家辩学是我国古代名辩理论的主要部分。根据墨家辩学中的有关知识,联系现代论辩理论中的“承认”说,可以得到一种认识:进行论辩是为了“争胜”;要能“争胜”,就要注意在论辩中“取当”;所谓“取当”,也就是要注意在论辩过程中谋求“承认”。  相似文献   

3.
墨家思想在近代的复兴是与中国社会变革和传统儒家思想的危机相联系的。墨子的社会理想和他主张的勤勉互助精神最容易为农民所认同,也与民粹主义有联系。毛泽东在领导农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解决土地问题,调动农民的积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纠正革命队伍内的错误思想,批判民粹主义,实现了对墨家思想的超越。这对认识现代社会的民粹思潮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矛盾思想历来倍受人们关注。在老子那里是否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辩证法思想,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老子那里,其矛盾思想还远未达到形成辩证法思想的程度,他也并没有执意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辩证法,他对矛盾思想的论述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论述他的道。  相似文献   

5.
墨家关于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剑犹甲,死生也”,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辩证法;“守则固,诛则强”;积极防御的战略原则;“守城以亟伤敌为上”:积极防御的战术原则等三个方面。墨家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反映了战争的矛盾,本质和规律,是其积极防御的战略技术原则的哲学基础,对现代和未来的人民防御战争,反侵略战略颇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乐是墨子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墨子对音乐取否定态度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对人民无益而有害,故谓作乐是不对的,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移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地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切乐则的错误的。“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思想,音乐艺术所标举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作为“道”的声音的最完美的音乐,庄子把音乐分作“人籁”,“地籁”,“天籁”三类,认为天籁,天乐与道是一体的,是与天和谐的自然人格的本体。  相似文献   

7.
墨家的科技思想以自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对经验、技术进行总结提炼,构成了实验发现技术,技术总结经验,经验概括为理论,理论又指导实验的科学方法。墨家通过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科学的普遍性,进而给当时的中国提供了一个可能发展近代科学的契机。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墨家的科技思想对于社会改革、发展经济等有启示作用,借鉴其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缓慢地发展,墨家教育思想中"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人人可教"、"述而作"、"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道德经》写作历史背景,认为其是道家哲学思想重要来源;指出《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和辩证法思想;提出《道德经》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认为现代人生活富足但是社会问题又层出不穷,我们应像《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那样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进而消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辩证法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法思想的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凝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背景来源、多维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老子“无为”思想的超越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所建构的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蕴含着超越精神的思想内核,老子“无为”超越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为而不恃”的超越理念,“为而不争”的超越方式,“成而不居”的超越品格,这一超越精神启示我们要坚守高洁人生,保持本真之我,在充分展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要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自觉追求。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体现了人类高于动物的社会本质属性。中国侠义思想源于墨家。墨子重视劳动人民,将追求理想社会寄希望于劳动人民自身的努力,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墨家学派"侠义精神"中的"平等利人"、"为天下百姓谋利"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有着相通之处。雷锋同志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国界,穿越了时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对道的解释与体认,法天地的指导思想,因顺、无为,贵公、尚信,整体思维,养生观等方面论述了《吕氏春秋》对《老子》的继承关系;从小国寡民与大一统,反对战争与倡导“义兵”,“不尚贤”与查贤、进贤,绝学弃智与尊师劝学等方面论述了其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墨家是与儒家并称的“显学”。由于代表了小生产者的立场,墨家的学说长期被封建正统文化排斥打击,以致“其学几绝,其书仅存”,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长期存在。墨家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政治理论思想和政治革新的主张,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墨子是墨家的著名创始人,墨子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墨子的教育思想独具特色,与先秦时期的其他教育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形成了墨家的教育风格。把墨子的教育思想引入到现代的职业教育中,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分析了犬儒主义及老子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阐述了二者在认识社会和客观事物方面的相通和相同之处,讨论了二者哲学思想在其时代的现实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旨在通过文化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王镇生 《文教资料》2011,(35):119-120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墨家思想的痕迹,本文通过“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爱满天下”、以教人为己任、关于知识的来源、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六个方面对墨家思想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战国末期,“道术为天下裂”的局面行将结束,百家思想开始渗透沟通乃至融合。韩非子顺应统一形势,从实用政治的策略出发,多方吸取并整合和解释了老子思想中包含的“治世”理路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历史观上,在受老子对周代主流史观中天命观、道德论的理性否定和激烈抨击的精神启发基础上,韩非子进一步提出历史的进化观点和朴素的物质决定论历史观。政治观上,韩非子吸收老子“无为而治”、“不争善胜”等智慧谋略,将之物化为可操作的统治权术,凸显了老子这方面思想的实际效验性。哲学观上,通过对老子“道”的超越性理解和普遍性解释,韩非子为自己的世界观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认识论和实践观上,韩非子对老子思想也是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19.
墨家尚俭节用、兼爱非攻的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墨家文化中的科技因素虽然或多或少被忽略,但它一直以隐性的方式不断被中原人民传承下来。墨家思想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融合进了中原地区的本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物质型文化、经典型文化、心理型文化、社会关系型文化四个方面对老子文化思想作了重新认识。发掘了其中一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民主性精华,也指出其消极因素,并针对否定老子文化思想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这些认识于两个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