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易》中的"象"除了是推演天地和命理的卜筮符号,还是特定文化的象征符号,其中独特的"鸟之象"为后世纷繁的作品都提供了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2.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和源头,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前辈们已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过阐释,鉴于此,本文试从文学角度对"象"在《周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原因以及"象"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清初易学家胡煦在《周易函书》里,提出了他对《周易》“象”的种种看法和见解,包括“象”的含义、特点、作用、《周易》取“象”的范围、观“象”的方法等等。文章在通读胡煦《周易函书》的基础上,就胡煦对“象”的论述和见解,做一整理和申述,以期对今人阅读和理解《周易》原典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陈曦 《华章》2011,(13)
<周易>虽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卜筮之书,确是追溯当时哲学思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然其文献价值又远不止于哲学,其史学和文学价值同样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周易》的审美观是周易化价值的重要部分,从整体来看,其审美体系是以“立象以尽意”为核心,以意与象的结合和具象与抽象的结合为主要特点,并渗透着形象思维,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同时折射出“天人合一”的化精神,从而最终超越粗浅的层次上到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从经和传产生的年代看,《易经》产生于西周初年,《易传》形成的下限在先秦时期,二者相隔年代较为久远。但从基本精神上看,我们认为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籍。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易经》反映了当对人们的认识发展的水平。《易经》卦爻辞的内容,涉及宗教迷信、人生态度、伦理观念以及宇宙观、认识论等。而《易传》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继承和发挥了《易经》的思想。可以说,《易经》通过占筮吉凶的外在方  相似文献   

7.
《辞源》引了《周易》很多词语,有的释义非常准确,也有的释义不符合原书之义。本文选择了十五则释义不准确的词语进行商榷,希望对即将修订重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陈义烈 《九江师专学报》1998,17(4):57-60,56
在《诗经》诞生以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纯文学著作,文学史家在研究上古文学的时候,常从一些非文学的著作中寻取资料,《周易》一书就被不少文学史摘录引用。本文对《周易》与上古文学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对于《神异经》之成书年代,历来学者众说纷纭,形成了"东方朔时说"、"六朝说"和"汉末说"等多种意见。近年来,学者李剑国又提出新的见解,他在"汉末说"的基础上加补证数条,并上推其成书年代当在西汉成帝、哀帝前后。笔者以为此说不可信,认为其成书年代当在公元2世纪与3世纪之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择了几则《辞源》对《周易》经传中词语释义不当和不符合原意者进行商榷。不确者如“戋戋”,《辞源》释义为“众多貌”,而“戋戋”应当是少貌。不符合原文者如“盍簪”,《辞源》释义为“聚首。盍,合;簪,插于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指衣冠会合”,而“盍簪”之“簪”训“疾”、“速”,不是女人用的“簪”。希望能对《辞源》的重新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语文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与阐述。指出从语文的实际运用和文教学来看,语文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工具性一个,唯有它才能同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创造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因素,主体的这种情感的激发,是推动科学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修身”的道德教育思想有注重外在规范与行为养成的传统,同时内在蕴含“修心”的思路。中国文化中的“心”概念与西方哲学对认知与理性的强调相对,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取向,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心作为内在意义世界,标画出人的道德意义系统,该意义世界和意义系统具有在世品格与开放自主性。从这一心概念出发,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路可以被概括为“以心观心”。“以心观心”的内在理路是:首先引导人从心的角度观照道心和他心,从而进入道德意义系统;以前者为前提,指引人从我心走向道心和他心,并在这一行动过程中进一步体认道德意义,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充实意义世界,共创和谐美善的人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清代文化史上存续持久、人数众多且影响颇大的著名文教群体的桐城派,因以古文名世而历来被视为文学流派;其实桐城派学者多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与主张,与教育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桐城三祖"为代表的早期桐城派学者在清代科举、书院等文教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教育活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考察他们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不仅有助于丰富对清代教育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从源头上理清近代以来晚期桐城派在传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种种表现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学研究形成于有明一代。和民族的忧患结伴而行,它的勃兴之日恰是倭患深重之时。有别于传统的学术研究,它更注重实用,也更追求社会功利价值。明代日本学研究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和劝的研究方向的确立。  相似文献   

16.
朱健 《天中学刊》2002,17(4):6-11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观点,绝不能撇开这个另搞一套。同时,要以客观经济事实为根据,对传统观点进行全面反思和比较彻底的扬弃,大胆吸收一切有益的思想认识成果,讲新话,而不应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职院校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学院是否能够取得高质量长远发展。各大高职院校为了强化其核心竞争力,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都不予余力地大力开展专业建设的各项相关工作。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其核心要素,诸如: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双师型团队、生产型实训基地等都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基于"四合、四共"校企合作工作,切实开展高职专业建设核心要素的构建和发展工作,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发展质量,优化人才培养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两课”教学 ,充实教学内容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突出以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加强实践为核心环节 ,积极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是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范立舟、曹家齐在《“乾道十三处战功”考辨》一文中认为,宋金大仪镇之战不应归到“乾道十三处战功”之内。考察大仪镇之战的规模、双方兵力、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内容,上文的观点似有偏颇之处。大仪镇之战实是宋军主动出击、大胜金军的一次战役,列入“乾道十三处战功”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20.
引用大量简牍文字材料,论述简牍文字的出现在中国文字学史上的文化价值及重要意义。一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汉字发展观,启迪我们重新排列汉字演变的历史轨迹,理清汉字发展的脉络;二则可以纠正我们对秦始皇“书同文”的片面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