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PAn(聚苯胺)催化剂.通过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H4SiW6Mo6O40/PAn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PAn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醛)∶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8.5%  相似文献   

2.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钨酸H3PW6Mo6O40/SiO2为催化剂,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PW6Mo6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6Mo6O40/SiO2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占总反应物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0 mL,反应时间45 min的最佳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3.
以H3 PW12 O40/SiO2为催化剂,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H3 PW12 O40/SiO2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丁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 m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4.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丁醛与1,2-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醛1,2-丙二醇缩醛.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丁醛用量为0.20 mol,n(丁醛)∶n(1,2-丙二醇)=1∶1.3,催化剂用量为0.1 g,环己烷为带水剂用量为4 mL,反应时间30 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2.6%.  相似文献   

5.
以H4Si W12O40/Ti O2-Si O2为催化剂,用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正交实验法探讨得出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固定苯甲醛用量0.2 mol,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6,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2%,反应时间45 min,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9 m L.在该反应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8.9%.  相似文献   

6.
以二氧化硅负载Dawson型磷钨酸H6P2W18O62/SiO2为催化剂,采用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H6P2W18O62/S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6P2W18O62/S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5,带水剂环己烷6 mL,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5.4%.  相似文献   

7.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酸(H3PW6Mo6O40/SiO2)为催化剂,用苯甲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正交实验法探讨得出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固定苯甲醛用量0.2mol,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5,催化剂H3PW6Mo6O40/SiO2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45 min,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12 mL.在该反应条件下,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9.6%.  相似文献   

8.
用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粉煤灰复合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了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考察了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等对缩醛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较好的合成条件是11(丙二醇):n(苯甲醛)=1.4:1(苯甲醛0.1mol),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5ml,回流反应2h,产物收率可达79.3%。  相似文献   

9.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钼酸H3PW6Mo6O40/TiO2-WO3为催化剂,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H3PW6Mo6O40/TiO2-WO3对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6Mo6O40/TiO2-WO3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 mL,反应时间60 min的最佳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4.5%.  相似文献   

10.
硅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以H4SiW12O40(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12O40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酮)∶n(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带水剂环己烷6 mL,反应时间1.5 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56.9%.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萘酸—6—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布克尔反应(Bucherer reaction)筛选出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其产品收率高达90%以上.对于产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出了新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2-氨基-6-氯嘌呤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以五氯化磷为氯化剂合成2-氨基-6-氯嘌呤的方法,并对氯化剂及反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苯酚和对氯苯酚为原料,经酯化为乙酸苯酯2a和对氯乙酸苯酯2b;2a和2b再经路易斯酸AlCl3催化,异构化为邻羟基苯乙酮3a和5—氯—2—羟基苯乙酮3b;3a和3b再与6—氨基胡椒醛炭生Frielaender缩合为2—(2—羟苯基)—6,7—亚甲二氧基喹啉4a及2—(5—氯—2—羟苯基)—6,7—亚甲二氧基喹啉4b,4a和4b为未见献报导之化合物。其结构经IR红外光谱,^1HNMR棱磁共振谱,MS质谱,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级对硝基苯胺和硫氰酸铵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两步反应合成2-氨基-6-硝基苯并噻唑。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对硝基苯胺:硫氰酸铵:苯=1:1.15:6.5,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10h,对硝基苯基硫脲:催化剂=1:0.093,室温反应,反应时间为2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总收率64.5%,纯度≥99%。  相似文献   

15.
以Bi(NO3)3.5H2O和(NH4)6Mo7O24.4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i2MoO6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漫反射(UV-vis)、红外吸收光谱(IR)、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表面活性剂和不同溶剂对样品的形貌产生较大影响,但都不影响样品的物相结构。煅烧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晶体的团聚,未煅烧样品比煅烧样品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结果表明,颗粒直经为432 nm,厚度为61 nm的片状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强于毛绒状样品。  相似文献   

16.
采用B3LYP/6-31 g**方法研究(H2O)6缔合体的优势构型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2O)6缔合体优势构型多呈三维立体结构,最稳定的是环状;氢键的空间分布对缔合体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零点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见光光催化剂Bi2WO6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可见光光催化剂Bi2WO6制备研究进展,包括固相反应法、熔盐制备法、液相反应法、非晶态配合物法、水热法、微乳液-水热法、溶剂热法等。在这些制备方法中,水热法由于能够通过引入各种模板剂而方便地得到多种结构和形貌的Bi2WO6而被广泛采用,其它方法也各有其优点而有特定的使用场合。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铋[Bi(NO3)3·5H2O]和钨酸钠(Na2WO4·2H2O)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水热法成功合成了B2WO6晶体,并用XRD、SEM、IR、Raman、UV—vis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呈圆饼状形貌,属于正交晶系B2WO6晶体,平均晶粒尺寸约89.5nm。样品可见光降解罗丹明溶液(1×10^-5moL/L)表现为准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3111min^-1,光照60min时的光降解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县域教育资源网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教育资源网络模型;该模型建立在IPv6环境下,节点之间采取P2P技术进行通信,节点拓扑结构采取结构化P2P拓扑:最后将该模型与传统的教育网络模型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