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6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1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3.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走100米大约要多少步、走200米大约要多少分钟和从哪里到哪里是1000米的实际拍摄录像。教学过程:一、概念引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吗?(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2.这些长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4~46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4~46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方面: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445页。[教材简析]《千米的认识》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跑步比赛等生活经验。因此,教材通过四幅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千米。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在运动场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感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创设情境,探 究千米 师:课前我们一起体验了- 下100米,下面我们来回顾- 下。(播放百米体验录像)你们能 根据走100米的经验来估一估 走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步 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完成,填 好记录单。 组:我们走100米用了1分 43秒,走了160步左右,走1千 米大概要用十几分钟,1600步。 师:那1千米究竟有多远 呢?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坐车 体验一下。(课件演示)这是哪 儿?谁来猜一猜,沿着迎泽大街 走,走到哪儿是1千米?那么我 们究竟猜得准不准呢?一会儿就 知道了。…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初步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1千米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9.
姜晓玲 《广西教育》2011,(28):36-36
在所有的教学资源中,要备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是备教材和备学生。而教材必须通过学生的经验去感知、理解,才能被学生接受、掌握,从而再次“经验化”,实现数学经验的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应基于儿童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不断发展。下面我结合特级教师李继锋执教的《千米的认识》一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西师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刘烁 《贵州教育》2012,(18):32-33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可分为2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1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三年级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作准备;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认识角、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上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认识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物体》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有目的地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P.40~43)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2)正确掌握五种不等号的使用方法;(3)正确理解不等式解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问题中存在的不等关系,并领悟应用不等式知识加以解决;(2)能根据数量关系列不等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学生了解了自然数之后,应该对数有着更全面的认识。生活中经常运用到负数,掌握负数对学生认知生活事物有帮助作用。我以生活事例为引导,让学生认识与掌握负数,如海拔的高度与气温。首先通过生活事物的举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部分负数,接着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总结,然后推及负数的知识,掌握负数的意义。二、设计理念数学学习应该联系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内容作为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推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学生会按角将三角形进行分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3.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4.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动手、动脑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推导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过程以及按角将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引…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介本内容是在学生们初步认识了计量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对计量单位的认识。由于学生对计量单位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人民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况且学生们又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及人民币已有的经验,教材在这个地方插入此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方便,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人民币,如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二、目标预设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观察、比较、概括、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照一定标准分类。2.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系统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并知道各单位之间的进率。3.结合内容开展思维训练,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教学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猜一猜,引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古钱币的图片)师:猜一猜,这是什么?师:这些中国的古钱币现在已经不流通。中国现在流通  相似文献   

19.
张敏 《贵州教育》2014,(17):29-3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0页《认识倒数》。目标预设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倒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抽象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页。[教学过程]一、交流:关于负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1.谈话:今天学习《认识负数》。关于负数,大家都知道什么?生:负数比零小。(板书:负数<0)生:温度计上有负数,电梯里有负数,海拔里也有负.....生:3-5=-2。师:看来减法算式也能产生负数。(板书:温度、楼层、海拔.存款、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