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控制的过程,在其运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望”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闻”学生的发言;向学生“问”或由学生“问”,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审时度势,仔细把握时机,找寻最佳“切”点,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和谐优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认真设计出“切合实际”又“合乎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线来稿     
《四川教育》2007,(11):46-48
素质教育是高水平教育;耳朵,不能简单地长在脑袋上;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化学“化”教师讲为学生“学”;“创新作文”的实质是学生个性展示;班主任是“退居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蜡烛与油灯     
中国的教师以“蜡烛精神”燃尽了自己;美国教师的“油灯精神”却能从学生那里不断获得“灯油”。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学生“遭遇”评语无外乎三种心态:优生“喜欢”评语;中等生“无所谓”评语;而差生“怕”评语。这多多少少反映出我们教师在“下”评语方面还有待改进。评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主人的常用载体和方式,好的评语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而且能动人心弦、催人上进。  相似文献   

7.
李荣华 《教书育人》2007,(11):62-62
在学校,只要存在末位淘汰,就必然存在着教师之间的评比。比什么?按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比“德”、“能”、“勤”、“绩”。“德”和“勤”这两项在教师中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重点在于比“能”和“绩”。但“能”和“绩”又是与学生的成绩分不开的。因为你有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就应该好;学生的成绩好,你的成绩也就好;你的成绩好,就不能说你没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划一性教学的对立物,当代差异发展教学在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上秉持着与划一性教学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在差异课堂中教师不是“权威”,也不是“同伴”,而是“顾问”;师生关系应是“非对等性的合理性交往关系”;而“非指导”则是教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发展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9.
学生与孩子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或称为“学生”,或称为“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更是孩子。“孩子”与“学生”,虽已高度融合,却仍是不同身份、不同意蕴的表征,如同“老师”与“教师”,是不同的色调和境界,明暗不一,高下有别。  相似文献   

10.
赵民强 《教书育人》2005,(11):63-63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先“教”,而后学生再“学”;师者“传道”在先,徒者“闻道”与“学业”于后。这必然导致学生所闻之道有“同出一辙”之感。  相似文献   

11.
全安 《辽宁教育》2005,(9):16-16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简言之就是德才兼备——论“才”,业务精能称师;论“德”,品行正能为范。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整个高三政治复习过程中,主要是分“三步走”,注重三个字“全、联、重。”①“全”即教师讲得全,学生练得全;②“联”即教师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③“重”即后期阶段复习重点要放在思维训练和审题答题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3.
苟悫  王建 《四川教育》2007,(2):93-94
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从相识开始。这种相识,彼此要消除陌生感,建立起相互交往的心理需求和相互接纳的情怀,体现为一种精神的敞开。要让学生走近教师,和教师“面对面”、“零距离”,对教师产生情感依恋,和教师“交心”;教师也要放下架子和学生结为“同伴”,走进学生心间,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站在教师的角度引导,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的教育才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黄博 《江西教育》2023,(19):60-61
学生的“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触发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学习毅力是学生学习的“加速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双减”时代数学教学的必然诉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讲述幽默故事、物理学史;实验演示;学生课堂争论;作业评析;师生角色反串;教师故意“犯错”;学生观看视频录像;学生亲身体验几方面论述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激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婷 《四川教育》2005,(4):31-32
“导”而有方,“导”而有效,“导”出智慧,“导”出精彩,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板块呈现的案例,教师或引导学生在本深处“穿行”,进入本的世界,和作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巧设“问题情境”,拓宽思维的“域”,把学生的思维从“求同”引向“求异”:或在关键之处“铺路搭桥”,“拉扶”一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或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妙用资源”,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教师的“预设”;或制造“困难”和“麻烦”,让学生在“痛苦”中突破“成长上限”……教师“导”得高明,“导”得精彩。这样的课堂呈现的,是师与生对学习活动的快乐享受,是刻苦攻关的精彩无限,是徜徉于精神家园的心理满足,是诗意般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它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它要求“两课”教师必须做到“教书者必先强己”;热爱和尊重学生;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既要具有一般公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公德,还要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两课”教师所承担的德育任务。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重要方面,而学校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领路人,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各方面的楷模;做“三讲”的带头人;做“四有”的培育人。  相似文献   

19.
来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一课一得”进行探讨,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传统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之一是语文课堂几乎成了教师施展身手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舞台”下的“看客”与“听客”。语文课堂话语权利分配极不协调:一方面是教师的话语权无限膨胀,教师对文本做出“权威”解读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对参考书中“公共理解”的传授与阐释不容质疑;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被无情剥夺了课堂话语权的学生基本处于失语或人微言轻的状态,他们的个体解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