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那些朝廷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当犯人被押送到法场时,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为什么当时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其实这是有一定讲究的。  相似文献   

2.
怪味老师     
老师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到同学们的座位旁转悠。我第一次见他这样,害怕得不得了,吓得我一身冷汗,后来我才知道,其实他是在看同学们是不是在抽屉里乱刻乱画。一看没有,他肯定在想:嗯!  相似文献   

3.
留胡余地     
朝晖 《老年教育》2009,(11):20-21
雕像最难的是人物面部,在雕刻中有一个规律性的技法:眼睛要先刻得小一点,鼻子要先刻得大一点。因为,眼睛小了可以刻大,鼻子大了可以刻小,这充分体现了留有余地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飞鸟加油     
抬眼望天的那一瞬间,才猛然发现那一只飞鸟已深深地刻入我的眸中。——题记  相似文献   

5.
【小引】我们很难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但可以留下周旋的余地。只要事前考虑周全,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成功。【故事一】鼻大目小雕刻的方法是:鼻子要刻得大一些,眼睛要刻得小一些。鼻子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刻小了就不能变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把它改大,刻  相似文献   

6.
皮影王     
做皮影道具的原料是驴皮。首先得选料,厚薄要均匀,质地需有韧性。选好了,开始压,压得平整光洁。这才要刻,刻是需要刀法的,人物形象早在脑子里了,一刀一刀,都要天成。刻罢了,雏形有了,这时,再压平整,一个人物形象便呼之欲出了。但还不成,下个环节是上釉,加彩。人物性格,全在这彩上了。道具有了,但它仍是死的,让它在幕后面灵动起来,还要靠操作者的灵巧双手。皮影王就有这样一双灵巧的手。观众大多不会注意那双手,他们注意的当然是屏幕上的活灵活现的人物。诸如,劈山救母、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当然还有现代戏,王小赶脚。皮影王并不姓王,姓…  相似文献   

7.
残佛     
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那时看天,天上是有一朵祥云,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安静地歇栖着一只鹰,然后起飞,不知去处。佛是用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  相似文献   

8.
<正>小芦鸡吃得很少,却时时 刻刻想逃走。它总是向外面 跑,可是绳子拉住了它的脚, 它就绕椅子脚转。跑着跑着, 跑了几圈以后,绳子绕住在椅 子脚上了,它还是跑,直到一 只脚被吊了起来,不能动弹 时,才“叽呀叽呀”地叫了起 来。我以为它是在叫痛了,就 去帮它松开绳,可是不一会 儿,它又绕紧了绳子,吊起一 只脚来,而且叫得更响了。  相似文献   

9.
探索实施日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想搞好日语教学,只有掌握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快乐而充实。那么,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才会有显著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残佛     
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去泾河里捡玩石,原本是懒散行为,却捡着了一尊佛,一下子庄严得不得了。佛是灰颜色的沙质石头所刻,底座两层,中间镂空,上有莲花台。雕刻的精致依稀可见,只是已经没了棱角。这是佛要痛哭  相似文献   

11.
对于学生的作我们应该允许有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热情激励。我们只有保持赏识的心态,才不会要求优生的作都写得像优秀作一样;才不会把后进生的作和优生对此;才不会要求学生做“跳一跳,够不着”的傻事!  相似文献   

12.
日出(节选)刘白羽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荫芽的瞬息,刻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  相似文献   

13.
历来有关元代书院刻书研究,皆对杭州西湖书院刻书予以较高评价。本文重梳文献,考辨史实,细究西湖书院刻书详情,认为元代书院刻书是官刻书籍的补充,西湖书院刻书系江浙行省刻书的组成部分,该书院实际承担刊刻的书籍数量并不多,今存世者仅元人苏天爵所编《国朝文类》一种,其余以往认为系西湖书院所刻者,多为江浙行省及下辖诸路儒学所刻,仅置版于书院而已。西湖书院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继承了南宋太学书版,元亡后这批书版又为明国子监所承继,使得宋代高度发达的版刻成就有了更多的直接传承渠道。  相似文献   

14.
初中第一节美术课结束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课外作业──刻一个金鱼浮雕。我早就想亲自动手做一个手工艺品了,这一次让我大显身手了。 晚上,我认真地在石膏板上画好金鱼轮廊后,便在上面刻划起来。刻浮雕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哎呀,不好!”原来,我一不小心,雕刻刀一滑,在石膏板上留下一道多余的刀痕。这下令我犯愁了:这浮雕该怎么处理呢?本来已刻得不够熟练,如今又增添了一道败笔,如果就这样交上去,岂不太马虎了?重做一个,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正当我左右为难时,电视里播放的一首歌曲吸引了我:“山不转哪水在转,水不…  相似文献   

15.
人对一切客观事物的认识都依靠比较来进行,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发现,才有收获。同样,学习英语也离不开比较。 在英语教学中广泛而又恰当地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学得活。 一、恰当的英汉比较 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以排除对汉语的依赖并避免受其干扰,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无疑是明智正确的。但必要时恰当的英汉比较,有助于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从而能排除汉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如: 一厂e山山x t come ti’ sob’x,lyeslerd…  相似文献   

16.
刻章     
我喜欢刻章,别看它小,里面可是变化万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因此印章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就刻起章来。我先找来一个马铃薯,把它切成印章那么大小的条块。再把要刻的那端削平。接着我开始设计印章的图案。什么图案好呢?突然看到铅笔盒上的小兔子,我何不刻一只小兔子作为尝试呢?于是我就用铅笔,把小白兔画了上去。开始刻了,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刻刀,一小点、一小点地把线条外的马铃薯挖掉。一刀、两刀,我细心地刻着,因为这是细活,稍不留神就会报废,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别看这印章小小的一颗,刻好可足足…  相似文献   

17.
博览     
国家大印是谁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当他仔细端详了一枚镌刻得严肃庄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印鉴时,十分高兴地连声说道:“刻得好,刻得好!但不知这国印出自哪位治印名家之手?”陈叔通说:“这是由一位苦力镌刻而成的!”“苦力?”周恩来诧异了。“是苦力,一名黄包车夫。”原来在政协筹备期间,周恩来委托陈叔通请治印名家制作一枚国印。陈叔通返回上海后,即向枕州西冷印社创始人王福厂说明意图,王向陈叔通推荐了  相似文献   

18.
名人教子拾趣铭教宋代文学家苏武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拭送给他一个砚台,上有苏轼亲手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断狱常思生。”遗教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是一位刚强的廉吏。他老年得子,却不溺爱。在病危时,要儿子亲手做馒...  相似文献   

19.
与你同在     
保重啊!后会有期!卡片搁置在一束花的中央,女孩紧握花束。这是电影的第一幕。第一次收到一整束花却是因为离别,所以在梦中也紧紧握住生怕漏掉一点随花传递的情绪。可是要把心攥得多紧,才不会让寂寞倾泻进来?而谁又看清过寂寞真正的样子?寂寞无脸,就像是在某时某刻符合你心境的一首歌,清晰入耳。  相似文献   

20.
在封建社会里,学术文化是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时间,读得起书,才有钱,抄或买得起书,请得起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