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爱秀 《文教资料》2005,(25):27-29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语法学的伟大著作,其意义之深远是不可轻易否认的。《文通》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不仅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语法学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引进了一个全新的观念——语法学的观念。马建忠明确指出,对语言的研究决不能满足于一字一义一音的得失,而必须去探索那“历千古而无或少变“”贯乎其中”之“一成之律”,即“所以集字成句读之义”的葛朗玛。正是这一语法观使得《马氏文通》改写了中国语言研究的历史,用今天时髦的话说,是《马氏文通》使中国的语言研究与西方接轨。  相似文献   

2.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中表现爱情题材的优秀作品,写的是相国小姐崔莺莺和书生张珙的恋爱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唐元稹的《会真记》,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后(扌刍)弹词》(也叫《西厢记诸宫调》),辗转流传,几百年来,不少人通过诗歌,小说,说唱等艺术形式去表现它,到了《董西厢》,它的主题,人物和情节,都已基本定型,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王实甫另辟蹊径,用杂剧这种形式对它进行了再创造,使这一传统题材,别开生面,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命力,跨上了新的高度,其出现,使《董西厢》等表现崔张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黯然失色而被人遗忘.后来仍有不少人陆续写这个故事,但都难以逾越《王西厢》取得的成就.甚至在整个古典文学作品中就表现的爱情题材而言,也很少有超过《西厢记》的影响的.如明人汤显祖的《牡丹亭》,无论其反理学的创作目的还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主题,主人公的判逆性格,都比《西厢记》更为自觉和强烈,但就社会影响来看,它没有能够达到《西厢记》的广泛程度.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共有16处,其中李瓶儿、西门庆的梦境完全符合中医梦理论中对梦的成因的分析和阐述。这绝不是作者创作时的一种不经意的巧合,而是深谙中国传统梦文化的一种显现,对梦入文学的精心布置。其反映出的文化信息与文化意蕴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部古典小说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  相似文献   

4.
萧瑟凄凉幽冷寂寥──从《金瓶梅》的自然景物描写看作者的审美情趣杨敏在中国人的笔下,一切自然景物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它染上了作家的主观情绪,带上了作家的主观意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对于作家来说,那些自然景物既是客观外在的物象,又是自己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骆宾王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是出仕做官,建立功名,同时又崇尚英侠,尊重自我。这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然而当这些不能实现时,他显得忧郁愤懑,并逐渐将视线转向隐逸,向往自然,企图以此来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获取新的人生乐趣。  相似文献   

6.
在明代“四大奇书”中,《金瓶梅》的梦境描写是最多的,也是水平最高的。《金瓶梅》中的梦境描写,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影响,产生了比较好的叙事效果。甚至世情小说之最———《红楼梦》中的很多梦境描写都是从《金瓶梅》里借鉴而来。  相似文献   

7.
《到灯塔去》是一部探索人生意义,追求光明生活的杰作。本文通过对《到灯塔去》的研读,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所受思潮的影响,指出小说体现了作者对情感世界的否定,对理性世界和艺术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兰陵笑笑生发现了家庭、家族,并以之为题材,创作了异于传统的第一部多声部宏大叙事的世情小说。他突破了小说显现单一的光明色调的传统,暴露黑暗、揭示丑恶,创作了众多和现实生活中同样复杂的人物。凡此诸多方面,都显示了笑笑生的创作智慧。  相似文献   

9.
泰国小说《四朝代》通过对帕洛伊子女命运的设计,集中体现了克立·巴莫以忠孝为核心因缘的佛教业报思想。在克立.巴莫笔下,帕洛伊四个子女的命运各不相同。长子奥恩军人生涯坎坷,后出家为僧;次子达岸自幼出国接受西方教育,归国后参加革命,有一次失败的婚姻;三儿子奥德客死异乡;女儿芭佩婚姻生活不睦。这四种命运都是作者业报思想的反映,忠于王室、孝敬父母的人,其命运结局必定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尽如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著作权法的颁布和W TO组织的加入,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从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中的一些具体条款就可以看出不利于保护作者权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高昂  黄宁 《天中学刊》2008,23(1):56-60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府浓墨重彩的形象描写的个中"隐语"、"作者之用心"在于以写刘姥姥在荣府里的所见所闻,为那个梦寐萦怀着的封建贵族世家歌功颂德;以写刘姥姥在荣府里的所历所遇,为那些个魂牵梦萦着的贵族剥削者树碑立传,从而完成并实现了作者欲将荣府"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告天下人"使之不至于"泯灭"的主观意图.  相似文献   

12.
13.
《红楼梦》中刘姥姥进荣府浓墨重彩的形象描写的个中“隐语”、“作者之用心”在于以写刘姥姥在荣府里的所见所闻,为那个梦寐萦怀着的封建贵族世家歌功颂德;以写刘姥姥在荣府里的所历所遇,为那些个魂牵梦萦着的贵族剥削者树碑立传,从而完成并实现了作者欲将荣府“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告天下人”使之不至于“泯灭”的主观意图。  相似文献   

14.
《解忧杂货店》可以为我们作文教学中想象的运用提供一些思路:一、通过组合想象来使文章内容更新颖;二、通过推测想象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三、通过创造想象使画面更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魏延这一悲剧人物作文化背景下的反思入手,认为作者在封建文化传统的禁锢之下对政治伦理和道德伦理的自觉维护,不仅是形成魏延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更是《三国演义》无法超越的文化局限,这种文化倾向导致了作品文化意义上的消极化:扩张人伦关系,对抗现实实存性,剥夺人的个性自由,否定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16.
悲剧世的特点是来自于悲剧现象的客观存在,作家进行审悲就是通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审视、观察,通过一定的距离,调动一切手法,使生命力充分活跃起来,充分表现悲剧现象的悲痛,并引导读者去追溯造成悲剧的根源。同时,“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所以,在我们着鲁迅的作品时,特别是看《孤独者》这样最纯正的悲剧作品─—以觉醒知识分子被毁灭的悲剧性作品时,应该把研究中心放在悲剧主人公有价值的东西的发掘中,对对象进行理智的思考,只有当读者在悲剧主人公身上发现最宝贵的东西丧失掉以后,才能陷入悲痛之中,…  相似文献   

17.
给人性不定义的人很多,我认为人性有一个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人能有意识地对“自由”进行无限的追求。这个“自由”是广义的,是指人对自然的束缚、社会的禁锢及人自身局限的超越意识。然而这一人性的重要特质必须是在人的主体意识自觉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程中,人性长期受到压抑、摧残。人的主体意识要么处于蒙昧状态,要么被扼杀在摇蓝中。明代中叶以后,随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人的主体意识,人的物质欲望才从冬眠状态下逐渐复苏。在那个新旧观念杂陈的世态之下,传统文化、封建…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的作是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说法中,“大名士说”是较有影响的一种。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仍会发现此论多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在《金瓶梅》研究中,有一块不被人们注意的死角。那就是它的诗词部分。《金瓶梅》及《金瓶梅词话》有着大量的诗词,以洁本《词话》而言,共有诗词362首,一是创作出现的错误,如混韵、重韵、失律、重字、串调等。从《金瓶梅》的诗词中存在着大量谬误来看,可以证明:《金瓶梅》的作绝对不是什么“大名士”或“名士”,甚至绝对不是中地举的“士”,《金瓶梅》的真正作,应该是无名的民间艺人,是说书艺人的“脚本”。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创作时代的考订是研究《金瓶梅》的初阶,也是评价这部古典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历来文人的野史杂录,确认《金瓶梅》“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而不疑,历代的刻本梓行也都沿用此说。除了敷拟附会大名士为王世贞而外,关于《金瓶梅》的创作时代概无异议。1938年在北京发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是现存最早的《金瓶梅》刻本。一些《金瓶梅》的研究者根据版本的校勘与考究,开始怀疑“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之说,写成系统的考据论文有吴晗同志的《<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见《读史箚记》)。吴文旁征博引,考证详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和名物制度上找出例证,得出“《金瓶梅》是万历中期的作品”的结论。笔者曾接触到一些有关的史料,发现其中颇有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就《金瓶梅》的创作时代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供研究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金瓶梅》问世以来就屡遭禁毁,直到现在依然被限制发行.读《金瓶梅》,我们能看到故事外的世情;看万千世相,我们又会找见《金瓶梅》中各种人物的影子;观《金瓶梅》一书的坎坷遭遇,我们可以窥见自己内心的阴暗.从《金瓶梅》说起,从社会的种种怪现状谈起,反思人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