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美学中,丑指否定的审美形态.小学生的语文考卷若出现“美的反义词是什么”一题,孩子们会毫不犹豫地填上:丑.因此,在人类自小接受的任何美学知识灌输或培训的知识体系里,“丑”都是作为“美”的对立面出现的. “美”的定义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孜孜以求着的终极命题,借由他们的皇皇巨著,我们完全可以构建起一部关于如何“审美”的观念史.然而,大多时候,丑被界定为美的对立面,却不曾有谁为此而撰写一部专论——丑沦落为边缘,被世人刻意回避、忽略,甚至歪曲.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类节目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类节目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丑”,与广大电视观众扬善挞恶的心理产生了共鸣。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人靠着直觉、责任感和善的目的,通过观察、研究、分析,认识到生活中“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藏匿的社会意义,从审美活动的负价值中对“丑”做一定程度的否定。其实,“否定之否定”不就是对美的肯定吗?这种从反面再现的典型,获取了一种特殊审美价值。正如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的:“通过否定的方法来达到,有时甚至是更忠实地达到那些专门选取生活理想一面作为写作对象的诗人所能达到的同样目的。”但是,变“丑”为“美”的“魔杖”,一定要运用得当,不能是为了暴露而暴露,为丑而丑。这样,生活中的“丑”就可以变为艺术中的美。  相似文献   

3.
艺术中的丑,虽然来自生活,却呈现出千姿百态。 其一,外在丑、心灵丑,外在与心灵相统一。在前苏联话剧《钦差大臣》中有个陪审员,身上发出一股子怪味儿,就好像刚从酿酒厂里出来似地。这股怪味给这个人物身上涂上了一层不光彩的色彩。虽然,剧本在这里没有勾画它的内心世界,但其心灵之丑可想而知,妙就妙在不言中。在台湾40集荒诞喜剧连续剧《家有仙妻》中,何莉莉所在公司总经理梅友财,走起路来,旁若无人,说起话来,指手划脚,  相似文献   

4.
电视幽默与丑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否就是近年丑星走红的“丑”呢?  相似文献   

5.
在美学上,丑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样,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丑的题材也是审美对象,不论在新闻传播者还是在新闻受众那里,“丑闻”总能引起人莫大关注,其审美态度甚至表现得比一些刻意渲染的正面典型还要强烈和持久,并能产生广泛的效应。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就现实丑与新闻审美之间的关系,略作探讨。受众审丑:由被动转主动的审美态度对新闻来讲,有了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才出现了新闻传播,产生了新闻  相似文献   

6.
“雷人的造型,简单的剧情,烦人的广告,惊人的收视“——有人用这四个短语来形容湖南卫视与响巢国际联手打造的职场励志喜剧《丑女无敌》第一季(以下简称《丑》剧),也即中国版《丑女贝蒂》。该剧情节简单,讲述了一个名叫林无敌的丑女孩在职场一步步打拼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不少观众用“雷“这个网络流行语来评价剧中演员夸张到近似闹剧的表演方式,然而,《丑》剧却在  相似文献   

7.
审丑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审丑,实则是一种更高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审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审丑教学的恰当运用,学生在鉴赏丑的同时也就超越了丑,向更高的审美能力走去。  相似文献   

8.
《南阳书画表》是晚明一部重要的艺术专科目录,著录了韩世能、逢禧父子收藏的元代以前的书画珍品。同名目录有两种,内容同中有异。学界一直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位不同的编撰者:张丑、茅维。但通过对该表今存版本的调查和校勘,可知张丑是唯一受聘于韩氏的鉴藏、编目家,所谓茅氏《南阳书画表》系伪托之作。  相似文献   

9.
东施者,庄子笔下虚构之丑女子也。模样丑当然不如模样俊好。不过,丑俊也并不标志人品的高下、能力的大小。人们之所以讨厌东施,倒不是因她貌丑,而是因为她胡乱模仿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也故作姿态地“捧心”,也矫揉造作地“颦其里”,令人感到恶心。“东施效  相似文献   

10.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1.
丑中见美     
在美术中往往有这种情形:有时丑中见美,有时美中见丑。据宋人笔记记载,米芾到无为州去做官,州治内有一巨石,形状奇丑,可是米芾见了却大喜地说:这块石头当得起我的朝拜。遂命左右侍从取来他的官袍服带和笏板,向丑石朝拜,并称石为兄。这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虽说当时人们多称米芾为米颠,这倒不是因为他真有什么疯病,只不过他对于艺术过于执著罢了。这同时也反映出他的一种艺术观:丑  相似文献   

12.
“雷人的造型,简单的剧情,烦人的广告,惊人的收视”——有人用这四个短语来形容湖南卫视与响巢国际联手打造的职场励志喜剧《丑女无敌》第一季(以下简称《丑》剧),也即中国版《丑女贝蒂》。该剧情节简单,讲述了一个名叫林无敌的丑女孩在职场一步步打拼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不少观众用“雷”这个网络流行语来评价剧中演员夸张到近似闹剧的表演方式,然而,《丑》剧却在网友的一片“雷”声中,收视节节走高。  相似文献   

13.
"我的孩子牙齿怎么长得这么丑?本来长得好好的乳牙,换牙后,门牙变得又黄又大,中间还分开好大一条缝!让我的孩子活像只‘丑小鸭’!"有不少家长如此抱怨。不错,那就是儿童的"丑小鸭期",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但80%的又黄又丑的大门牙都会慢慢  相似文献   

14.
“兵不厌诈”。此系兵法,但也能够为写文章服务。为了突出主题,吸引读者,写作者常要搜尽枯肠,想尽办法。文章的抑扬法就是运用此条兵法的写作法。文章的抑扬法,能使平淡的变为鲜明,简单的变为曲折,细小的化作汪洋,抑郁的化为酣畅。古往今来,多少文章大家使用此法,使自己的文章纵横捭阖,辉映人间。今试总结如下: 一、先抑后扬法此法思维,文章先对所写事物加以贬斥,压抑,然后,发现了这事物的闪光之处,对之又加以褒奖、赞赏。比如散文《丑石》,前大部分写家门前一块很丑的石头:形态丑、不圆不方,无楞无角;作用丑,砌墙无用,洗磨不成。而且“我”  相似文献   

15.
丑脚最终在明代发展为完善的行当,李渔作为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剧作家,其对于丑脚的重视,标志着丑脚行当体系的突破。除保留了传统的科诨逗乐的作用外,明清丑脚走向舞台中心,不再仅作杂扮,代之以去脸谱化的丰富性格。《清忠谱》、《桃花扇》等作品中,丑脚的独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体现了明以来戏曲对于人性复杂多样的认识,代表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今网络红人横空出世,红人丑态现象层出不穷,而以传统审丑文化为基点,当今网络红人露丑和大众审丑均因感性愉悦和功利至上而缺乏深刻内涵,并以此走向畸形。可以说,丑的畸形是现实流行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大众被媒介利用有意引导的结果。丑的异化和畸形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价值的虚无。因此,认识这种畸形并且对它的矫正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韩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137-141
《清河书画舫》是明代张丑的一部知见书画目录书。该书现存诸本有十一卷、十二卷和十二卷附补遗三种卷次面貌,代表其撰著流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前两种较接近张丑原稿,但一直为学界所忽视;第三种以清池北草堂刻本为代表,成为乾隆以后的通行本。通过系统的版本调查和研究,蠡清《清河书画舫》初撰本、增订本的面貌,钩稽出通行本的校刊经过和流传脉络。  相似文献   

18.
"趣者,解颐也".俗话说,"'噱'是书中宝","一'噱'遮百丑".  相似文献   

19.
熟悉洪秀全和"洪记上帝教"典故的,大多知道太平天国军民人常把"天堂"这个词挂在嘴边。洪秀全的天堂说,是直接从基督教义中搬用的,不过基督教关于天堂的描述太过抽象,洪秀全只能自己给上帝教的天堂补充"装修细节"。在1857年成书、但创作时间可能更早的《天父诗》中,天堂的属性是"无病无苦、无饿无丑"。很显然,惟有人间"有病有苦、有饿有丑",这样的"天堂享福"才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永城县新桥乡秦庄村的社会道德评议会,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赞扬美的,批评丑的,解决了不少法院管不着,干部不好管的事,使民风大有好转。以前,这村时常发生赌博、封建迷信、损公肥私等一些“扎手”问题。今年3月份,村委会针对现实情况,成立了社会道德评议会。评议会里有老党员、老干部、团员、群众代表,共九人组成,他们分包村组,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实地察看,对美丑、是非做出评论。好的就表扬,指出好在哪里;不好的就批评,指出错在何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众人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